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期末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5分,每小题1分)1、在以EDTA 为滴定剂的络合滴定中,都能降低主反应能力的一组副反应系数为A 、αY(H), αY(N),αM(L);B 、αY(H), αY(N),αMY ;C 、αY(N), αM(L),αMY ;D 、αY(H),αM(L),αMY 。
2、在EDTA 络合滴定中,使滴定突跃增大的一组因素是( )。
A 、CM 大,αY(H)小,αM(L)大,KMY 小;B 、CM 大,αM(L)小,KMY 大,αY(H) 小;C 、CM 大,αY(H)大, KMY 小,αM(L)小;D 、αY(H)小,αM(L)大,KMY 大,CM 小;3、以EDTA 为滴定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酸度较高的溶液中,可形成MHY 络合物。
B 、在碱性较高的溶液中,可形成MOHY 络合物。
C 、不论形成MHY 或MOHY ,滴定反应进行的程度都将增大。
D 、不论溶液pH 值的大小,只形成MY 一种形式络合物。
4、在络合滴定中,有时出现指示剂的“封闭”现象,其原因为( )。
(M :待测离子;N :干扰离子;In :指示剂)A 、''NY MY K K >;B 、''NY MY K K <;C 、''MY MIn K K >;D 、''MY NIn K K >。
5、在用EDTA 测定Ca 2+、Mg 2+的含量时,消除少量Fe 3+、Al 3+干扰的下述方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
A 、于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直接加入三乙醇胺;B 、于酸性溶液中加入KCN ,然后调至pH=10;C 、于酸性溶液中加入三乙醇胺,然后调至pH=10的氨性溶液;D 、加入三乙醇胺时,不需要考虑溶液的酸碱性。
6、在1 mol·L -1HCl 介质中,滴定Fe 2+ 最好的氧化-还原方法是( )。
A 、高锰酸钾法;B 、重铬酸钾法;C 、碘量法;D 、铈量法 7、用0.02 mol·L -1KMnO 4溶液滴定0.1 mol·L -1 Fe 2+ 溶液和用0.002 mol·L -1 KMnO 4溶液滴定0.01mol L -1Fe 2+溶液两种情况下滴定突跃的大小将( )。
A、相等;B、浓度大突跃大;C、浓度小的滴定突跃大;D、无法判断。
8、用K2Cr2O7法测定Fe时,若SnCl2量加入不足,则导致测定结果()。
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无法判断。
9、碘量法测铜时,加入KI的目的是()。
A、氧化剂络合剂掩蔽剂;B、沉淀剂指示剂催化剂;C、还原剂沉淀剂络合剂;D、缓冲剂络合剂预处理剂。
10、对于AgCl沉淀,在酸性溶液中进行沉淀时,使沉淀溶解度减小的因素是()。
A、同离子效应;B、盐效应;C、酸效应;D、络合效应。
11、在重量分析中,洗涤无定形沉淀的洗涤液应该是()。
A、冷水;B、含沉淀剂的稀溶液;C、热的电解质溶液;D、热水。
12、在沉淀形成过程中,与待测离子半径相近的杂质离子常与待测离子一道与构晶离子形成A、吸留;B、混晶;C、包藏;D、继沉淀。
13、将磷矿石中的磷以MgNH4PO4形式沉淀、再灼烧为Mg2P2O7形式称量,计算P2O5含量时的换算因数算式是()。
A、M(P2O5) / M(MgNH4PO4);B、M(P2O5) / 2M(MgNH4PO4);C、M(P2O5) / 2M(Mg2P2O7);D、M(P2O5) / M(Mg2P2O7)。
14、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常出现工作曲线不过原点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会引起这一现象的是A、测量和参比溶液所使用吸收池不对称;B、参比溶液选择不当;C、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太低;D、测量和参比溶液所用吸收池的材料不同。
