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降水要素分析

(完整版)降水要素分析


2.降水的时间变化规律
降水的季节变化 降水的年际变化
降水量的柱状分布图 问:降水的季节变化如何表示?
问:两地的降水量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降水量(毫米) 新加坡
250
全年多雨
降水量(毫米) 伦敦
250
全年湿润
200
200
150
150
100
100
50
50
0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10 11 12
②两极地区:降水少 原因:两极地区终年低温,气流下沉(极地高压控制),
不易形成降水;
①赤道附近:降水多 原因:这里终年高温,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赤道低压控制)冷却,
易成云致雨,即多对流雨; 1)从赤道到两极,年降水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3)在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三、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2.降水的时间变化规律
①全年多雨区——赤道附近地带; ②全年少雨区——干旱的沙漠地区、两极地区 ③夏季多雨区——南、北纬10。~60。附近的大陆东岸 ④冬季多雨区——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西岸 ⑤常年湿润区——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三、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四、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
1、大气环流 气压带:低压带控制,多上升气流,多雨;
专题复习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你知道降水有哪些形式吗?
降雨
降雪 冰雹
一、降水形成的条件:
1.降水的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滴和冰晶, 以雨、雪、霰、冰雹等形态降落到地面,总称降水。
2.降水量:单位时间内的降水深度。(单位:mm) (1)测量工具:雨量器(单位:毫米) (2)把一天、一月 或一年的降水量相加,就分 别是该地的日降水量、月降水量或年降水量。
3.降水形成的条件: 1.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 2.空气上升运动(气温持续降低) 3.有凝结核
二、降水的主要降水类型:
降水 类型
空气上升原因
降水特征
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
台风雨
主要分布 地区
1、对流雨
成因:空气对流运动强烈,湿热空气强烈受热上升冷却,形成降雨 分布:赤道地区全年都以对流雨为主,中纬度夏季的午后也常会出现。 特点:对流雨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伴有暴风、雷电,
0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10 11 12
各月降水量都比较均匀
降水量(毫米) 开罗
250 200
该地降水量的特点
150
是 全年少。雨
100
降水量(毫米) 罗马
250 该地降水量的特点
是 200
150
冬季多雨 。
100
50
0
12345678
910 11 12 月份
50
0
12345678
910 11 12 月份
中 国 锋 面 雨 带 的 推 移
二、降水的主要降水类型:
降水 类型
空气上升原因
对流雨
湿热空气强烈受热 上升
降水特征
主要分布 地区
强度大,历时短, 赤道附近地区、
范围小,常有风暴、 中纬度大陆夏
雷电
季的午后
地形雨
暖湿空气前进时受 地形阻挡抬升
降水强度较大,历 时较长
山地迎风坡
锋面雨
冷暖空气相遇,暖 湿空气被抬升
二、降水的主要降水类型:
降水 空气上升原因 类型
对流雨
湿热空气强烈受热 上升
降水特征
主要分布 地区
强度大,历时短, 赤道附近地区、
范围小,常有风暴、 中纬度大陆夏
雷电
季的午后
地形雨
锋面雨
台风雨
2、地形雨
成因:湿润的气团遇到高大山地的阻挡,在爬升过程中冷却凝结形成降雨; 分布:在山地盛行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例如:喜马拉雅山南坡、台湾东部、澳大 利亚大分水岭东部。 背风坡则形成了“雨影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
二、降水的主要降水类型:
降水 类型
空气上升原因
对流雨
湿热空气强烈受热 上升
降水特征
主要分布 地区
强度大,历时短, 赤道附近地区、
范围小,常有风暴、 中纬度大陆夏
雷电
季的午后
地形雨
暖湿空气前进时受 地形阻挡抬升
降水强度较大,历 时较长
山地迎风坡
锋面雨
台风雨
3、锋面雨
成因: 冷暖气团相遇,暖气团被抬升,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 特点:锋面雨持续的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小; 分布:常出现在温带地区。例如:我国夏季的降水。
强度大,历时短, 赤道附近地区、
范围小,常有风暴、 中纬度大陆夏
雷电
季的午后
地形雨
暖湿空气前进时受 地形阻挡抬升
降水强度较大,历 时较长
山地迎风坡
锋面雨
冷暖空气相遇,暖 湿空气被抬升
持续时间长,范围 广,强度小
中纬度地区
台风雨
暖湿空气围绕台风 中心旋转上升
强度大,多暴雨, 伴有狂风、雷电
低纬度 大陆东部
三、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1.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①赤道附近:降水多 原因:这里终年高温,空气上升(赤道低压控制)冷却,易 成云致雨,即多对流雨; ②两极地区:降水少 原因:两极地区终年低温,气流下沉(极地高压控制),不 易形成降水; ③副热带:大陆西侧降水少,大陆东侧降水多。 原因: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侧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下 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大陆东侧夏季风来自海 洋,降水多; ④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知识回顾
全多 年雨 少区 雨
全 年 少 雨 区



















N
S
90° 60° 30° 0°


























30° 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
60° 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
90° 极 地 高 气 压 带
三、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三、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③回归线附近(副热带):大陆西侧降水少,大陆东侧降水多。 原因: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侧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下,海洋水汽难以
到达,降水少,大陆东侧夏季风来自海洋,降水多;
④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1)从赤道到两极,年降水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3)在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持续时间长,范围 广,强度小
中纬度地区
台风雨
4、台风雨
成因:来自热带海洋上的热带气旋,使暖湿空气围绕台风中心旋转 上升带来的降雨; 特点:通常是狂风、暴雨、雷电; 分布:常出现在副热带海域西部的夏秋季节。
二、大气降水的类型:
降水 空气上升原因 类型
对流雨
湿热空气强烈受热 上升
降水特征
主要分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