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通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交通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交通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方法摘要:近几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2004年中国汽车产销首次双双突破500万辆,产销分别为507.05万辆和507.11万辆,比上年分别增长14.11%和15.50%。

其中,轿车产量为231.63万辆,增长11.99%。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2400万辆,年消耗油品7000多万吨。

汽车在促进经济繁荣、给人民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能源和环保问题。

其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随着机动车总量的飞速增长而日益严重的汽车尾气污染。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机动车已成为排放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的第一大污染源。

业内人士估计,10年—15年之后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可能超过1亿辆。

因此,治理汽车污染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关键词:交通污染,危害,防治方法1 交通污染的危害1.1汽车尾气1.1.1组成废气中含有150~200种不同的化合物,其中对人危害最大的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的化合物及颗粒物。

1.1.2对人的危害汽车废气的排放主要在0.3m至2m之间,正好是人体的呼吸范围,对人体的健康损害非常严重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最高,它可经呼吸道进入肺泡,被血液吸收,与血红蛋白相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降低血液的载氧能力,削弱血液对人体组织的供氧量,导致组织缺氧,从而引起头痛等症状,重者窒息死亡。

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含量较少,但毒性很大,其毒性是含硫氧化物的3倍。

氮氧化合物进入肺泡后,能形成亚硝酸和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剧烈的刺激作用,增加肺毛细管的通透性,最后造成肺气肿。

亚硝酸盐则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组织缺氧。

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有200多种,其中C2H4在大气中的浓度达十万分之一时,能使一些植物发育异常。

汽车尾气中还发现有32种多环芳烃,包括3,4-苯并芘等致癌物质。

当苯并芘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0.012ug/m3时,居民中得肺癌的人数会明显增加。

离公路越近,公路上汽车流量越大,肺癌死亡率越高。

汽车尾气中的铅化合物可随呼吸进入血液,并迅速地蓄积到人体的骨骼和牙齿中,它们干扰血红素的合成、侵袭红细胞,引起贫血;损害神经系统,严重时损害脑细胞,引起脑损伤。

当儿童血中铅浓度达0.6~0.8ppm时,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和智力发育,甚至出现痴呆症状。

铅还能透过母体进入胎盘,危及胎儿。

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会增加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损害肺功能。

二氧化硫在大气中含量过高时,会随降水形成“酸雨”。

据西班牙《数码报》报道,南方大学保罗·博尔姆教授的研究小组让志愿者进入一个充满汽车废气的房间里。

研究人员用一台脑电波仪监控志愿者的脑电波,直至他们走出房间后1h。

志愿者在废气屋中停留30min后,研究人员根据在其大脑皮层监测到的脑电波活动,判断脑区是否呈现紧张状态。

结果表明,大脑压力不断增加,甚至在受试者离开废气房间后仍在继续。

博尔姆认为,此项发现应归因于纳米微粒或烟垢微粒的影响。

它们是燃料废弃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大脑活动产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这些留在大脑中的微粒能够导致氧化压力,而氧化压力可能与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氏症等神经疾病有关[1]。

1.1.3对动植物的危害尾气中的二次污染物臭氧、过氧乙酯基硝酸脂,可使植物叶片出现坏死病斑和枯斑,乙烯可影响植物的开花结果。

尾气对动物的危害和人相似,但实际上影响很小。

因为饲养的家禽牲畜一般是远离城市的,也不会在车流量多的道路附近,而对于野生动物来说,主要还是尾气污染了环境后,通过被污染的环境间接危害了它们。

1.1.4对环境的危害汽车尾气中含有多种温室气体,大量派放后会造成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虽然只会使地球平均气温升高一点点,对于人来说可能没什么,但对于某些动植物来说是毁灭性的,它会使一些对于气温很敏感的生物灭绝,导致生态失衡。

有研究表明:如果平均气温上升1摄氏度,那么濒临灭绝的物种就会增加10%[2]。

另一方面,全球气温变暖会使南北极的冰山消融,北极熊和海象会渐渐灭绝,而且海平面将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有些小岛也会消失。

水域面积增大,水分蒸发也更多了,雨季延长,水灾正变得越来越频繁。

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水库大坝寿命缩短。

汽车尾气最主要的危害是形成光化学烟雾。

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臭氧,它和大气中的其它成份结合就形成光化学烟雾。

其对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刺激眼睛,引起红眼病;刺激鼻、咽喉、气管和肺部,引起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光化学烟雾能使树木枯死,农作物大量减产;能降低大气的能见度,妨碍交通。

1.2噪音污染1.2.1噪音噪音是一种环境污染,它被认为是仅次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公害。

噪音象毒雾一样,弥漫在人们周围,尤其在城市和工业区里,它是一种致人死命的慢性毒素。

早在公元前七世纪,人就懂得了噪音使人感到不舒服,逐渐地人们还知道了强烈的噪音会损害人的身体,甚至引起死亡。

1.2.2噪音的种类引起噪音的因素主要有工业生产、交通工具、工程施工、商业活动和日常生活等。

一般工业生产产生的噪音是多种噪音中占据比例最大的,由下面饼状图可以看出。

施工工地上的众多设备发出的噪音是很让人不舒服的,不但声音大、频率高,而且持续的时间长。

所占比例仅次于工业生产。

人们感受最深的就是交通工具的噪音了。

汽车的喇叭声、加速声、刹车声;火车的汽笛声、与轨道摩擦的声音;飞机的起飞降落声……商业活动产生的噪音也不容小觑,我们平时也屡见不鲜,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比如某些商场的促销,在门口放着节奏感强、声音大的音乐,还有人吆喝;还有一些绕着城市转的宣传车,或商场促销,或宣传某某,或拉选票,或修理家电房顶……实在是太多了。