15、适于对混浊样品进行吸光光度测定的方法是()。
A、高浓度示差光度法;B、低浓度示差光度法;C、精密示差光度法;D、双波长吸光光度法。
二、填空题(15分,每空0.5分)1、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途径有a 和沉淀掩蔽法,b 掩蔽法,选择其它的c 或多胺类螯合剂作滴定剂,使ΔlgKc≥ 5。
2、络合滴定方式有滴定法、滴定法、滴定法和滴定法。
3、在EDTA 络合滴定中,当CM 和KMY 都较大时,为了使滴定突跃增大,一般讲pH 值应较大,但也不能太大,还要同时考虑到待测金属离子的 和 的络合作用。
4、以KMnO 4溶液滴定Fe 2+的理论滴定曲线与实验曲线有较大的差别,这是因为 ;计量点电位Esp 不在滴定突跃中点,是由于 。
5、间接碘量法的主要误差来源为 与 。
6、沉淀滴定法中摩尔法的指示剂是 ;铵盐存在时摩尔法滴定酸度pH 范围是 。
7、沉淀滴定法中佛尔哈德法的指示剂是 ;滴定剂是 。
8、在重量分析方法中,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为 , 。
9、偏离朗伯-比尔定理的三个原因为 , , 。
10、吸光光度法选择测量波长的依据是 ,选择测量的吸光度是在 范围。
11、用有机相作为 相,用水相作为 相的萃取色谱分离法称为 色谱分离法。
12、动物胶凝聚法是将试样的盐酸溶液在水浴上蒸发至 ,即一般所说的 状态,冷却至60-80℃,加入HCl 和动物胶,充分搅拌,并在60-70℃保温10min ,使硅酸 。
三、计算题(40分)1、用0.020 mol ·L -1 EDTA 滴定0.10 mol ·L -1 Mg 2+和0.020 mol ·L -1 Zn 2+混合溶液中的Zn 2+ ,问能否准确滴定Zn 2+ ?若溶液中的共存离子不是Mg 2+、而是0.10 mol ·L -1 Ca 2+ ,能否准确滴定Zn 2+ ?若在pH 5.5以二甲酚橙(XO )为指示剂、用EDTA 滴定Zn 2+时,Ca 2+ 有干扰而Mg 2+ 无干扰,通过计算说明原因何在?已知二甲酚橙与Ca 2+和Mg2+ 均不显色,lgKZnY = 16.5,lgKMgY = 8.7,lgKCaY = 10.7,pH = 5.5时7.5lgK 'ZnXO =、7.5=ep pZn 。
2、计算在1 mol·L -1 H 2SO 4介质中,Ce 4+与Fe 2+滴定反应的平衡常数及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的电势和滴定突跃范围。
已知V E Ce Ce 44.1'/34=Θ++,V E Fe Fe 68.0'/23=Θ++。
3、3、计算CdS 沉淀在[NH 3] = 0.10 mol·L -1 溶液中的溶解度。
(CdS :Ksp = 8×10-27;NH 3·H 2O :Kb = 1.8×10-5;Cd 2+-NH 3络合物的lg β 1 - lg β6:2.65,4.75,6.19,7.12,6.80,5.14;H 2S 的Ka 1=1.3×10-7,Ka 2 = 7.1×10-15)4、浓度为25.5μg / 50 ml 的Cu 2+溶液,用双环己酮草酰二腙光度法进行测定,于波长600 nm 处用2 cm 比色皿进行测量,测得T=50.5%,求摩尔吸光系数ε和灵敏度指数S 。
(已知Cu 的摩尔质量为63.546)一、单项选择题(15分,每小题1分)1、A ;2、B ;3、D ;4、D ;5、C ;6、B ;7、A ;8、B ;9、C ; 10、A ;11、C ; 12、B ; 13、D ; 14、C ; 15、D 。
二、填空题(15分,每空0.5分)1、a 络合 ,b 氧化-还原 ,c 氨羧络合剂2、 直接 、 返 、 置换、 间接3、 水解 和 辅助络合剂4、 在化学计量点后,电势主要由不可逆电对MnO 4- / Mn 2+ 所控制 ;滴定体系两电对的电子数n 1与n 2不相等5、 溶液的酸度 与 I 2的挥发和I -的被氧化6、 铬酸钾 ; pH 6.5-10.57、 铁铵钒 ; NH 4SCN (或KSCN 、NaSCN )8、 共沉淀现象 , 继沉淀现象9、 非单色光 , 介质不均匀 , 溶液本身的化学反应10、 最大吸收原则(或吸收最大、干扰最小) , 0.2-0.811、 固定相 , 流动相 , 反相分配(或反相萃取)12、 砂糖状 , 湿盐 , 凝聚三、计算题(40分)1、解:(1)61.7)21.010lg()202.010lg()lg()lg(7.85.16>=⨯-⨯=⋅-⋅SP Mg MgY SP Zn ZnY C K C K 故能准确滴定Zn 2+,这时0.1%±<Et ,Mg 2+不干扰。
