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外国在印度市场上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外国在印度市场上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Abstract∃ Recently, India, as a world newly emerging market, has drawn a large amount of FDI from abroad. The sources of investment are diversified and the multi-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s have become the main forces of its investment. Locations and regional advantages are the focus of their choices. The investment is mostly put into industries of market- orien tation and least of the infrastructure. From this article, China can learn a lot from India. China should choose the proper indus tries for foreign investment and adopt the model of putting the investment on foreign- trade- orientation industries. China should also take great measures to strengthen mutual cooperation to draw more foreign investment on industries of processing and assem bling, to develop more contract projects, to encourage small and middle- typed enterprises to join with foreign investment and to take precautious measures to prevent investment risks.
4. 外国对印度直接投资具有市场导向型的特征。对 印度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对印度投资最多的国家。比较
表 1 1998 印度与主要投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比较
资料来源: %国际统计年鉴 2000& 表 2 流入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 亿美元) 及增幅( % )
数据来源: 1995~ 2000 数据来源于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February 2003,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第 458 页; 2001~ 2002 数据来源于%2002 年的世界& ∋ ∋ ∋ 英国%经济学家年度全球观察特辑&, 彭兴韵, 孙福国译。1993~ 1994 数据来源于%国际经济统计年鉴 2000&, 第 408 页。增幅为计算所得。
三、外国投资印度给中国的启示及对策
资料来源: % 世界经济文化年鉴 1998 / 1999 & , 第 123 页, 数据为实际直接投资额。
表 4 印度的进口来源构成( 2000 年) ( 单位: % )
资料来源: 朱之鑫主编 %国际统计年鉴 2002&, 中国 统计出版社。
1. 中国应借鉴外国的投资经验, 以产业区位比较优 势基准和产业内贸易量基准来确定对 外直接投资的产业 方向。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有两个基准: 一是产业 区位比较优势基准。这是指一国某产 业相对于某一特定 区位, 即相对于东道国而言的比较优势。而这些产业在投 资国即母国的产业体系中, 既可以表现为边际产业( 劣势 产业) , 也可以表现为优势产业, 还可以是母国的中等产 业或一般产业, 这一基准就是跨国投 资的产业区位优势 原则。二是产业内贸易量基准。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 产 业内贸易量是指某产业的对外直接投 资所能形成的与母 国相关生产环节的交易份额。我国对 外直接投资的目标 之一就是要充分发挥对外直接投资拉 动国内产业升级的 经济效应, 而这一目标的效应有赖于 对外直接投资带来 的产业内贸易量的大小, 这种交易份额越大, 对外直接投 资就越有利。第一个基准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 第二个 基准是对外直接投资效果的约束。因 此我国对外直接投 资的产业选择的理想状态, 就是要在 区位比较优势的前 提下, 优先选择那些产品供求链长、产业内贸易量大的产 业。
注重 FDI 流向高新技术尤其是软 件业。为促进外国 直接投资流向本国软件业, 印度对科 技园实行了一系列 优惠政策, 包括: 免除进出口软件的双重赋税; 免除全部 进口关税; 允许外商独资经营; 10 年内免征所得税; 全部 产品用于出口的软件商可免征所得税 ; 联网经营业务向 私营部门开放, 并允许外资不超过 49% 的股份, 打破国家 对电信业的垄断, 允许外国人拥有独资的电信公司。而且 印度政府还特别注意建立和执行符合 国际惯例的知识产 权标准, 维护直接投资企业的知识产权。
合资 企业 7407 家。核心部 门和基础设 施占外国 投资的 57. 4% , 消费品工业占 14. 1% , 服务部门占 9. 6% )。外国 在印度市场的直接投资呈现出如下特点:
1. 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主体主要为: 发达国家、新 兴工业化国家、石油输出国组织和一些发展中国家。1998 年以来对印投资最多的国家是: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马 来西亚、日本、德国、新加坡和法国。科威特、阿曼、马来西 亚等国家的大型石油集团也纷纷投资印度石油业。