至于日常生活中的噪音是最平常的。

家里来客人了免不了热闹一下,锅碗瓢盆不小心摔了正常,家庭成员吵架了也很平常,还有就是装修发出的声音了。

特别是装修的声音,最让人难受了。

1.2.3噪音的危害⑴强的噪音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适,如耳鸣、耳痛、听力损伤。

据测定,超过115dB的噪音还会造成耳聋。

据临床医学统计,若在80dB以上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者可达50%。

医学专家研究认为,家庭噪音是造成儿童聋哑的病因之一。

⑵使工作效率降低。

研究发现,噪音超过85dB,会使人感到心烦意乱,人们会感觉到吵闹,因而无法专心地工作,结果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⑶损害心血管。

噪音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噪音会加速心脏衰老,增加心肌梗塞发病率。

医学专家经人体和动物实验证明,长期接触噪音可使体内肾上腺分泌增加,从而使血压上升,在平均70dB的噪音中长期生活的人,可使其心肌梗塞发病率增加30%左右,特别是夜间噪音会使发病率更高。

调查发现,生活在高速公路旁的居民,心肌梗塞率增加了30%左右。

调查1101名纺织女工,高血压发病率为7.2%,其中接触强度达100dB噪音者,高血压发病率达15.2%。

⑷噪音还可以引起如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精神障碍、内分泌紊乱甚至事故率升高。

高噪音的工作环境,可使人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全身乏力、记忆力减退以及恐惧、易怒、自卑甚至精神错乱。

在日本,曾有过因为受不了火车噪音的刺激而精神错乱,最后自杀的例子。

⑸干扰休息和睡眠。

休息和睡眠是人们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维持健康的必要条件。

但噪音使人不得安宁,难以休息和入睡。

当人辗转不能入睡时,便会心态紧张,呼吸急促,脉搏跳动加剧,大脑兴奋不止,第二天就会感到疲倦,或四肢无力。

从而影响到工作和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得神经衰弱症,表现为失眠、耳鸣、疲劳。

⑹对女性生理机能的损害。

女性受噪音的威胁,还可以有月经不调、流产及早产等,如导致女性性机能紊乱,月经失调,流产率增加等。

专家们曾在哈尔滨、北京和长春等7个地区经过为期3年的系统调查,结果发现噪音不仅能使女工患噪音聋,且对女工的月经和生育均有不良影响。

另外可导致孕妇流产、早产,甚至可致畸胎。

国外曾对某个地区的孕妇普遍发生流产和早产作了调查,结果发现她们居住在一个飞机场的周围,祸首正是那飞起降落的飞机所产生的巨大噪音。

⑺噪音对儿童身心健康危害更大。

因儿童发育尚未成熟,各组织器官十分娇嫩和脆弱,不论是体内的胎儿还是刚出世的孩子,噪音均可损伤听觉器官,使听力减退或丧失。

据统计,当今世界上有7000多万耳聋者,其中相当部分是由噪音所致。

专家研究已经证明,家庭室内噪音是造成儿童聋哑的主要原因,若在85dB以上噪声中生活,耳聋者可达5%。

⑻噪音对视力的损害。

人们只知道噪音影响听力,其实噪音还影响视力。

试验表明:当噪音强度达到90dB时,人的视觉细胞敏感性下降,识别弱光反应时间延长;噪音达到95dB 时,有40%的人瞳孔放大,视模糊;而噪音达到115dB时,多数人的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

所以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中的人很容易发生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

同时,噪音还会使色觉、视野发生异常。

调查发现噪音对红、蓝、白三色视野缩小80%。

所以驾驶员应避免立体场音响的噪音干扰,不然易造成行车事故。

⑼对人心理的影响。

噪音超过90dB,人的听力将受到损伤;噪音超过70dB,人就不能正常工作;噪音超过50dB,人就难以入睡。

⑽消化系统的影响。

噪音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还会引起胃肠系统的分泌和蠕动功能改变,引起代谢过程的变化,出现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无机盐类的代谢失调,造成胃液分泌减少、蠕动减慢,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等。

1.2.4城市噪音程度从下图可以看出,在一个城市中80%的地方人们不会因噪音而困扰,而另外20%的地方的噪音就比较严重了,特别是重度噪音地区。

在城市中,我们要健康地生活就必须要控制噪音,最严重地区也要控制在中度噪音以下。

1.3 一些特殊情况下的道路污染1.3.1运输车货物引起的道路污染运输建材的车辆因为超载、装车时货物绑扎不牢或驾驶时不认真使得所载货物掉落在路面上,造成车流不通畅,妨碍了交通的正常运行。

运输海湖水产的车辆由于装车的不合理,使得充满腥味的水流出污染了路面,不仅是人感到恶心,还会增加事故发生的几率。

1.3.2恶劣天气引起的道路污染在大雨天气中,开过泥泞小路的车驶上路面后会留下泥沙,污染了道路,使路面更滑,增大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2 防治方法2.1尾气——安装汽车尾气处理装置科学家已经研究出了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并推广了,它是通过化学反应将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的装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