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 教育学 期末考试 试题

大学 教育学 期末考试 试题

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 C )。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 D.《孟子》
2.教育能够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这体现了教育的什么功能?( A )
• A.经济功能
B.育人功能
• C.政治功能
D.文化功能
3.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学者是( D )。
A.内容和手段
B.结构变化
C.规模和速度
D.性质和发展方向
1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下列哪一条规律决定了
教育工作必须因材施教?( D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精选ppt
4
12. 人的社会化在哪个时期基本完成?( B) A.少年期 B.青年期C.幼儿期 D.成年期
13. 在学生的发展中,哪一个时期是一个人的 生理心理发育和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 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从不定型到基本定型 的成长发育时期?( B )
• A.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 B.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 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 C.长期、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 D.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
响的过程
精选ppt
3
9. 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由谁提出的?( A )
A.马克思
B.凯洛夫
C.亚里斯多德
D.杜威
10. 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 D ) 。
6
18.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主张对管理不要过多地干预, 以容忍的态度对待班级中的冲突,不主动组织班级活 动。这属于哪种班主任的领导方式?( C ) A.权威型 B.溺爱型 C.放任型 D.民主型
19. 在现代教育科学体系中,教育学是( C ) A.应用学科 B.新兴学科 C.基础学科 D.边缘学科
A.教学环节
B.教学计划
C.课的类型
D.课的结构
精选ppt
9
30. 启发式教学本质上是一种( B )。
A.教学方法
B.教学原则
C.教学规律
D.教学思想
31. 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A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32. 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德育可以有多种开端,但 按一般教育顺序,开端于( A )。 A.知 B.情 C.意 D.行
27. 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经常性工作是( A ) A.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B.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C.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D.指导学生课余生活
28. 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内容是( B )
A.教育知识
B.学科专业知识
C.广博的文化知识 D.政治理论知识
29. 一节课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的先后顺序和时间分配 是指( D )
20. 制约人们受教育权利的首要因素是( B ) A.经济水平 B.政治制度 C.文化传统 D.科技水平
21. 教育实践中“陵节而施”现象违背了人发展的( A )
A.顺序性规律
B.互补性规律
C.不平衡性规律
D.个别差异性规律
精选ppt
7
22. 把教育划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
成人教育的依据是学校( B )
33. 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倡导的教育起源理论被 称为教育的( B )。 A.心理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意识起源论 D.需要起源论
精选ppt
10
34. 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主要方法是( D )。
A.考核法
B.探究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35. 学校教育产生于( B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 C.循序渐进原则
D精选.直ppt 观性原则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 不能。”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B )。
• A.思想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 C.连贯性原则 D.一致性原则
8.“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 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 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体现的德育过程是 ( D )。
A.小学 B.中学 C.大学 D.幼儿园
14.智力的核心是:( D ) A.观察力 B.记忆力C.想像力 D.思维力
精选ppt
5
15.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 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 是:( A ) A.谈话法 B.讲授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16. 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也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A.教育的形成
B.教育的类别
C.教育的层次
D.教育的历史
23. 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办教育,注重培养合格的
公民、所体现的教育目的理论是( C )
A.个人本位论
B. 宗教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兴趣本位论
24. 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
认识的课程种类是( A )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36. 教育生物起源论和教育心理起源论之所以反科
学,是因为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否定了教育的
( B )。
A.阶段性
B.社会性
C.永恒性
D.继承性
精选ppt
• A.梅伊曼
B.赫尔巴特
• C.洛克
D.精康选p德pt
1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隐喻了教师劳动具有 ( B )。
• A.连续性 B.长期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5.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经典课程论 命题的学者是( B )。
• A.夸美纽斯 B.斯宾塞 C.杜威 D.博比特
6. 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 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盲者卜,偻者绩, 跛者纺。”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B )。
D.隐性课程
25. 在前苏联教育家的代表作中,对我国教育界曾
经产生过最大影响的是( D )
A.马卡连柯的《教育诗》
B.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
C.赞可夫的《教学与精发选p展pt 》
8
D.凯洛夫的《教育学》
26. “出污泥而不染”,反映出人接受环境影响具有 (C) A.独立性 B.主动性 C.能动性 D.被动性
是( B )
A.上课
B.备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17. 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 影响加以组织,使其相互配合、前后连贯地进行,以 保障学生的品德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这是德育原 则中的哪一条?( B )
A.导向性原则 B.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精学选pp生t 相结合的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