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地理核心素养之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策略(蒋福祥 讲座)
地理核心素养之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策略(蒋福祥 讲座)
时空综合
全
球
变
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
暖 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
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据此完成6~8题。
6.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
A.气温升高 B.气温降低 C.降水增多 D.降水减少
7.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 )
发展和演化。
时空综合
(3)能够从地方或区域综合的角度分析地方或区域自然和人文 要素对区域特征形成的影响,以及区域人地关系问题。
地方综合
一、综合思维的内涵及表现
“综合思维”水平划分
能够说出简单、熟悉的地理事象所包含的相关要素,并能从两个地 水平1 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
水平2 水平3 水平4
9. 该公路位于
A.吉林
B.内蒙古
C.西藏
D.新疆
10. 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
初秋—次年春末
A.洪水频发
B.路面积雪严重
C.泥石流多发
D.路面冻融沉降
11. 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带
冬春季多积雪
C.高寒草甸带
D.灌丛荒漠带
低海拔山麓地带 温带荒漠带
人地协调观
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
综合实践力
一、综合思维的内涵及表现
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
人地协调观
综
区
合
域
思
认
维
知
地理实践力
正确的价值观 思维方式和能力 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
中国风最大的地方 中国有一个地区因为特殊的地理结构而成为了风 之都,那就是位于新疆的阿拉山口。
新疆的风力把牛羊吹出国,火车吹翻
地理问题→地理知识→地理思维→地理实践→地理问题→人地协调
“综合思维”素养有助于人们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 态地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一、综合思维的内涵及表现
综合思维的表现
(1)能够从地理要素综合的角度认识地理事物的整体性,地理 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要素综合
(2)能够从空间和时间综合的角度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生、
积雪融化
流量增大 流速加快
图7
侵蚀河床
深度增加
含沙量小
时空综合、要素综合
已知条件、推断结论、因果联系、一因多果、一果多因
二、高考试题中综合思维的体现
要素综合
温带大陆性气候
要素综合、 区域认知、地方综合、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 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 图7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
(2)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 ,并说明原因。(8分)
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地理 教学策略
天府新区教科院 蒋福祥 2019年12月11日
contents
一、综合思维的内涵及表现
目
二、高考试题中综合思维的体现
录
三、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地理教学改进
地理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 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
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综合思维的内涵及表现
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 地理问题→地理知识→地理思维→地理实践→地理问题→人地协调
人地协调观
正确的价值观
综
区
合
域
思
认
维
知
地理实践力
(考察、调查、模拟实验)
思维方式和能力 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
一、综合思维的内涵及表现
综合思维的内涵
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综合体,在不同时空组合条件下, 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综合决定着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
维 地方 综合
综合 区域间 知道外区域作为一个特殊的地理要素对本区域地理特征的形成有
综合 影响。
3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 分) 图 9 为春季 T 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3) 预测 P 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
暖锋过境,降水概率高,气温升高(2 分);暖空气控制,天气转好,气温较 高(2 分); 冷锋过境,气温下降,可能有降水, 风力加强(2 分);冷空气控制,晴朗, 气温较低(2 分)。
能够对给定的简单地理事象,从多个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的角度进行分析;能够结合时空的变化,对其发生、发展状况进行 分析,给出简要的地域性解释。
能够结合给定的复杂地理事象,综合各种要素,系统分析其相互影 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时空综合维度对其发生、发展和演化进行 分析,给出合理的地域性解释。
能够对现实中地理事象,如自然环境的演变、区域发展、资源环境 与国家安全问题等,运用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的分析思 路,对其进行系统性、地域性的解释。
A.洪水暴涨 B.退耕还湿 C.地面沉降 D.冻土融化
8.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 ( )
A.林地
B.湿地
C.草地
D.寒漠
要素综合、区域认知
土壤水分增加
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 南端海拔约1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 封路禁行。据此完成9~11题。
contents
一、综合思维的内涵及表现
目
二、高考试题中综合思维的体现
录
三、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地理教学策略
二、高考试题中综合思维的体现
“综合思维”测量目标体系
测量 维度 目标 结构
测量 指标
定义
地理要素 知道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包含的所有要素和主导因素,并能
地 要素 体系 固化成地理要素思维习惯。 综合 地理要素 知道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具备地理要素的
理
联系 联系意识。
综 地理事象 知道区域地理事象整体内有小尺度的区域差异,具备地理事象的
时空 整体分异 整体性意识和区域分异思想。
合 综合 地理事象 知道地理事象及地理要素会随时间发生演变,具备地理事象和地 时间分异 理要素演变的动态思维。
思
区域内 知道区域内各要素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区域地理特征。
给我的教学启示一
教师层面
研究新课标,明方向、建结构、知程度。
成都天府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蒋福祥
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高中地理核心 素养从初中阶 段开始培养的 可行性
不同学段地理 核心素养的培 养方法
不同学段应该 达到的地理核 心素养水平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 初高中地理教学在教 育理念、教学方式、 上的“一体化”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