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
【预习提纲】
1、借助《导学案》了解朱自清及写作背景。
2、阅读课文,标出段号,简要概括各自然段内容,划分段落层次。
3、找出本文的“文眼”,勾画出文中能表达作者心情的句子。
4、熟读4、
5、6段,试着圈点文中的精彩语句,体会作者所描绘的美景。
第一课时
学生能力发展目标
在预习的基础上,阅读全文,简要概括各段主要内容并划分层次,能清晰梳理作者的情感线索。
一、导入:通过花卉引导同学回顾思考有关荷花的诗文,以及人赋予它的特定文化内涵(出示幻灯片),导入新课。
二、预习检测
1、介绍朱自清及本文写作背景。
2、检测各段内容的概括及分层。
明确:第1段:独有荷塘的时间、地点、及缘由。
第2段:去荷塘的路上
第3段:月下独处的感受
第4段:月色下的荷塘
第5段:荷塘上的月色
第6段:荷塘的四周
第7段:联想江南采莲的旧俗和采莲诗
第8段:在遐想中回家
根据以上文章各段的内容,我们可以把这篇文章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1~3):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及来到荷塘的感受。
(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
(主体)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
(偏重抒情)
三、明确学习能力发展目标
结合单元提示
四、学生活动设计
1、题有题眼,文有文言。
所谓文言,就是文中最能揭示主题思想,透露作者
感情的传神语句。
你认为本文的“文眼”是什么?请给予说明。
学生独立回答。
2、结合背景,思考作者“这几天心里”为什么“颇不宁静”?
明确:(1)对现实不满的愤激;(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3)表现了一种我行我素的闲适心情;(4)表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活动一】
在概括各段段意并全文分层的基础上,梳理为排遣不宁静,作者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并结合文中表达作者心情的句子探究作者的情感线索。
第二课时
学生能力发展目标
一、导入
二、预习检测
三、明确学习能力发展目标
四、学生活动设计
1、解题:通过对全文的把握,大家觉得题目“荷塘月色”是偏正短语还是并列
短语?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并说明理由。
2、由课题可以知道,本文属于写景散文,所写之景即“荷塘”和“月色”,课文那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明确:4、5、6段。
【活动一】鉴赏第4段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了月下荷塘美景,请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结合思维
【活动一】鉴赏第5段
诵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1.学生朗读。
2.提问: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3.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