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诉讼的判决、裁定与决定.

行政诉讼的判决、裁定与决定.


某化工场污染了邻村的鱼塘,该村向县工商局 反应,要求工商局责令化工厂停止污染,县 工商局认为这不是自己的职责,遂不做出任 何处理,该村以县工商局为被告提起诉讼, 要求县工商局履行职责,请问,此案应当做 出何种判决形式? 驳回原告诉讼请求,起诉被告不作为理由不 能成立
某企业存在逃税情形,县国税局查封其价值相当于 应纳税款的生产设备,该企业不服提起诉讼,县法 院经审理查明,县国税局对该企业采取的查封措施 合法,但是,尽管该企业除生产设备以外没有其他 实物,但在银行帐户上有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直接查封该企业的生产设备不适当,据此法院应当 做出何种判决形式? 驳回诉讼请求。行为合法但是不合理的。
行政诉讼的判决、 裁定与决定
重点问题:
1.一审行政判决的种类及其适用条件。 2.行政诉讼裁定的概念及其与行政诉讼判 决的区别。 3.行政诉讼裁定的适用事项。 4.行政诉讼决定的概念及其特点。 5.行政诉讼决定的适用事项。
第一节 行政诉讼判决
行政诉讼判决,是指人民法院代表国家,在审理行 政案件终结时,根据事实和法律,对被诉具体行政 行为是否合法,作出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判定,以 及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作出的权威性处理。 它适用于法院对当事人权利义务实体问题的处理。
(一)维持判决及其适用条件
维持判决,是指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在查清全部案件事实的 基础上,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正确,并对业已形成的 行政法律关系予以认可和维持的判决。 人民法院适用维持判决的条件是: (1)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即指具体行政行为认定的事实 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2)适用法律、法规正确,是指具体行政行为对认定的事实 定性准确,对法律、法规的引用正确; (3)符合法定程序,即指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符合法律、法 规规定的程序。三个条件应同时具备。
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具有下列情形 之一的,可以适用确认判决:
人民法院认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不适宜判决维持或 者驳回诉讼请求的; 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但判决责令其履行法定职责已无实际 意义的; 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撤销内容的; 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依法不成立或者无效的; 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属于事实行为的; 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但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将会给国家 利益或者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
二审判决
二审判决是人民法院在第二审程序中就上诉 案件作出的判决,由于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 因而二审判决是生效判决,亦称终审判决, 当事人对其不能提出上诉。 第二审人民法院运用第二审程序对上诉案件 进行审理后,可以作出两种类型的判决,即 维持原判和依法改判。
维持原判
指二审人民法院通过对上诉案件的审理,确认一审 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从而作 出驳回上诉人上诉,维持一审判决的判决。 维持原判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即一审判对具体行政行 为的合法性裁判有可靠的事实基础和确凿的证据支 持。 二是适用法律、法规正确,即一审法院适用法律、 法规恰如其分。
二审法院肯定了一审法院认定的案件事实和采纳的定案证据。被上诉人 贾某确属以货抵债,情节一般。但无准运证明,擅自托运卷烟的事实清 楚。上诉人依据《烟草专卖条例施行细则》第49条的规定,以情节较重 对被上诉人给予二级调拨价收购全部货物,适用法律错误;而且按此条 应对贾某处以相当于调拨价10%以下罚款,而上诉人却处以18%的罚款, 应属超越职权的行为。对此,一审法院以显失公正判决变更亦属适用法 律不当。 此时二审法院应当如何判决? 判决撤销一审判决,撤销上诉人的处罚决定,限其于接到本判决书之日 起30日内对此案重新作出处理。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在河道边建造 起价值5000万的商品房。市防洪指挥部领导小组认 为该片住宅违反了《防洪法》的相关规定,作出了 予以拆除的处罚决定并于第二天强行爆破拆除,但 没有下达任何书面决定。房地产开发公司认为该处 罚决定主体和程序均不合法,遂向法院提起行政诉 讼。法院经审理发现具体行政行为确实违法。 问题:法院应该作出何种判决? 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但如撤销将会给国家利益 或者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应该作确认违法判 决,并责令被诉机关采取补救措施。
变更判决是指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在查明案 件事实的基础上,运用国家审判权直接变更 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而作出的判决。
第一,变更判决只能适用于行政处罚行为,而不能 适用于行政处罚以外的行为。 第二,变更判决只能适用于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行 为,而不能适用于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法规 错误,超越职权,违反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 第三,人民法院判决变更,不宜加重对相对人的处 罚,但受害人认为被告的处罚行为畸轻而起诉的除 外。 第四,对于行政机关应给予处罚而没有给予处罚的 人不能适用变更判决,直接给予行政处罚。
(五)重作判决及其适用条件
重作判决是指人民法院在判决撤销被诉具体 行政行为后,责令被告根据判决的旨意和精 神重新对该事项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序,显失 公正,但同时又必须对该事项作出相应行政 行为的情况。
