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授课教案

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授课教案

1、组织教学:点名
2、引入新课:
通过震后图片内容引发学生讨论思考主体结构破坏后的严重性。
启发学生思考,联系生活实践,总结你所认为的主体结构容易出现的问题并进行讨论。
在建筑结构中,基础以上主要承受并传递荷载的结构称为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工程是由模板、钢筋、混凝土等多个分项工程组成,由于其包含的施工过程多,因此要加强施工管理、统筹安排、合理组织,以保证质量,缩短工期和降低造价。
2、引入新课:图片展示:现场读图、框架结构柱配筋、剪力墙柱的模板图片(互联网资料)
通过图片展示识读施工图在现场的重要性,掌握平法图集的识读。
3、讲授新课
教学内容:
任务1 柱施工图识读
1.1 柱配筋图平面表示方法
1.2 柱钢筋的识读
1.2.1 柱箍筋的识读
1.2.2 柱的纵筋识读
1.基础层纵筋计算
2.中间层柱纵筋计算
2.相关规范、规程。
3.网络资源。
形成性
评价
评价设计
知识目标
上课提问回答情况:20%
上课互动、小组写作情况:20%
态度目标
出勤情况、上课听课情况:20%
技能目标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30%
拓展任务完成情况:10%
评价结果
85%以上的学生,分小组能按要求完成布置的作业和拓展任务,因该课直接与学生将要到施工现场进行顶岗实习有关,学生有较高的积极性。
3、讲授新课
0 课程导入
资讯2008.5.12.大地震对各类建筑危害
被震坏的框架结构房屋、学校、工业厂房、古建筑以及采取了防震构造措施的建筑物
0 课程导入
0.1课程性质及重要性
0.2学习目标、教学方式、考核方法
0.3 学习方法及要求
0.4 课程目标:知识目标、技能要求、态度目标
0.5 课程进度
0.6 学习任务设计
3.顶层柱的纵筋计算
4.变截面处纵筋计算
1.3 柱钢筋单位长度质量计算
4、课堂小结 :1.柱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2.柱钢筋的识读:箍筋种类、柱箍筋根数计算、柱箍筋下料长度计算、拉筋下料长度计算;
3.柱钢筋单位长度质量计算。
布置作业:P21 :第2题、第3题。
拓展任务:
参考
资料
1.邹绍明.建筑施工技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教学目标:通过震后破坏的建筑案例达到启发学生对主体结构施工进行重视。
教学
目标
分析
知识目标
1.能正确表述主体结构的含义和形式
2.能基本正确地表述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3.能熟练表达本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4.能熟练表述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5.能正确表述本课程的考核方法
技能
目标
1.能正确领悟主体结构施工的程序及工作过程
上课提问回答情况:20%
上课互动、小组写作情况:20%
态度目标
出勤情况、上课听课情况:20%
技能目标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30%
拓展任务完成情况:10%
评价结果
85%以上的学生,分小组能按要求完成布置的作业和拓展任务,因该课直接与学生将要到施工现场进行顶岗实习有关,学生有较高的积极性。



授 课
顺序号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课 程 名 称: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
适用 专业 班次:建筑131~135班
课程 总计划 数:78学时 (其中实训18学时)
本期 授课 计划:78学时 (其中实训18学时)
每周 授课 时数:6学时
适 用 时 间:2014/ 2015学年度第2学期
编写教师(签字) :刘 燕
使用教师(签字) :刘 燕
2015年3月编制
授 课
顺序号
1
授课日期
2015.03.02
地点
3328
授课班级
建筑135班
学时
2
课 题
0 课程导入
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通过5.12汶川地震相关图片了解地震破坏造成的危害;掌握主体结构对建筑结构的重要性;了解本门课程的性质、学习目标、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等;对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形式知识点的加强。
教学难点
及解决
方法
难 点:无
解决方法:
教 学 组 织 过 程 设 计
设计说明
1.学生角色
作为学生,在教师讲课时,认真听取介绍,遵守纪律,按教师的要求完成任务;在岗位设置、工作过程、工作任务等互动主题时,针对主题,小组协作,积极发言。
2.教学情境
在一体化教室进行,针对实物或图片,教师讲解,师生互动。
学生学习过程、授课步骤
1.学生角色
作为学生,在教师讲课时,认真听取介绍,遵守纪律,按教师的要求完成任务;在教师用卡片收集问题、提问、小组讨论等互动主题时,针对主题,发挥想象、利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建筑物情况、积极书写或发言。
2.教学情境
在一体化教室进行,针对实物或图片,教师讲解,师生互动。
学生学习过程、授课步骤
1、组织教学:点名



授 课
顺序号
4
授课日期
2015.03.09
地点
3328
授课班级
建筑135班
学时
2
课 题
学习情境一 柱的施工
任务2 柱的构造会审
教学
目的
教学目的:正确理解柱的构造标准。
态度
目标
1.培养认真做事、细心做事的态度;
2.培养交流、沟通的能力;
3.培养吃苦耐劳的习惯和工作责任心。
教学重点
及解决
方法
重 点:识读柱的结构施工图。
解决方法:通过教师的详细介绍、分小组总结讨论。
教学难点
及解决
方法
难 点:柱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解决方法:利用案例讲解。
教 学 组 织 过 程 设 计
设计说明
2~3
授课日期
2013.03.03/04
地点
2410/3328
授课班级
建筑135班
学时
4
课 题
学习情境一 柱的施工
任务1 柱的施工图识读
教学
目的
教学目的:表述柱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及制图规则
教学目标:识读柱的结构施工图(平法表示)
教学
目标
分析
知识目标
能正确表述柱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及制图规则
技能
目标
能正确识读柱的结构施工图(平法表示)
0.7 主体结构
0.8 钢筋砼主体结构形式
到施工现场认知实训
4、课堂小结 :
布置作业:结合平法11G101-1Page:8-12
拓展任务:指出我国某些地标性建筑物所用施工技术
参考
资料
1.邹绍明.建筑施工技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2.相关规范、规程。
3.网络资源。
形成性
评价
评价设计
知识目标
2.能指出我国某些地标性建筑物所用施工技术
3.能正确两位本课程与其他课程间的衔接关系
4.能正确领悟各学习方法在本课程中的应用,适应本课程的考核、细心观察的态度。
2.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教学重点
及解决
方法
重 点:了解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形式及其特点。
解决方法:通过案例讲解、启发学生、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