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24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24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24(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古代印度社会最高等的人称为( )(分数:2.00)A.刹帝利B.吠舍C.婆罗门√D.首陀罗解析:3.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四种美德是( )(分数:2.00)A.智慧、勇敢、博学、公正B.勇敢、节制、正义、公平C.智慧、勇敢、节制、正义√D.博学、多才、仁爱、礼让解析:4.亚里士多德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分数:2.00)A.知识教育B.体育C.道德教育D.音乐教育√解析:5.堂区学校的性质是( )(分数:2.00)A.古罗马国立修辞学校B.基督教教会学校√C.中世纪世俗学校D.培养演说家的雄辩术学校解析:6.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西欧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 )(分数:2.00)A.各个国家从主观上意识到发展高等教育的需求√B.新兴的市民阶层提出新的文化需求C.十字军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D.传统教育已不能满足人们新的文化需要解析:7.阿拉伯的教育是以( )为中心的。

(分数:2.00)A.伊斯兰教√B.佛教C.基督教D.天主教解析:8.加尔文派在教育权的问题上,主张( )(分数:2.00)A.教会至高无上,教育由教会负责√B.国家应取代教会办教育C.国家和教会合作办教育D.教育权既不属于教会也不属于国家解析:9.法国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提出了很多教育改革的基本主张,以下不属于这一内容的是( )(分数:2.00)A.主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B.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C.主张实行普及义务教育D.提倡教育内容的世俗化、科学化解析:10.使美国各州义务教育得到普及,形成现代教育体制的是( )(分数:2.00)A.公立学校运动√B.《莫雷尔法》C.美国的独立D.学术大学的创建解析:11.日本近代教育与其他国家相比,有明显的( )(分数:2.00)A.封建色彩B.军国主义色彩√C.资本主义色彩D.贵族性解析:12.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对个人的作用在于( )(分数:2.00)A.使天赋得到发展√B.改造社会、国家C.使人身心健康D.“使人得救”解析:1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裴斯泰洛齐不是第一个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家,但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将其付诸实践的教育家B.裴斯泰洛齐一生有无数教育实践,一直有意识地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斯坦茨孤儿院”明确地把学习与手工劳动相结合,标志着裴斯泰洛齐有意识地将教学与劳动结合了起来D.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践反映了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代对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关系的新要求解析:14.从要素教育思想出发,裴斯泰洛齐认为为了智育应当进行的课程是( )(分数:2.00)A.算术几何语言√B.政治历史神学C.逻辑辩证历史D.算术几何音乐解析:解析:裴斯泰洛齐把数目、形状和语言看成是教学的基本要素,根据这种教学要素,在初等教育阶段应开设语文、算术、几何等课程。

15.凯兴斯泰纳介绍的“公民教育”和“劳作学校”的关系是( )(分数:2.00)A.两者互为目的B.前者是目的,后者是途经√C.二者毫不相干D.前者是途径,后者是目的解析:16.《进步教育》杂志创办后,( )成为进步教育运动的中心。

(分数:2.00)A.芝加哥实验学校B.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C.加州大学D.麻省理工学院解析:17.20世纪60年代末期,英国创立的开放大学是以( )为对象的。

(分数:2.00)A.成人教育√B.职业教育C.师范教育D.特殊教育解析:18.在中小学课程改革发面,美国心理学家( )发表了《教育过程》的报告。

(分数:2.00)A.赫尔巴特B.布鲁纳√C.斯宾塞D.桑代克解析:19.苏联卫星的升天,是美国( )诞生的导火索。

(分数:2.00)A.《莫雷尔法》B.八年研究C.《国防教育法》√D.《史密斯一休斯法》解析:20.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是以( )为中心的教育。

(分数:2.00)A.儿童√B.家庭C.社会D.活动解析:21.强调早期教育的教育思潮是( )(分数:2.00)A.永恒主义B.改造主义C.结构主义√D.要素主义解析:二、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22.简述昆体良教育思想的大致内容。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昆体良是罗马著名的教育家,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是他二十多年教学工作的总结,体现了他丰富的教学思想,具体来看,其内容可以分为三大主要部分:(1)有关培养雄辩家的教育观。

