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津大学532004[分析化学]复习题答案

天津大学532004[分析化学]复习题答案

分析化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常量分析要求试样用量大于 100 mg,试液体积大于 10 mL。

2、某酸碱指示剂HIn的变色范围为5.8至7.8, 其p K a = 6.8 ;在pH = 6时,络合指示剂与Zn2+的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lg K´ZnIn = 8.9, 则变色点时的p[Zn] = 8.9 。

3、在络合滴定中,常用EDTA作标准溶液,它的化学名称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它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其螯合比一般为 1:1 ,在水溶液中EDTA有 7 种形式存在,它们的分布分数与 pH 有关。

4、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算出待测组分的含量,这一类分析方法统称为滴定分析法。

滴加标准溶液的操作过程称为滴定。

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反应完全的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5、EDTA的化学名称为乙二胺四乙酸(或者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当溶液酸度较高时,可作为六元酸,有七种形式存在。

6、莫尔法测定Cl-时,滴定剂是 AgNO3标准溶液,指示剂是铬酸钾(K2CrO4),应在中性或弱碱性(pH=6.5-10.0) 介质中进行,终点时形成砖红色沉淀Ag2CrO4而指示滴定终点。

7、对于实验数据中的异常值的取舍,通常可根据4d法、 Q检验法和Grubbs检验法方法来判断。

8、根据酸碱质子理论,H2PO42-的共轭酸是 H3PO4,其共轭碱是 HPO42-。

9、卤化银对卤化物和各种吸附指示剂的吸附能力如下:二甲基二碘荧光黄 > Br- >曙红 > Cl- > 荧光黄。

若用法扬司法测定Br-,则可选曙红或荧光黄作指示剂;若测定Cl-,应选荧光黄作指示剂。

10、浓度为c mol L-1NaAc水溶液的质子平衡式是 [H+]+[HAc]= [OH-] 。

11、检验两组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 t 检验法,检验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 F 检验法。

12、误差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之差,偏差是指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

通常准确度是用误差来表示,精密度是用偏差来表示。

13、滴定度TFe/KMnO4 =0.001234g mL-1,其表示的含义是每毫升KMnO4标准溶液恰好能与0.001234gFe反应。

14、系统误差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分为: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和操作误差。

15、氧化还原滴定法中常用的指示剂类型有氧化还原指示剂,自身指示剂和专属指示剂三种。

16、络合滴定曲线滴定突跃的大小取决于条件稳定常数和被测金属离子的浓度。

17、按有效数字规则记录测量结果:(1)用10 mL量筒准确量出5 mL溶液,记录为 5.0 mL。

(2)用50 mL滴定管准确量出5 mL溶液,记录为 5.00 mL。

18、莫尔法与佛尔哈德法的指示剂分别为铬酸钾(K2CrO4)、铁铵钒(NH4Fe(SO4)2)。

19、高锰酸钾法通常在强酸性介质中进行,其所用的酸性介质通常为稀H 2SO4;使用的指示剂为自身指示剂。

20、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有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

二、单项选择题1、对某试样进行平行三次测定,得 CaO 平均含量为 30.60% ,而真实含量为30.30% ,则 30.60%-30.30% = 0.30% 为( B )。

A.相对误差B.绝对误差C.相对偏差D.绝对偏差2、配制碘标准溶液时要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钾,其作用时( A )。

A.增加碘在水中的溶解度B.增加碘的氧化性C.增加碘的还原性D.除碘中的氧化性杂质3、根据公式可以看出,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和( D )无关。

A.温度B.标准电极电势C.电子得失数D.浓度4、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C )。

A.化学计量点B.滴定分析C.滴定终点D.滴定误差5、电荷平衡等恒式是( B )。

A.PBEB.CBEC.MBED.EDTA6、一般情况下,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的络合比是( A )。

A.1:1B.2:1C.1:3D.1:27、某指示剂的K HIn=,则从理论上推算其pH变色范围是( C )。

A.4~5B.5~6C.4~6D.5~78、在纯水中加入一些酸,则溶液中( C )。

A.[H + ][OH - ] 的乘积增大B.[H + ][OH - ] 的乘积减小C.[H + ][OH - ] 的乘积不变D.水的质子自递常数增加9、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 D )。

A.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相符;B.指示剂应在pH=7.00时变色;C.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落在pH突跃范围之内;D.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落在pH突跃范围之内。

10、下列各项定义中错误的是( C )。

A.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B.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百分数;C.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实值;D.偏差是指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

11、将酚酞指示剂加到一无色水溶液中,溶液呈无色,则该溶液的酸碱性为( D )。

A.中性B.碱性C.酸性D.不一定12、下面有关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B )。

A.精密度高则准确度高;B.准确度高则要求精密度一定要高;C.准确度与精密度没关系;D.准确度高不要求精密度要高。

13、用EDTA直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M,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D )。

