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碎石桩施工方案

碎石桩施工方案

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西广场碎石桩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企业名称: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0年8月22日
审核记录
项目名称深圳北站交通枢纽西广场工程项目经理张海洋措施编号编制责任人涂秋参加部门及人员: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施工总体方案 2
四、组织机构及施工准备 7
五、工期安排 8
六、振动沉管挤密碎石桩法质量控验 8
七、安全保证措施 9
八、环保和文明施工措施 9
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西广场
碎石桩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的西广场地下车库出入口地基处理图纸(SZBZ/D05/S/J02/SRL/QT/122300/A);
2、国家及深圳市现行的有关规范、规定及标准相关技术规范(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DBJ15-38-2005);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二.工程概况
深圳北站交通枢纽配套工程位于深圳市宝安区龙华西南部,西广场工程站地面积约为9公顷,包含地下车库、长途车站、A1,B1开发建筑。

为了保证西广场地下车库与市政道路(致远中路)之间的连接,并最大限度不影响致远中路的地面通行能力,需设置3处出入口通道,其中出口通道2处(以C1、C2表示),均与车库的地下一层相接。

C1出口通道直接右拐进入致远中路东侧,C2出口通道在致远中路下穿行后左拐进入致远中路西侧;入口通道1处(以J1表示),J1入口通道由致远中路西侧进入,左拐穿行致远中路后进入地下车库,其分为两条车道,其中左侧车道进入车库的地下一层(J1-1),右侧车道进入车库的地下二层(J1-2)。

这些出入口通道仅供车库内的小型车辆出入。

三处出入口通道路由位置原状地面起伏较大,其中C1出口通道位于既有平南铁路的沟谷北侧,地势较低,需要填方,最大填方高度近21m,拟采用碎石桩(必须先强夯)和强夯法进行处理;C2出口通道局部位于山头下方,地势较高,需待山头进行边坡处理并清表至设计标高后再行施工,其他区段作一般挖方处理,U型槽末端填土较深,拟采用换填垫层法进行处理。

J1入口通道靠近地下车库段位于
既有平南铁路沟谷内,地势较低,均需填方,最大填方高度达15m,采用碎石桩(必须先强夯)进行处理,其他区段位于山头下方,需要挖方,最大挖方高度为17m,U型槽局部位置处于既有平南铁路沟谷内,采用强夯法进行处理。

本工程C1出口通道、J1入口通道所处平南铁路沟谷已进行局部回填,通道部分高填方区域需要进行地基处理,设计处理方式分为强夯和碎石桩。

西广场部分挡墙下部也采用碎石桩方式进行地基处理。

三、施工总体方案
3.1施工注意事项
(1)、填料应由未风化的碎石,粒径宜为30mm~50mm,含泥量小于5%。

(2)、平面施工顺序:宜采用由中间向外围顺序施工。

在既有建筑物临近施工时,应背离建筑物方向前进。

(3)、碎石垫层应采取级配良好的碎石,最大粒径不超过50mm,不得含有植物残本、垃圾等杂物,碎石垫层在碎石桩顶面整体铺设500mm厚。

(4)、采用振动沉管法施工、根据设计桩长按松方系数计算每根桩的用料,施工中严格控制填料量。

(5)、采用逐步法拔管将钢管拔出,拔管速率控制在1.2~1.5m/min。

(6)、施工时机架和钻孔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0%,桩机桩位对中偏差不得大于20mm,成桩直径不得小于设计桩径的95%,成桩长度不小于(设计桩长的-100mm),孔内填料不小于设计填料的95%。

垂直度控制可采用经纬仪或垂直度靠尺对机架桩管进行检查控制。

(7)、土工格栅铺设塔接宽度为30cm.
(8)、当周边环境对变形有严格的要求时,成桩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周边的环境的影响,确保周边安全。

(9)针对J1通道两个入口分别进入负一层和负二层的情况,J1通道碎石桩施工时场平标高以负一层高标高为准。

3.2施工准备
(1)、场地平整施工:沉管碎石桩施工前先进行场地平整,场地平整标高为根据地形图拟定的标高,施工时根据‘宁填勿挖’的原则进行整平,挖除地表坚硬物体,使沉管器能顺利下钻。

(2)、布置场内运输道路、道路两边的排水盲沟、纵向排水沟、料场、准备好照明设施以便夜间施工。

(3)、场地清理与掘除:在现场确定清理、掘除、拆除的范围后,按场地平整要求进行清理,满足碎石桩机械在场地内的施工行走和布置。

较干硬的场地主要用推土机、人工配合、装载机铲除,自卸车运输弃于指定弃土区。

低洼潮湿的地方主要应挖掘机清除,机械无法清除的地方则用人工挖除。

(4)、测量放样及布桩:测量放线,恢复中线,放出地基处理边线桩,清理平整施工段地基表面,测量地面平整后的标高,做好排水系统,保证雨季排水通道的畅通:根据图纸要求的布桩原则进行布桩,并绘制测量放线图,项目部自检复核后,方才进行测量放样,每个桩位均做标志,编制桩号,上报监理单位测量工程师复核。

