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鸡毒支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鸡毒支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株 ; 从 广 东 省 采 集 102 份 样 本 中 分 离 出 33 株 可 疑 菌 杂菌污染少, 分离率较高。
株 ; 从 四 川 省 采 集 73 份 样 本 中 分 离 出 25 株 可 疑 菌
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支原体的纯化, 所选用的
株, 共 70 株。
琼脂必须质量好, 纯度高, 否则菌株很难生长。本次
为 50%~80%, 该病已成为严重威胁养禽业的疾病之 布的密封烛缸中, 37℃培养 7~15 天后, 置于倒置显微
一[1]。
镜低倍镜( 10×10) 下 观 察 菌 落 形 态 , 用 灭 菌 注 射 器 针
为 了 解 鸡 毒 支 原 体 的 感 染 现 状 , 我 们 于 2004~ 头挑取典型单菌落于 2mL 液体培养基中, 进行传代
要表现为咳嗽, 流鼻涕, 呼吸困难。鸡群感染该病可 杂菌污染检查, 确定无杂菌生长时, 将变黄的可疑培
导致蛋 鸡 产 蛋 率 下 降 、弱 雏 率 增 加 、肉 鸡 增 重 减 慢 及 养物在相同的 培 养 基 中 连 续 传 代 3~5 代 后 , 取 培 养
胴体降级等。据报道, 在我国鸡毒支原体阳性感染率 物 0.2mL 接 种 支 原 体 固 体 培 养 基 中 , 放 入 铺 有 湿 纱
2005 年对广东、四川及北京等地区进行流行病学调 培养和鉴定。
查, 从 疑 似 鸡 毒 支 原 体 感 染 的 养 殖 场 采 集 样 本 , 进 行 1.4 鸡毒支原体的鉴定
了鸡毒支原体的分离及鉴定,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4.1 检验 L 型 细 菌 : 将 分 离 纯 化 的 菌 株 , 接 种 到 不
责任编辑: 翁亚彪
- 22 -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07 年第 8 期
1.4.4.3 PCR 反应: 按文献[4]进行。
眼 鼻 分 泌 物 、气 囊 、气 管 及 肺 组 织 中 分 离 [5,6]。但 据 我 们
1.4.4.4 测 序 : 选 取 标 准 菌 株 PG31、编 号 为 Ts32 的 的经验, 从 分 泌 物 中 很 难 分 离 鸡 毒 支 原 体 , 可 能 与 分
小 、无 色 透 明 、圆 润 、边 缘 光 滑 的 菌 落 。 置 于 低 倍 镜 多。本次试验采用 PCR 方法扩增鸡毒支原体种特异
( 10×10) 下 观 察 , 可 见 菌 落 为 无 色 透 明 , 多 数 呈 典 型 性基 因 FMG- 2 部 分 序 列 , 鉴 定 出 69 株 阳 性 菌 株 , 结
式( 见图 1) 。
参考文献
[1] 宁宜宝. 动物支原体病预防与控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兽医杂志,1999,33(1): 45~48
[2] 毕 丁 仁 , 王 桂 枝 编 著.动 物 霉 形 体 及 研 究 方 法[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 118~171
[3] Elmiro RN, Richard Y, Kevin RH, et al. Polymerase
2.2 与细菌 L 型鉴别结果
试 验 选 用 美 国 Difco 公 司 生 产 的 琼 脂 粉 制 备 固 体 培
将分离纯化的菌株, 接种到不含青霉素和醋酸 养基, 鸡毒支原体在该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所形成的
铊的 FM- 4 液体培养基中连续传代 10 次后, 不回复 菌落大, 有的菌落用肉眼都能观察。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0271000) 1.4.4.2 模板 DNA 的制备: 按水煮沸法提取[4]。
!!!!!!!!!!!!!!!!!!!!!!!!!!!!!!!!!!!!!!!