首先,在教育目的和教育任务上,昆体良的见解与西塞罗有很大一致性,都主张培养雄辩家。

但是在他看来,雄辩家不仅仅是擅长演说的人,还应当是一个具有较高才能的人。

对于雄辩家来说,才能与德行是相互联系的,从一定意义上讲,德行比才能更重要,因为雄辩的主要任务是要宣传正义和德行,指导人们趋善避恶;因而雄辩家自身的德行很重要,教育的任务应当是培养良好的德行。

此外,昆体良还充分肯定教育的巨大作用,认为大多数人都具有基本相同的天赋,都能敏捷地、灵敏地学习。

真正天生愚笨不可教的人是罕见的。

另一方面他认为,天生的才能只是个人发展的一种可能性,天赋的发展有赖于不断的实践和教育。

但是,教育的作用也不是绝对的,教育应当以人的自然本性为基础,教育者应当尊重受教育者个性差异和年龄差异。

(2)教学观。

昆体良的教育思想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他关于教学问题的一系列主张。

首先,在教学的组织形式方面,昆体良提出了分班教学的思想,主张把学生分成班组,在同一时间,由教师对全班组而不是个别学生进行教学,这些见解是班级授课制的萌芽;在课程设置上,他认为专业知识应当建立在广博的知识学习的基础之上;在教学方法上,昆体良提倡启发诱导和提问解答的方法;此外,昆体良还提出学习与休息交替的教学原则,以防止学生过度疲劳。

(3)教师观。

昆体良高度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要做好教育工作,教师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教师应当具有全面的素质。

①教师应当是德才兼备的,既教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又教学生做人;②教师对学生应宽严相济;③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当有耐心;④教师应当懂得教学艺术,使教学简明扼要、明白易懂、深入浅出;⑤教师要注意到儿童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解析:23.请简述斯宾塞的知识价值论。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斯宾塞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

他所生活的19世纪的英国大、中学的教育内容已经不能反映当时科学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此,斯宾塞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呼吁教育应从古典主义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适应生活、生产的需要,应当教授有价值的知识。

斯宾塞认为,最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某些知识有无价值,而在于它的比较价值。

这个比较的尺度就是他提出的知识价值论:他认为,学科是否重要是与生活、生产和个人的发展相关系的,为此,他把人类生活的几种主要活动加以分类。

它们可以自然地排列成为:①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②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③目的在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活动;④与维持正常的社会和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⑤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可用于满足爱好和各种感情的活动。

根据生活准备说和知识价值论,他提出学校应该开设以下五种类型的课程:第一类是生理学和解剖学。

它是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是合理的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第二类是逻辑学、力学、数学、光学等,是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是使文明生活成为可能的一切过程能够正确进行的基础。

第三类是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是履行父母责任必需的知识。

第四类是历史,有利于调节人们的行为,维持正常社会关系。

第五类是文学、艺术等。

) 解析:24.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采取的教育改革方针。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10余年的努力,苏联教育又恢复到了战前的最高水平,但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又面临新的问题,为此,苏联进行了多次教育改革,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1958年的教育改革。

1958年,苏联通过了《关于加强学校同生活的联系和进一步发展全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建议》主要内容有:强调培养学生走向生活;将普及教育的年限由7年延长为8年;将原来的10年制延长为11年,延长的一年加到不完全中学阶段,成为8年制学校,是普通教育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教育仍为3年,通过青年工人学校、农村青年学校兼施生产教学的劳动综合技术普通中学或中等技术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进行;在职业学校和技术学校中,改组原有体制,设立城市和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并改进中等专业学校;在高等教育中,要求高等教育接近实际生活和生产;高校应优先录取具有实践工作经历的人人学。

本次改革的主要特点是: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拉长义务教育年限;重视职业教育;发展高等教育。

(2)1966年的教育改革。

1966年,苏联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改进普通中学工作的措施》的决议。

强调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牢固的科学基础知识,具有高度的觉悟,培养青年面向生活并能自觉地选择职业。

要求中学教学内容要符合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要求;各年级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有衔接性;要删除大纲中和教科书中过于烦琐和次要的材料,减轻学生的负担;并对各年级的学时进行了规定;中学开设选修课。

(3)1977年的教育改革。

1977年,苏联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普通学校学生的教学、教育和劳动训练的决议》,确定普通中学是统一的劳动综合技术学校。

要求改进与加强劳动教育与教学的联系,使劳动教育与教学在广泛的综合技术教育的基础上进行。

)解析:三、分析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25.必答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6.试论述文艺复兴时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