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201 2 - 201 3 学年第1 学期《电气传动》复习题一、选择题1. 如下关于转速开环恒压频比控制调速系统(通用变频器-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论述正确的是()。
A. 二极管整流器输出端的大电容仅仅用于滤波作用B. 二极管整流器是全波整流装置,由于输出端有滤波电容存在,因此输入电流波形中谐波含量很低C. 通用变频器一般用电阻来吸收制动能量2. 在转速负反馈单闭环有静差直流调速系统中,突减给定电压后又进入稳定运行状态,此时晶闸管整流装置的输出电压Ud 较给定电压变化前是()了。
A. 增加B. 不变C. 减小3. 某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开环放大系数为19 时,额定负载下电动机转速降落为8r/min,如果开环速降不变,要使闭环速降降为4r/min,则开环放大系数应为()。
A. 19 B. 29 C. 394. 某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额定负载下电动机转速降落为8r/min,如果负载转矩降为额定负载的一半,那么它的闭环速降为()。
A. 4r/min B. 6r/minC. 8r/min5. 双闭环无静差V-M 系统中,改变()能够改变稳态转速。
A. 整流环节放大系数 B. 电流反馈系数 C. 转速反馈系数6. 在转速负反馈单闭环有静差直流调速系统中,当()变化时,系统没有抗扰作用。
A. 测速发电机励磁 B. 电动机励磁电流 C. 电枢电阻7. 在转速负反馈单闭环有静差直流调速系统中,当()变化时,系统没有抗扰作用。
A. 转速反馈系数 B. 电动机励磁电流 C. 电枢电阻8. 恒Eg/ 1 调速系统,最大电磁转矩()。
A. 与 1 无关 B. 随 1 增大而增大 C. 随 1 增大而减小9. 双闭环无静差V-M 调速系统,若起动过程中ASR 未达到饱和,则会发生()。
A. 起动过程变快 B. 起动过程变慢 C. 不影响起动过程10. 双闭环无静差V-M 调速系统中,增加反馈系数α,系统稳定后转速反馈电压()。
A. 增加 B. 不变 C. 减小11. 某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开环放大系数为19 时,额定负载下电动机转速降落为8r/min,如果将开环放大系数提高到39,开环速降不变,那么它的闭环速降为()。
A. 4r/min B. 6r/min C. 8r/min12. 三相半波整流电路近似的一阶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为()。
A. 10msB. 3.33msC. 1.67ms13. 在转速负反馈单闭环有静差直流调速系统中,当()变化时,系统没有抗扰作用。
A. 电流反馈系数 B. 转速反馈系数 C. UPE 的放大倍数14. 双闭环无静差V-M 调速系统中,如下关于转速调节器ASR 和电流调节器 ACR 的作用论述正确的是()。
A. ACR 对负载变化起抗扰作用 B. ACR 对电网电压的波动起及时抗扰的作用 C. ASR 在转速动态过程中有加快动态过程的作用15. 双闭环无静差V-M 系统中,改变()不能改变稳态转速。
A. 给定电压 B. 转速反馈系数 C. 整流环节放大系数16. 双闭环无静差V-M 调速系统,起动过程的恒流升速阶段中,UPE 的输出电压()。
A. 逐渐增加 B. 不变 C. 逐渐减小17. 双闭环无静差V-M 调速系统中,如下关于转速调节器ASR 和电流调节器 ACR 的作用论述正确的是()。
A. ASR 对负载变化起抗扰作用 B. ASR 对电网电压的波动起及时抗扰的作用 C. ASR 在转速动态过程中有加快动态过程的作用18. 在典型I 型系统中,当时间常数T 已知时,随着放大系数K 增大,系统快速性()。
A. 变差 B. 变好 C. 不变19. 在典型I 型系统中,当时间常数T 已知时,随着放大系数K 减小,系统快速性()。
A. 变差 B. 变好 C. 不变20. 双闭环无静差V-M 系统中,改变()不能改变稳态转速。
A. 给定电压 B. 电流反馈系数 C. 转速反馈系数21. 双闭环无静差V-M 调速系统,起动过程的恒流升速阶段中,ACR 的输出电压()。
A. 逐渐增加 B. 不变 C. 逐渐减小22. 在典型I 型系统中,当时间常数T 已知时,随着放大系数K 减小,超调量()。
A. 减小 B. 增大 C. 不变23. 恒Us/ 1 调速系统,最大电磁转矩()。
A. 与 1 无关 B. 随 1 增大而增大 C. 随 1 增大而减小24. 双闭环无静差V-M 调速系统中,增加反馈系数β,系统稳定后转速反馈电压()。
A. 增加 B. 不变 C. 减小25. 在转速负反馈单闭环有静差直流调速系统中,突增负载后又进入稳定运行状态,此时晶闸管整流装置的输出电压Ud 较负载变化前是()了。
A. 增加 B. 不变 C. 减小二、填空题1.常用的可控直流电源有旋转交流机组、静止式可控整流器、直流斩波器或脉宽调制变换器.2.调速系统的稳态性能指标包括调速范围和静差率。
3.反馈控制系统的作用是:抵抗扰动,服从给定。
4.当电流连续时,改变控制角,V—M系统可以得到一组平行的机械特性曲线。
5.常见的调速系统中,在基速以下按恒转矩调速方式,在基速以上按恒功率调速方式。
6.自动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包括对给定输入信号的跟随性能指标和对扰动输入信号的抗扰性能指标。
7.电力牵引设备上最先进的可控直流电源是直流斩波器或脉宽调制变换器。
8.SPWM控制技术包括单极性控制和双极性控制两种方式。