(六)变更判决及其适用条件
一、一审行政判决及其适用
一审行政判决,又称为初审行政判决,是指受理第 一审行政案件的人民法院对审理终结的第一审行政 案件所作的判决。一审行政判决并非终审判决,当 事人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内上诉,但不受当事人或 人民法院的随意改变。超过法定期限当事人仍没有 提起上诉的,一审行政判决即成为生效判决,当事 人必须受其约束。
2001年3月13日,本案被告福鼎市人民政府批准下发《福鼎市工业领导小 组办公室关于2001年玄武岩石板材加工企业扶优扶强的意见》。该文件中, 确定2001年在全市扶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31家石板材企业。文件规定, 第三人福建玄武石材有限公司要为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10家企业, 每家全年增加供应玄武岩荒料500立方米;要为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 21家企业,每家全年增加供应玄武岩荒料300立方米。该文件以通知的形式 下发到福鼎市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有关单位和龙安开发区管 委会。 本案原告福建省福鼎市点头隆胜石材厂认为被告下达鼎政办(2001)1 4号文件,规定对31家企业要用倾斜增加供应荒料的办法扶优扶强,就意味着 今年需要从玄武岩荒料总量中提留11300方去供应那些所谓的扶优扶强企业。 被告这种逐年提高扶优荒料提留量的做法,迫使原告逐年减产。强劲、优势的企 业只能通过公平竞争显露出来,不能通过行政手段扶持起来。被告的这种做法制 造了不平等,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社会经济秩序,使拉关系、走后门的腐败之风盛 行,是违法行政。因此,原告向福建省福鼎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被 告的鼎政办(2001)14号文件。 而就在本案审理期间,福鼎市人民政府已经停止执行鼎政办(2001)1 4号文件,再判决撤销该文件,已无实际意义。据此,福鼎市人民法院根据《关 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3条第3款关于“被告改 变原具体行政行为,原告不撤诉,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 应当作出确认其违法的判决”的规定,于2001年7月19日判决: 确认被告福建省福鼎市人民政府2001年3月13日作出的鼎政办(20 01)14号文件违法。
(四)撤销判决及其适用条件
撤销判决是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在查清全部 案件事实的基础上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 部分违法,进而作出的全部或部分撤销具体 行政行为的判决。 撤销判决可细分为全部撤销判决、部分撤销 判决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54条的规定,被诉具体行政 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撤销 或部分撤销: 1.主要证据不足 2.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3.违反法定程序 4.超越职权 5.滥用职权
杨某系A县房地产开发公司股东之一。2007年1月,杨某 经与恋人王某商定,杨某将其从A县房地产开发公司分得 的店面赠与王某,有关房屋办证手续由杨某负责。同年1 月22日,杨某以王某的名义向A县房地产管理局(以下简称 房管局)申请办证,房管局依法向王某颁发了产权证书。 不久,杨某与王某闹了矛盾,2007年2月杨某单方向房管 局申请注销了王某的店面产权,改将店面注册登记于自己 名下,房管局为杨某办理了相关登记手续。 2008年1月,杨某将该店面转卖给了不知情的胡某,并办 理了产权过户登记手续。2008年3月,王某得知此事后向 法院起诉,要求法院撤销房管局注销王某产权的行政行为, 恢复王某产权证的合法有效性,并确认杨某为自己所办的 产权证书无效。
甲受到乙的人身威胁,请求县公安局派员保 护,但县公安局不予理睬。甲提起行政诉讼, 在诉讼过程中,乙因为杀人被公安机关逮捕, 法院经审理查明,县公安局有依法保护甲人 身安全的职责,那么法院应当做出何种判决 形式? 确认违法。
甲、乙二人在街头打架,警察丙将两人拉开 并带到派出所关押两个小时。甲认为丙的关 押行为侵犯其人身权,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法院经审理查明,该警察的行为违法,据此, 法院应当做出何种判决形式? 确认违法。
个体户李某违法经营被县工商局罚款2000元, 李某不服提起诉讼,县工商局将处罚变更为 责令停止营业。李某对于该处罚没有起诉, 对罚款2000元也不撤诉,法院经审理认为, 罚款2000元合法,法院应当做出何种判决形 式? 驳回
(三)确认判决及其适用条件
确认判决是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在查明案件 事实的基础上,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 法、有效所作的判决。
(七)履行判决及其适用条件
履行判决是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在查明案件 事实的基础上,对拒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法定 职责的行政主体,责令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法定职责的判决。
适用履行判决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被告对相对人负有履行职责的法定义 务。 第二,相对人向负有法定职责的行政机关提 出了合法的申请。 第三,被告具有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 责的客观事实。
(二)驳回诉讼请求判决及其 适用条件
驳回诉讼请求判决是指人民法院经过审理, 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所作的对原告诉讼请求 予以否定的判决。
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判决主要适 用于下列情形:
第一,起诉被告不作为理由不能成立的。 第二,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存在合理性问题的。 第三,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因法律、政策变 化需要变更或者废止的。 第四,其他应当判决驳回诉讼请求的情形。这要由 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判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