2. 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成为主流。1999 年外国企业 在印投资已超过 200 亿美元, 主要投资国有美、瑞、日、 德、荷。印度政府计划在 5 年内吸引 500 亿美元的外资。 全球 500 强中的多家企业如通用汽车公司、福特公司、索 尼、本田、LG 国际、AT& T、壳牌、杜帮、可口可乐、国际商 业机器公司等跨国公司已纷纷落户印度。
外国在印度市场上直接投资的 现状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杨永红 戴 月
An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Indian Market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
Yang Yonghong & Dai Yue
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南
亚 经 贸信 息
据报道, 厦门航空公司计划不久将从厦门直飞马来西亚的哥打京那巴鲁和古晋。目前, 厦门航空每周 三趟班机, 从厦门直飞吉隆坡国际机场。厦门航空会从 2003 年 12 月 3 日起, 开始每周两趟厦门来往槟城 的服务。
81
表 3 与表 4 , 不难发现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石油 输出国等国家既是对印出口最多, 又是对印投资最多的 国家。其投资动机大致分两种: 一种是为了绕过贸易障 碍, 以扩大出口为目的的贸易导向型投资。印度进口关 税 与许多国家相比偏 高, 1997 年所 有产品的平 均关税 为 30. 0 %, 初级产品为 25. 7 % , 制成品为 31. 3 % ∗, 而且对进口商品设限很多, 这极大地限制了外国产品的 进口, 选择直接投资就能绕过印度的贸易壁垒。另一种 是寡头垄断性质的对外直接投资, 以美国的知识产品产 业和新兴制造业表现尤为突出, 这种投资称为反贸易导 向型。
3. 印度与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体制上相近, 官方语 言都使用英语。双方投资与贸易的历史深远, 利于展开对 外投资。目前印政府进行的经济私有化的一系列改革, 有 助于与世界的市场经济体制接轨。
4. 主要 投资国 国内生 产总值的 第三 产业构 成与 印
东南亚纵横 AROUND SOUTHEAST ASIA 2004. 2
( 二) 外国对印度投资的不利条件 印度的经济发展仍面临着多方面的制约。经济结构 的深层问题积重难返, 基础设施严重缺乏, 多党政治造成 诸多掣肘, 社会发展十分落后, 贫困人口众多 ( 达 26% ) , 成人文盲人数超过 1/ 3。印度核试验后的阴影仍未退去, 仍然是国际关系中最敏感的地区之一。2001 年该地区仍 被认 为是世 界投资 风险较 高的地 区, 投 资风 险系数 为 4. 6。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印度的经济发展 (。
3. 投 资国 按 区 位 比较 优 势 来 选择 直 接 投 资的 产
业。总的来说, 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的 IT 业、医 药业、服务业、制造业等产业在印度市场上具有区位优 势。外国对印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分布在高新技术产业、通 讯、服务业、制药、电力、石油、钢铁等领域。其中美国对印 度资讯业的直接投资占该行业外资中的 77%。而在信息 产业内 IBM、摩托罗拉等大企业, 也涌入印度建立自己的 软件开发公司; 而今美联邦快递公司也在新德里附近设 有大规模的服务支持中心; 汇丰银行和扎打银行等已开 始大规模扩展印度的分支系统。预计到 2006~ 2007 年印 度石油需求量上升到 1. 55 亿吨, 美国美孚公司、荷兰壳 牌公司以及科威特、阿曼、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大型石油企 业纷纷与印度合作开发石油资源。
5. 外国直接投资流向基础设施的资金有限。印度在 高速公路、港口、机场、水力、电力、能源等方面基础设施 缺乏, 急需外国直接投资, 同时也是制约印度制造业发展 的不利因素。一方面, 印度气候恶劣, 政治问题依然成堆, 与中国相比, 印度的引资条件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发达国 家对印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往往选择通信、邮电、石油等 见效快的行业, 而对印度的公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 的投资相对要少。另一方面, 与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 政策和高回报率相比, 基础设施的投资周期长、风险大, 发达国家往往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 IT 业、服务业等进行 投资。
二、外国在印度市场上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
1993~ 2002 年外国对印度直接投资额持续增长, 平 均增幅为 31% ( 见表 2) 。1998~ 2000 年期间, 由于受亚洲 金融危机影响, 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纷纷撤资, 外资增幅 回 落显 著 。2001 年和 2002 年相 对 上 一年 分 别增 长 了 38%和 34% 。其中, 至 1998 年 2 月, 外国直接投资协议金 额共计 472 亿美元, 实际投资额为 100. 05 亿美元。1999 年外国企业在印度投资已超过 200 亿美元。自 1991 年 8 月至 1997 年底, 印度共批准外国技术合作协定 5358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