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浅谈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浅谈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2014年颁布的《关于全面
深化课程改革落实以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在学科教学中
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为各学科教学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全
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也对地理教育的方向提出了
明确要求:“培养写生的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与行为及正确的
环境观和人地协调观”。显然,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深化地理
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但是中学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到底有
哪些呢?
要将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实际的地理教学中去,落实这一
课程教育改革思想需要具体的培养策略,就要在培养中学生地理核心
素养的过程中明白主力军是教师,因此地理核心素養培养的要特别重
视教师作用的发挥,课堂教学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所以
要想更有效的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从课前、课中和课后等三
个大的阶段来进行。
1.课前教学设计培养意识的渗透
在地理教学中,要做到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需要地理教
师树立地理核心素养教育的理念,地理教师是地理教学工作的主导者,
是推进地理核心素养培养进程的主力军,也是地理教学过程的设计师,
这个课前的设计对于整个地理课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的了整
个课堂的培养方向和重点,因此在课前的地理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要
有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意识,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设计课堂,
这样才能有效地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例如,在上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时”,在设
计教学时,可以渗透培养学生空间视角这一核心素养的意识,通过设
计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宇宙各星球的分布和运动规律这样的活动以达
到这一培养目的。
2.课中培养方式和学科教学内容和逻辑的结合
核心素养包括地图技能、空间视角、综合思维和人地观念等多个
方面,教材中的各个地理知识点都有其侧重的方向,一个地理知识点
往往不能兼顾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科
知识自身的特点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例如,在学习各类地图
时,主要侧重培养学生的识图、绘图、用图的地图技能,在设计教学
的时候首先应该让学生学会利用地图三要素区分各类不同的地图类
型、能够绘制简单的地形等高线图、通过对图的分析正确的运用地图
解决地理问题等。另外地理的学科知识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载
体,在运用学科知识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时候也需要符合学科的逻辑
性,使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和相应的学科逻辑相结合,有效培养出符
合需要的地理核心素养。
3.课后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既然地理教学的大方向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因此在教学
评价上就要以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为侧重点,而不仅仅是以往
的对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或是对三维目标的评价,在设计时不能仅仅
局限在知识的记忆,要更加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应用及其在解决地
理问题过程中的应对能力,如在设计对地理必修一“大气的运动—热
力环流”这一章内容的评价量表时,不能单纯地设计“请绘制出热力
环流模式图”而应该设计成“请根据热力环流模式图,绘制出白天和
夜晚的海陆间的热力环路模式图”,这样就完成了知识的迁移,测量
到了学生的综合思维及人地观念的核心素养。由于地理核心素养具有
其内隐性,在评价时具有一定难度,所以建立可量化的对地理核心素
养的评价体系和开发出信效度高的测量工具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
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测量工具,对教学活动中地理核心素养进行测量才
能精确的把握住培养的动态以及时调整教学活动中的相应的策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