(2)51.5)21.010lg()202.010lg()lg()lg(7.105.6>=⨯-⨯=⋅-⋅SP Ca CaY SP Zn ZnY C K C K 故能准确滴定,这时0.3%±<Et ,Ca 2+不干扰。
(3)在pH 5.5时,7.57.5lg '==ep ZnXO pZn K 对于Zn 2+、Mg 2+体系:1.93.17.85.16)lg(lg lg '=+-=⋅-=SP Mg MgY ZnY ZnY C K K K55.5)(1010202.0][155.51.9'2=⋅===--+sp ZnY SP Znsp pZn L mol K CZn15.055.57.5=-=-=∆pZnsp pZnep pZn 此时,%02.0%1001010101021.915.015.0=⨯⨯-=--Et ,说明Mg 2+无干扰。
对于Zn 2+、Ca 2+体系:1.73.17.105.16)lg(lg lg '=+-=⋅-=SP Ca CaY ZnY ZnY C K K K55.4)(1010202.0][155.41.72=⋅==--+sp sp pZn L mol Zn 15.155.47.5=-=-=∆pZnsp pZnep pZn 此时,%4%1001010101021.915.115.1=⨯⨯-=--Et ,说明Ca 2+ 有干扰。
2、解: 12/F /106.788.12059.068.044.1059.0)(lg 2334⨯==-=-=ΘΘ++++K V V V V n E E K Fe e Ce Ce ‘‘V V V n n E n E n Esp XT Fe e Ce Ce 06.11168.044.12334/F 2/1=++=+⋅+⋅=ΘΘ++++‘‘ 突跃范围:V n E V n E Ce Ce Fe Fe ⎪⎪⎭⎫ ⎝⎛⋅+⎪⎪⎭⎫ ⎝⎛⋅+-ΘΘ++++31'/32'/10lg 059.0~10lg 059.03423 (0.68+0.059×3)V~(1.44-0.059×3)V即:0.86V~1.26V3、解:设CdS 的溶解度为S ,条件溶度积常数为'sp K ,则0.10 mol·L -1NH 3溶液中[H +]为:)(104.710.0108.1101][][112514-----+⋅⨯=⨯⨯⨯=⋅==L mol C K KwOH Kw H b 故315721215122122)(1005.1101.7103.1)104.7(101.7104.71][1][1⨯=⨯⨯⨯⨯+⨯⨯+=⋅+++==-----++a a a H S S K K H K H αα又55.3614.5580.6412.7319.6275.465.263653543433323231)(10)10.0(10)10.0(10)10.0(10)10.0(10)10.0(1010.0101][][][][][][13≈⨯+⨯+⨯+⨯+⨯+⨯+=++++++==NH NH NH NH NH NH NH Cd Cd ββββββαα 1020''22055.3327'107.1103103101005.110822----⨯=⨯==∴==⋅=⋅⨯=⨯⨯⨯⨯=⋅⋅=+-sp sp Cd S S Cd sp K S K S S S C C Ksp K αα故4、解:1636100.8105010546.635.2550/5.252----⋅⨯=⨯⨯==+L mol ml g C Cu μ cm mol L c b T c b A ⋅⋅⨯=⨯⨯=⨯⨯=⋅=⋅=---1466109.1100.822967.0100.82%5.501lg 1lg ε 28646103.310109.1546.6310----⋅⨯=⨯⨯=⨯=cm g M S μ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