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食品化学FoodChemistry教材课程
食品化学FoodChemistry教材课程
研究的对象----生物物质(植物、动物产品, 非生命机体或组织)
6
2.研究内容 食品材料中主要成分的结构和性质;这
些成分在食品加工和保藏过程中产生的物理、 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以及食品成分的结 构、性质和变化对食品质量和加工性能的影 响等。
7
3. 食品化学的历史
❖ 食品化学起源于何时难以从历史记载中找到答案 ❖ 食品化学直到20世纪初才成为独立学科 ❖ 食品化学作为科学加以研究可以追溯到18世纪 ❖ 与食品化学相关的科学家 ❖ 1780年舍雷(Scheele)分离出了乳酸 ❖ 1784年分离出柠檬酸、苹果酸,检验12种水果中
其他异味; ❖ 质构:溶解性丧失 分散性丧失 持水能力消失 硬
化 软化; ❖ 营养价值:维生素损失或降解;矿物质损失或降
解 蛋白质损失或降解 脂类损失或降解;其他具 有生理功能的物质的损失或降解。
19
三、怎样学
1.食品化学的研究方法 ❖ 采用模拟体系或简单体进行研究 ❖ 将动态多因子科学地分解成静态单因子 ❖ 对于不同的研究对象用不同的研究手段 ❖ 将生物技术用于食品化学
❖ 食品化学是食品类专业中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 程;
❖ 食品化学为食品加工和保藏提供理论基础; ❖ 食品化学为研发食品新产品和新工艺提供途径和
方法; ❖ 体现在食品科学中的作用:是食品科学的内涵。
10
❖ 食品科学是食品体系的化学,结构,营养, 微生物,毒理,感官性质,以及食品体系在 处理,转化,制作,储藏中发生变化两方面 科学知识的综合。
❖ 1842年Liebig将食品分类为含氮、不含氮 化合物。
❖ 1847年出版“食品化学研究”刊物。
❖ 1860年W.Hanneberg和F.Stohman发展了 测定水分、脂肪、灰分、蛋白质、无氮浸 出物方法。
❖ 20世纪初,鉴定了维生素、氨基酸、脂肪 酸、矿物质。
9
4.食品化学在食品科学中的作用和地位
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定量研究的先驱。 ❖ 拉瓦锡(Lavoisier,1743-1794),确定了燃烧有机分
析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达发酵过程,测定乙 酸元素成分。 ❖ 1807年尼科拉斯(Nicolas)用灰化方法测定植物 中矿物元素,完成乙醇的化学分析。
8
❖ 1811年盖-吕萨克(Gay-Lussac),赛纳德 (Thenarde)提出了植物物质中的碳、氢、 氧、氮定量测定方法。
❖ 食品科学的前身是食品工艺(食品技术)。
13
食品科学可分成几个专门化的学科:
❖ (1)食品化学:食品组分的化学和物理化学性质,这 些组分在食品加工和保藏中的变化,它们的化学分 析;
❖ (2)物理食品学:食品体系的流变和物理性质 ;
❖ (3)结构食品学:食品体系的微观和宏观结构 ;
❖ (4)环境食品学:微生物的侵入和食品体系的腐败 (食品微生物学),食品保护,包括卫生和包装;
❖ (5)食品加工学:通过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方法实 现食品转化、制作和保藏的原理。
❖ 食品化学是食品科学学科中涉及范围最宽的一个专 门化,了解食品化学原理和掌握食品化学技术是从 事食品科技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14
5.食品化学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 保健食品的研究方兴未 ❖ 全天然食品受到青睐 ❖ 开发新的食物资源 ❖ 食品品种更趋多样化 ❖ 未来食品-合成食品
堂讨论;课后答疑。
2
教学参考书
❖ 《食品化学》,王璋、许时婴等编(共3版)。 ❖ 《食品化学》,江波、杨瑞金 、卢蓉蓉编。 ❖ 《食品化学》第二版,韩雅珊主编。 ❖ 《食品化学》第二版,谢笔钧主编。
3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本章基本要求 ❖ 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食品化学的研究内
15
二、学
16
1.食品的组成和性质
组成
组织 调节生理 热能
碳水化合物
-
-
-
脂肪
-
-
-
蛋白质
-
-
-
水
-
-
维生素
-
-
矿物质
-
-
膳食纤维
保健
酶
合成、加速、改善品质
有机酸
防腐、风味、发酵、胶凝
色素
良好感官性状
风味物质
享受
食品添加剂
改善食品品质
有害物质
降低食品品质、有害健康
17
2. 食品在加工、储藏中的变化及对食品质量 影响
11
❖ 食品体系:即完整的可食组织 (食品植物体 系和肌肉体系) 和颗粒体系。
❖ 颗粒体系可再分为分散体系和非分散固体 (如面粉颗粒和糖结晶)。
❖ 分散体系可以是简单的单相体系,如糖溶液, 或由几相构成,如乳和蛋黄酱。
12
❖
发展,渗透,机理
食品科学 ←--------→食品工艺
指导生产研制
❖ 将食品科学应用于食品加工和保藏的实际就 是食品工艺(技术)。
食品化学
Food Chemistry
主讲教师 陈小娥
1
教学要求与安排
1. 学时:34学时课,实验14学时(2次)。 2. 教材:《食品化学》第1版,冯凤琴,叶立
扬主编。 3. 主要授课内容:教材1-6章。 4. 成绩评定:期末考占70%、平时10%、实验
20%。 5. 学习方法:预习、听讲、复习、做作业;课
❖ 水分活度改变,影响酶反应、脂肪氧化、 糖水解、叶绿素等色素降解
❖ 脂肪的氧化、水解,风味、质构、稳定性 下降
❖ 糖的水解,产生活泼羰基,褐变反应 ❖ 蛋白质的变性、水解 ❖ 维生素的氧化、降解
18
❖ 食品的主要质量特性是颜色、风味、质构和营养 价值;
❖ 颜色:变黑 退色 产生其他不正常颜色; ❖ 风味:产生恶臭、酸败味、烧煮的或焦糖的风味、
容,研究方法、发展趋势和学科动态;了解 食品化学课程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中 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相关课程的联系;掌握 食品化学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和学习方法。 ❖ 本章重难点内容:食品化学在食品学科中的 作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品化学的研究方法。
4
1.食品化学定义
它是一门研究食品 (包括食品原料) 的 组成、特性及其产生的化学变化的科学,是食 品科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与化学,生物化学, 生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有 密切联系。
20
2.食品化学研究内容 ❖ (1)应用分析技术确定食品的组成、营养价
值、安全性和品质等重要特性。 ❖ (2)对食品在加工、储藏中各类化学和生物
化学反应进行研究,包括进行步骤、机理等。 确定关键的化学反应和生物化学反应是如何 影响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 (3)确定影响食品质量、品质、安全性的主 要因素; ❖ (4)研究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行为及其环境因 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