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会议
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4.中共八大(1956秋) 背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主要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落后的社会生产力 主要任务:把变落后的农业国为先进的工业国 评价:分析正确、成功探索、未能坚持
5.十三大(198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基本路线;三步走 战略
6.十四大(1992) 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2、中共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间的演变历程
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和地点
一大:1921.7.23—31 上海 嘉兴南湖 十一大;1977.8.24—28 北京
二大:1922.7.16—23 上海
十二大;1982.9.1—11
北京
三大:1923.6.12—23 广州
十三大;1987.10.25—11.1 北京
四大;1925.1.11—22 上海
十四大;1992.10.12—18 北京
五大:1927.4.27—5.9 武汉
十五大;1997.9.12—18 北京
六大:1928.9.15—27 莫斯科
十六大;2002.11.8—14 北京
七大:1945.4.23—6.11 延安
十七大;2007.10.15—21 北京
1954.9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内容: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规定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意义: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正式建立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奠定了基础 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
两大原则
三、政协会议 政协会议也是五年一届,一般在全国人大开幕前2天先期开幕。 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3、中共“七大” (1)时间、地点:1945 年、 延安 。 (2)会议内容:①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 《论联合政府》 的报告,主要讨论 如何组织和保障全中国人民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及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
路的重要问题。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 新民主主义 的中国。③确立 毛泽东思想 为党的指导思想。 (3)历史意义:“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会议分类
你能说出我国的三大民主制度吗?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治协商制度
党的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政治协商会议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党的会议
1. 1.中共全国代表大会 (全国代表大会5年召开一次) 党 (简称:中共×大,解释: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大会) 的 会 2.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简称: ×届×中全会 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解释: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 的 次全体会议) 几 种 3. ×大×次会议:是指“×届代表大会”召开的第×次全体代表会 形 议,参加者是全体党代表(“代表大会”一般是一届只开一次会 式 议,但有重大问题也可再召集全体代表开会如八大二次会议)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宣告成立的一大后,就于1922年7月定期召 开了党的二大。二大通过的第一个党章也规定:“全国代表大会每年由 中央执行委员会定期召集一次。”“中央执行委员会认为必要时,得召 集全国代表临时会议;有过半数区之请求,中央执行委员会亦必须召集临 时会议。”此后,一直到1928年党的六大,党的党章都规定党的全国代表 大会每年举行一次。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党成立的最初几年,从一大到六 大,也基本上是按期召开的,大致上做到了一年召开一次党代会。六次大 会平均时间间隔为14个月,可谓是中共历史上全国代表大会时间间隔最 短的时期。
简称: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 解释:政协全国委员会第十届委员开的第三次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1949.9 北平)
A.中心议题: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B.重大成果:《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C.新政协职能和意义: 代行全国人代会职能; 初步建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你知道什么是“两会”吗?
7.十五大(1997)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补充
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8.十六大(2002) 三个代表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9.十七大:突出贡献,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 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
10.十八大: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中国现在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第十三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是从新中国一成立就有的,1954年9月15 日至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南 海怀仁堂举行。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是五年,每年举行一次会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 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自2018年3月起,至2023年3月止。 2018年1月3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决定: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2018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
八大:1956.9.15—27 北京
十八大;2012.11.8
北京
九大:1969.Biblioteka .1—24 北京十九大;2017.10
北京
十大:1973.8.24—28 北京
代表大会年会制 召开期限的剧烈波动时期 十二大新党章规定5年期限
中共自创建起,最初实行的是党的代表大会年会制,此后8年间共举 行6次全国代表大会。所谓党代表大会年会制,就是由全体党员通过民主 方式,选举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代表,每年召开一次各级党的代表大会, 履行其党内权力机关的职责。之所以要采取年会制,这主要是源自马列 主义的建党原则,希望以此来发展党内民主,避免权力过度集中。
“两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的简称。 每年3月份“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每5年称为一 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
党的八大制定的党章以及路线方针政策是经过全党认可的, 也是正确的。但党的八大开后不久,这一正确路线还未及全面 贯彻执行,党内就产生了重大分歧。
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 会召集。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或者有三分之一 以上的省一级组织提出要求,全国代表大会可以提 前举行。”并且这个党章还明确规定:“如无非常 情况,不得延期举行。”
11.十九大: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956中共八大提出,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 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81年的十一 届六中全会提出,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 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是自1981年乃至1956年以来,中共对社会矛盾判断 所作的首次重大调整。)
党的七大制定的党章,是在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后由党独立自 主制定的,它的第二十九条对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时间作 了修改:“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由中央委员会决定并召集之。 在通常情况下,每三年召集一次。在特殊情况下,由中央委员 会决定延期或提前召集。”每三年召集一次的规定,是党的历 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然而,党的八大并没有像七大 党章所规定的那样,而是又间隔了11年,到1956年才召开。有鉴 于此,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届任期 五年。”
12.八大二次会议 1958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 (1958年)
1958年总路线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1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
内容:
确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的思想路线 高度评价 真理标准问题 讨论 停止 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重心转移到 经济建设上; 改革开放 决定 拨乱反正
意义: 新中国史上的重大转折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新时期
其它: 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如1927年的八七会议 政治局扩大会议:如1935年的遵义会议
二、人大会议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大会议是五年一届,每年有一次会议,一般在3月召开。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简称: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解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开的第三次会 2、全国人大常委会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2次会议 简称: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 解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的人大常委会委员开的第22次会
3.党的历史上的重要会议
1)1921.7.中共一大 内容:定党名、党纲、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选举中央局 意义:宣告了中共的成立, 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2)1922.7中共二大 中心议题:讨论和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 ①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②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打倒中华民 族的完全统一;③统一中国本部(包括东三省在内)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它正确的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明确了中国革命必须 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 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预示着中国革命的新高潮必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