A.游离指示剂的颜色;B.EDTA-M络合物的颜色;C.指示剂-M络合物的颜色;D.上述A+B的混合色。

14、在下列溶液中缓冲容量最大的是( C )。

A. 0.1 mol⋅L-1HAcB. 0.1 mol⋅L-1HAc--0.1 mol⋅L-1NaAcC. 1.0 mol⋅L-1HAc--1.0 mol⋅L-1NaAcD. 0.1 mol⋅L-1HCl15、Fe3+ / Fe2+电对的电极电势升高和( C )无关。

A.溶液离子强度的改变使Fe3+活度系数增加;B.温度升高;C.催化剂的种类和浓度;D.Fe2+的浓度降低。

16、在进行样品称量时,由于汽车经过天平室附近引起天平震动属于( B )。

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过失误差D.操作误差17、标定高锰酸钾溶液宜选择的基准物是( D )。

A. Na2S2O3B. Na2SO3C. FeSO4⋅7H2O D. Na2C2O418、以下关于随机误差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大小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B.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C.正误差出现的概率大于负误差;D.负误差出现的概率大于正误差。

19、铝盐药物的测定常应用络合滴定法,常用方法是加入过量的EDTA,加热煮沸片刻后,再用锌标准溶液滴定,该法的滴定方式是( C )。

A.直接滴定法B.置换滴定法C.返滴定法D.间接滴定法20、误差的正确定义是( B )。

A.测量值与其算术平均值之差;B.测量值与其真值之差;C.含有误差之值与真值之差;D.算术平均值与其真值之差。

21、下列方法可以减小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的是( D )。

A.对照实验B.空白实验C.仪器校正D.增加平行实验的次数22、按质子理论,Na2HPO4是( D )。

A.中性物质B.酸性物质C.碱性物质D.两性物质23、下列关于EDTA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 EDTA在水溶液中有六种型体存在;B. EDTA与金属离子均按1:1配位形成螯合物;C. EDTA与Fe3+形成无色螯合物;D. EDTA分子中含有6个配位原子。

24、莫尔法不能用于碘化物中碘的测定,主要因为( B )。

A. AgI的溶解度太小B. AgI的吸附能力太强C. AgI的沉淀速率太慢D. 没有合适的指示剂2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结论是( D )。

A.酸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B.水解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C.辅助络合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D.各种副反应均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26、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1时,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至少相差( D )。

A. 0.09VB. 0.18VC. 0.27VD. 0.35V27、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其螯合比一般为( A )。

A.1:1B.1:5C.1:6D.1:4三、简答题1、影响络合滴定曲线突跃范围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影响络合滴定曲线突跃范围的主要因素是条件稳定常数和被滴定金属离子的浓度。

2、绘制滴定曲线时,一般以滴定分数为横坐标,下列各滴定采用的纵坐标变量分别是什么?(1)以CeSO4滴定Fe2+ (2)以EDTA滴定Zn2+(3)以HCl滴定碳酸盐混合碱液答:(1)E(2)pM(3)pH3、用K2Cr2O7测定铁时,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要用混合酸H2SO4-H3PO4做滴定介质,其作用是什么?答:(1)加入H2SO4用以调节溶液为强酸性;(2)降低E(Fe3+/Fe2+)电对的电势,增大突跃范围;(3)消除Fe3+的颜色,便于观察终点。

4、偶然误差的分布规律是什么?如何减少偶然误差?答:符合正态分布规律(或大误差出现的几率小,小误差出现的几率大,大小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

)5、滴定分析法包括哪几种方法?滴定方式包括哪几种方式?答:(1)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

(2)直接滴定、间接滴定、返滴定、置换滴定。

6、在各种滴定法中,滴定曲线的绘制往往以滴定分数(或加入滴定剂的体积)为横坐标,那么纵坐标分别是什么?(1)酸碱滴定;(2)络合滴定;(3)氧化还原滴定。

答:(1)pH值;(2)pM值;(3)电极电位(E)。

7、已知有酚酞、淀粉、荧光黄、二苯胺磺酸钠、铬黑T指示剂,为下列滴定选择合适的指示剂。

(1)以Ce4+滴定Fe2+ (2)以KMnO4滴定H2C2O4(3)以I2滴定维生素答:(1)二苯胺磺酸钠;(2)KMnO4自身指示剂;(3)淀粉。

8、以滴定方式划分,滴定分析法包括哪几种方法?答:直接滴定法、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

9、什么是滴定分析法?答:用已知其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中,当反应完全时根据所用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可以得出被测组分的百分含量,这一过程称为滴定分析法。

10、用HCl溶液滴定混合碱(可能含有NaOH、Na2CO3或NaHCO3),以酚酞为指示剂时消耗HCl溶液体积为V1;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溶液滴定,有消耗HCl溶液体积为V2,判断下述情况时溶液的组成:(1)V2 > V1 > 0 (2) V1 > V2 > 0 (3)V1= 0,V2 > 0 (4)V1= V2答:(1)Na2CO3+ NaHCO3(2)NaOH + Na 2CO 3 (3)NaHCO 3 (4)Na 2CO 311、什么是化学计量点?什么是滴定终点?答:化学计量点:标准溶液与被测物质定量反应达到完全时,滴定反应达到了化学计量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