2.3.4 保 持 鸡 舍 通 风 方 向 由 上 向 下。
通过以上这些措施, 从根源上 切 断 了 鸡 球 虫 病 的 感 染 途 径 。操 作 虽然不复杂, 但要真正做到且持之
2003, 25( 4) : 309~312
分 离 纯 化 的 可 疑 菌 株 经 姬 姆 萨 染 色 , 在 显 微 镜 [6] 张道永, 王文贵, 林 毅 , 等.四 川 地 区 鸡 毒 支 原 体 的
( 10×10) 下 镜 检 , 菌 体 主 要 呈 蓝 紫 色 球 状 , 有 少 量 呈 分 离 鉴 定 及 血 清 学 定 型 [J]. 中 国 预 防 兽 医 学 报 ,
1.4.2 菌 落 形 态 观 察: 将 分 离 纯 化 后 的 待 检 培 养 液
1.2 病料采集
0.2mL, 接 种 于 固 体 培 养 基 中 , 置 于 密 封 烛 缸 中 37℃
自 2004 年 至 2005 年 , 对 广 东( 广 州 、鹤 山 、台 培养 7~10 天后, 置于低倍镜下观察菌落形态。
chain reaction for dectection of Mycoplasma gallisep-
ticum[J].avian disease, 1991, 35: 62~29
[4] 林居纯. 氟 喹 诺 酮 类 药 物 耐 药 性 检 测 基 因 芯 片 的
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未 发 表) .2005:
查。对上述地区养鸡场, 无菌操作采取疑为鸡毒支原 物 。 取 沉 淀 物 涂 片 , 用 甲 醇 固 片 2~5min, 用 PBS( pH
体感染 病 、死 鸡 的 气 囊 、支 气 管 、肺 组 织 等 194 份 样 , 6.98) 稀释 10 倍的姬姆萨染色液染色 40min, 镜检。
置 于 鸡 毒 支 原 体 培 养 液 中 保 存 , 送 往 实 验 室 做 鸡 毒 1.4.4 PCR 及测序鉴定:
以 恒 并 不 容 易 。某 种 鸡 场 采 取 笔 者 推荐的生物安全法, 从 2000 年至 今基本上杜绝了鸡球虫病的暴发, 偶有个别鸡和鸡群出现, 发病率也 在 0.3%以 内 , 少 量 投 药 就 可 轻 易
防 治 。所 以 采 用 生 物 安 全 方 法 取 得 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有力地保障了 种鸡场的正常生产, 各种生产技术 指标达到较高的水平。
临床菌株扩增产物, 送上海博亚生物有限公司测序。 泌物中含菌量少有关。此外, 由于鸡毒支原体常与大
2 结果
肠杆菌混合感染, 故从气囊组织, 尤其气囊中已有干
2.1 鸡毒支原体分离结果
酪样物时, 也较难分离。从支气管和肺组织中则容易
从 北 京 市 采 集 19 份 样 本 中 分 离 出 12 株 可 疑 菌 分离出鸡 毒 支 原 体 , 特 别 是 与 肺 相 连 的 小 支 气 管 , 因
Genbank MG- R 株 FMG - 2 核 苷 酸 序 列 相 似 性 为 [8] Mekkes DR, Feberwee A. Real - time polymerase
98.86%。
chain reaction for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etec-
3 讨论与结论
tion of 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J]. avian pathology,
3.1 鸡毒支原体的分离与纯化
2005, 34( 4) : 348~354
510642; 2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四川雅安 625014)
lisepticum ,MG)可 引 起 鸡 慢 性 呼 吸 中图分类号: S854.4+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8- 3847( 2007) 08- 0021- 02 道 疾 病 、火 鸡 传 染 性 窦 炎 。 临 床 主
1 材料与方法
含 青 霉 素 和 醋 酸 铊 的 FM- 4 液 体 培 养 基 中 连 续 传 代
1.1 MG 液 体 培 养 基( FM- 4 完 全 培 养 基) 及 固 体 培 5 次 , 然 后 将 培 养 物 接 种 到 固 体 培 养 上 , 观 察 菌 落 形
养基的制备
态。
按 毕 丁 仁 等 报 道 方 法 的 制 备 [2]。
的“油 煎 蛋 状 ”, 即 菌 落 中 央 厚 硕 隆 起( 称 脐 心) ; 有 些 合细菌 L 型鉴别结 果 、菌 落 形 态 观 察 、染 色 镜 检 观 察
菌落脐不明显, 呈水滴状, 内有沙砾样物呈放射状排 和流行病学调查, 确诊所分离的病原为鸡毒支原体,
列。此外, 还观察到支原体的出芽和裂殖两种增殖方 其分离率为 35.57%( 69/194) 。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07 年第 8 期
- 21 -
摘 要 : 从 广 东 、四 川 及 北 京 地
区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不同鸡 场采集 194 份 样 本 , 接 种 FM- 4 培 养 基 进 行 分 离 培 养 。对 符 合 鸡 毒 支
鸡毒支原体的
原 体 培 养 特 性 培 养 物 采 用 PCR 加
为细菌。
3.2 鸡毒支原体的鉴定
2.3 菌落形态观察
鸡毒支原体的鉴定诊断在临床上主要采用血清
分离纯化的菌株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呈清亮黄 方法, 但由于存在非特异性交叉反应, 这给临床诊断
色, 轻轻振荡, 有沙粒样菌体悬浮。在固体培养基上 带来一定困难。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采用
培 养 7~10 天 后 , 有 些 菌 株 用 肉 眼 观 察 , 可 见 针 尖 大 PCR 或分子杂交 方 法 检 测 鸡 毒 支 原 体 的 报 道 逐 渐 增
34~36
图 1 编 号 为 Bj1 临 床 分 离 株 在 固 体 培 养 基 上 培 养 [5] 吴清民, 杨秀玉, 沈 志 强 , 等.鸡 毒 支 原 体 的 分 离 鉴
10 天后的菌落形态( 10×10)
定 和 最 低 抑 菌 浓 度 测 定 [J]. 中 国 预 防 兽 医 学 报 ,
2.4 姬姆萨染色镜检
细短杆状或弧形等形态。
1999, 21( 2) : 93~9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