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鸡毒支原体感染的诊断和防控

鸡毒支原体感染的诊断和防控

鸡毒支原体感染的诊断和防控 
刘敬才 
(泸州市纳溪区上马镇农业服务工作站,四川纳溪646313) 

摘要:鸡毒支原体感染是一种常见鸡与火鸡的慢性呼吸道传染 病,主要由鸡毒支原体引发,会导致鸡表现出气喘、咳嗽、气 管炎等呼吸道症状。而且,鸡毒支原体感染可在鸡群内长期存在 及蔓延,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加强诊断和防控。文章在全面阐述 鸡毒支原体感染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的基础 上,提出其诊断和防控措施,以期为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必要的 参考依据。 关键词:鸡;鸡毒支原体感染;诊断;防控 鸡毒支原体感染又被称为鸡慢性呼吸道病或鸡败血支原体感 染 ]。一旦鸡出现鸡毒支原体感染,会导致其表现出一系列呼吸 道症状。比如气囊炎、气管炎等 。而且,鸡毒支原体感染的病 程较长,病情发展较为缓慢,多为隐性感染,诊断及防控难度较 大。 1病原学 就分类学而言,鸡毒支原体感染为柔膜体纲支原体目支原体 科支原体属。迄今为止,仅发现1个血清型。但是,不同分离株之 间有着相异的趋向性和致病性。通常情况下,分离株主要对呼吸 道造成侵犯,但也有部分分离株对火鸡脑有趋向性, ̄11S6株。 鸡毒支原体对紫外线较为敏感,阳光直射会致使其丧失活 力。当前多采用化学消毒剂加热50'E20min ̄进行杀灭。鸡毒支原 体在20'E鸡粪内,可存活1—3d;在卵黄内37℃环境中,可生存18 周;在孵化的鸡胚45.6℃环境中,12~14h便能被灭活;在肉汤培 养基4"C环境中,生存时间在1个月之内;在一30%环境中,可以 持续存活1—2年;在一60 c环境中,可以持续存活10多年。 鸡毒支原体最敏感的药物有丝裂霉素、螺旋霉素、红霉素、 泰乐菌素;其次为土霉素、金霉素、链霉素、林可霉素、四环 素。此外,其对新霉素、多黏霉素、青霉素等药物也有抵抗力。 2流行病学 2.1传染源 主要传染源为病鸡和隐性感染鸡,且多存在于卵巢、呼吸 道、精液、输卵管中。 2.2传播途径 水平传播与垂直传播是常见的传播途径。病原体一方面能经 由被污染的饮水、饲料等由消化道感染,另一方面,也能通过飞 沫、尘埃等经呼吸道感染。而且,鸡胚带菌以后,可以垂直传染 给后代,而公鸡则能通过交配传染给鸡群。经卵垂直传播是最重 要的传播方式,有着较高的传播率。 2.3易感动物 对鸡毒支原体具有易感性的动物有鸡、火鸡,且不同年龄阶段 的鸡感染率均较高,最为易感的是4一蜩龄的鸡,而成年鸡多为隐性 感染。此外,易感动物还包括鹧鸪、孔雀、珍珠鸡、野鸡等。 3临床症状 多数幼龄鸡症状较为典型,包括打喷嚏、频频摇头、鼻孔堵 塞、粘液性鼻液等。而当其表现出咳嗽、喘气、呼吸道哕音时, 则提示炎症进展到下部呼吸道。发病后期,会表现出眼脸肿胀症 状,主要是由鼻腔及眶下窦中蓄积渗出物引发的。而一旦产蛋鸡 受到感染,会表现出孵化率低、产蛋下降症状,且会影响孵出雏 鸡的活力。 4病理变化 呼吸道为病理变化常见部位,主要是气管、鼻道、气囊、支 气管内存在大量粘稠渗出物,部分鸡也表现出输卵管病理变化。 而且,一旦感染进展,会导致其表现出气囊壁厚度增加、浑浊。 
伴有关节症状时,会出现关节液增多、关节周组织肿胀症状。 
5诊断 
5.1分离培养 
主要是对感染鸡气囊及气管内的渗出物进行提取,进一步制 
作成悬液,并接种支原体肉汤培养基。但是,分离培养具有较大 
的难度,主要是因培养鸡毒支原体的条件要求较高,鸡胚、无细 
胞的特殊培养基等分离率均较低 】。 
5.2血清学诊断 
主要包括血细胞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平板凝集试验 
等,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的特点。此外,还包括免疫荧光抗 
体试验、ELISA、HI等。多通过抽样法进行诊断,若结果显示存 
在抗体阳性鸡,则可作为鸡群感染的定性指标。 
5.3分子生物学诊断 
现阶段,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国外有研究在 
滑液支原体、鸡毒支原体、猪肺炎支原体等支原体的检测中应用 
相应分子生物学试剂盒,方便快捷,效果显著I4】o 
6防控 
笔者认为,鸡毒支原体感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控: 
6.1建立健康种鸡群 
虽然鸡毒支原体感染在鸡群内较为常见,发病具有普遍性。 
但是,在综合考虑支原体对药物、温度、不利环境敏感性的基础 
上,可采取积极措施,建立不存在支原体感染的健康种鸡群,避 
免鸡毒支原体经由蛋向后代传播。 
6.2强化饲养管理及环境控制 
饲养商品鸡群时,需要选择恰当的饲养密度,避免密度过 
大,增加鸡毒支原体感染发生概率;鸡处于小日龄阶段时,或处 
于寒冷季节时,在确保温度适中的前提下,做好通风换气。而 
且,随着鸡日龄的增加,需要选择恰当的通风换气频率,降低感 
染几率;对鸡舍内灰尘含量进行控制,以免损伤鸡呼吸道;做好 
鸡群消毒工作,选择恰当的消毒剂。 
6.3加强免疫接种 
做好鸡群免疫接种工作,可采用注射、滴鼻、滴眼、喷雾等 
方法进行免疫接种。活疫苗、灭活苗为常见控制鸡毒支原体感染 
的疫苗。前者主要包括F株和温度敏感突变株s6株,可在尚未出 
现感染的健康鸡群中使用,同时可适用于易感染的鸡群。后者以 
油乳剂灭活疫苗为主,可在种鸡、蛋鸡中使用。而在部分含严重 
疫I青的地区或大型鸡场,需要联合使用灭活苗和活疫苗。 
7结语 
鸡毒支原体感染在鸡与火鸡中较为常见,发病具有普遍性, 
危害较大,需采取积极措施进行诊断,并通过建立健康种鸡群、 
强化饲养管理与环境控制、加强免疫接种等方法进行防控,以减 
少鸡毒支原体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杜明珍,杨启明.鸡毒支原体感染的诊断和防控【J]_今日畜牧兽 
医,2012,12(10):5l一52. 
【2】叶春维-,J、公鸡群阉割后暴发鸡毒支原体感染的诊断及控制[J].福 
建畜牧兽医,2015,37(4):45—46. 
[3]赵冬敏,李银,刘宇卓,等.鸡毒支原体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病 
例的实验室诊断[J】.江西农业学报,201 1,23(10):17—19. 
[4]孙慧东,杨启明.鸡毒支原体感染的诊断和防控[J].中国畜禽种 
业.2012,7(11):151—152. 

1 5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