(5)、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在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施工前由技术负责人根据设计要求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6)、在J1通道北区结构负二层门洞处,用脚手架和模板进行封堵,分层回填至负一层通道标高,待碎石桩施工完毕后,将负二层门洞挖开,进行通道结构施工。

3.3沉管碎石桩施工顺序
平面施工顺序:宜采用由中间向外围顺序施工。

在既有建筑物临近施工时,应背离建筑物方向前进。

碎石桩采用振动沉管法施工,施工顺序采用跳打形式,砂质土地基中:由外援或两侧向中间进行,且隔行施打,相邻两根桩必须采用跳跃间打:在淤泥质粘土地基中:宜从中间向外围逐行或隔行施打,具体成桩工艺如下:
(1)、清理整平场地,进行桩位放样。

轴线放样: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及设计图纸,由专业测量人员测放出桩位,并加以妥善保护。

测放桩位:放线定位严格遵守《工程测量范围》中有关桩基施工的规定。

定位与打桩间隔不超过24小时,施工过程中,要尤其注意防止破坏标识引起桩位不准,并随时复核,对因挤土作用引起的桩位偏差,及时调整。

(2)、桩机就位,合拢合瓣桩尖,将管桩向下垂直,使桩尖对准桩位标记,利用锤重及沉管自重徐徐静压1-2m后开动振动锤振动下沉。

调整桩机塔架,使沉管与地面基本垂直,校正桩管垂直度应≤1.0%;校正桩管长度及投料口位置,使之符合设计桩长:设置二次投料口:在桩位处铺设少量碎石。

(3)、启动振动锤,将桩管下到设计深度,每下沉0.5m留振30秒。

(4)、稍提升桩管时桩尖打开。

(5)、停止振动,立即将碎石由加料口注入桩管内,灌入量按桩身理论方案量值与充盈系数计算,做好现场施工记录,严格控制每根桩的碎石充盈系数,充盈系数一般控制在1.02.避免先期大后期小的不良现象,以增加桩的均匀性。

(6)、振动拔管:管内灌入碎石高度需大于1/3管长,方可开始拔管,应有专人负责碎石灌入量,以防超灌或少灌。

拔管前先振动1分钟以后振动边拔管,每提升0.5~1m导管反插30cm,留振10-20秒,如此反复直至全管拔出,拔管速度为1~2m/min(平均速度)。

(7)、根据单桩设计碎石用量确定第一次投料的成桩长度,进行数次反插直至桩管内碎石全部拔出。

(8)、提升桩管开启第二投料口并停止振动,进行第二次投料直至灌满。

(9)、继续边拔边振动。

直至拔出地面。

(10)、提升桩管高于地面,停止振动进行孔口投料(第三次投料)直至地表。

(11)、启动反插,并及时进行孔口补料至该桩位设计碎石桩用量全部投完为止。

(12)、孔口加压至前机架抬起,完成一根桩施工。

(13)、移动桩架至另一个孔位,重复以上操作。

(14)、铺设碎石垫层:沉管碎石桩处理完成后,在桩顶上铺填50cm厚碎石垫层,全部处理面均采用20t振动压路机重叠轮迹辗压至少二遍。

3.4施工机具设备的配置与人员配置
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
测量仪器及实验设备配置表
人员安排表
施工机械要求
由于地基处理深度大,因此要求振动打桩机采用激振力280~550kN,成孔直径60cm,成孔最大深度约18m。

3.5碎石桩施工工艺
加密情况记录单桩成桩记录单桩成桩
装载机填料逐段加密成桩清孔
清孔情况记录造孔情况记录记录桩号
造孔
对桩
测量放线
组织调试设备下达施工参数施工准备
3.6碎石桩施工要求
(1)碎石桩穿透软土层(砾砂层以上土层)并深入持力层(砾砂层及以下土层)内至少0.8m,桩长不宜小于设计桩长,终孔以达到持力层为准;
(2)桩顶和通道结构垫层之间宜铺设一层50cm厚的碎石垫层,垫层的夯填度(夯实后的垫层厚度与虚铺厚度的比值)不得大于0.9;
(3)桩体材料应采用性能稳定的硬质材料,不宜使用风化易碎的石料;桩体可用碎石、卵石、角砾、圆砾或它们与砂(体积含量5%)的混合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两者含泥量均不大于5%。

为增强桩体的承载能力,在桩体中掺入重量含量为5%的水泥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