7.直接转矩控制利用转矩反馈直接控制电机的电磁转矩8. 调速范围电动机提供的最高转速与最低转速之比9. ACR电流调节器10. 测速误差率转速实际值和测量值之差与实际值之比定义为测速误差率四、简答题1.什么是环流?它是怎样产生的?它的二重性的含义是什么?2.在变频调速时,为什么必须要进行电压、频率协调控制?3.在双闭环调速系统中,如果转速负反馈断线,能否调速,为什么?此时电动机在最高转速时受什么限制?4.什么叫同步调制?什么叫异步调制?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5.电流截止负反馈起到什么作用的,其工作原理是什么?限流6.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启动过程有什么特点?7.常用的数字滤波方法有哪几种?1、限幅滤波法(又称程序判断滤波法)2、中位值滤波法3、算术平均滤波法4、递推平均滤波法(又称滑动平均滤波法)5、中位值平均滤波法(又称防脉冲干扰平均滤波法)6、限幅平均滤波法8.电压负反馈调速系统中,当电网电压,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电动机的电枢电阻,电动机的磁通,电压反馈系数等发生变化时,问系统对它们有无调节功能?9.有环流可逆系统和无环流可逆系统相比较,有何优缺点?10.什么是静态环流?什么是动态环流?11.双闭环PWM直流调速系统中,属于PWM调速系统特有的控制电路有哪些?它们在系统中分别起何作用?12.闭环调速系统的静态性表示哪两者之间的稳态关系?13.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转速调节器有哪些作用?其输出幅值应按什么要求整定?14.异步电机中电磁功率与转差功率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变频调速的调速效率比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串电阻调速的调速效率高?15.调节器的设计过程可以简化为哪两步?1.选择调节器的结构2.先择调节器的参数五、计算题1.直流电机额定转速n N =375 r/min,电枢电流额定值I dN =760A,允许过流倍数λ =1.5,计算机内部定点数占一个字的位置(16位),试确定数字控制系统的转速反馈存储系数和电流反馈存储系数(适当考虑余量I max=1.8I N ,n max =1.3n N )。
2.某闭环调速系统,测得的最高转速为n max =1500 r/min,最低转速为n min =146 r/min,要求系统的静差率s≤2%,试计算:(1)该系统的调速范围D;(2)系统允许的静态速降Δn N ;(3)如果开环系统的静态速降为100 r/min,则闭环系统的开环放大倍数K是多少?3.某直流调速系统电动机额定转速为:n N =1230 r/min,额定速降Δn N =105 r/min,当要求静差率s≤30%时,允许多大的调速范围?如果要求静差率s≤20%时,则调速范围是多少?如果希望调速范围达到10,所能满足的静差率是多少?4.某直流电机的额定电枢电流I N =115A,允许过流倍数λ =1.7,额定转速n N=1260 r/min,计算机内部定点数占一个字的位置(16位),试确定电枢电流和转速存储系数(适当考虑余量I max =1.8I N ,n max =1.3n N )。
5.有一V—M调速系统,电动机参数为:P N=2.5KW,U N=220V,I N =12A,n N =1500r/min,Ra=2Ω,可控硅整流装置内阻Rrec=1Ω,触发整流环节的放大系数K S=40,要求调速范围D=20,静差率S=10%,最大给定电压30V。
(1) 计算开环系统的稳态速降和系统所允许的稳态速降。
(2) 计算转速反馈系数α。
(3) 计算所需放大器的放大系数K P。
6.某直流电机的额定电枢电流I N =125A,允许过流倍数λ =1.3,额定转速n N =1360 r/min,计算机内部定点数占一个字的位置(16位),试确定电枢电流和转速存储系数(适当考虑余量I max =1.9I N ,n max =1.4n N )。
天体测量学是天文学中发展最早的一个分支,它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和测定各类天体的位置和运动,建立天球参考系等。
利用天体测量方法取得的观测资料,不仅可以用于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研究,而且具有应用价值,比如用以确定地面点的位置。
天体力学主要研究天体的相互作用、运动和形状,其中运动应包括天体的自转。
早期的研究对象是太阳系天体,目前已扩展到恒星、星团和星系。
牛顿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使研究工作从运动学发展到动力学。
今天,我们可以准确地预报日食、月食等天象,和天体力学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天体物理是天文学中最年轻的一门分支学科,它应用物理学的技术、方法和理论,来研究各类天体的形态、结构、分布、化学组成、物理状态和性质以及它们的演化规律。
十八世纪赫歇尔开创恒星天文学可谓天体物理学的孕育时期。
十九世纪中叶,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天体物理成为天文学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并促使天文观测和研究不断作出新发现和新成果。
就其研究内容来说,有太阳物理、太阳系物理、恒星物理、银河系天文、星系天文、宇宙化学、天体演化及宇宙学等;就其研究方法而言又可分为实测天体物理和理论天体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