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电子信息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电子信息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在我决定考研的那一刻正面临着我人生中的灰暗时期,那时发生的事对当时的我来讲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我甚至一再怀疑自己可不可以继续走下去,而就是那个时候我决定考研,让自己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的人生方向。

那个时刻,很大意义上是想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再让自己纠结于一件耗费心力和情绪的事情。

而如今,已相隔一年的时间,虽然这一年相当漫长,但在整个人生道路上不过是短短的一个线段。

就在短短的一年中我发现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

曾经让自己大为恼火,让自己费尽心力和心绪的事情现如今不过是弹指的一抹灰尘。

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境变化,我认为,是因为,在备考的这段时间内,我的全身心进入了一个全然自我,不被外界所干扰的心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着同样枯燥、琐碎、乏味的事情。

这不正是一种修行吗,若说在初期,只是把自己当作机器一样用以逃避现实生活的灾难的话,但在后期就是真的在这过程中慢慢发生了变化,不知不觉中进入到了忘记自身的状态里。

所以我就终于明白,佛家坐定,参禅为什么会叫作修行了。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所以经过这一年我不仅在心智上更加成熟,而且也成功上岸。

正如我预期的那样,我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了新的人生方向。

在此,只是想要把我这一年备考过程中的积累的种种干货和经验记录下来,也希望各位看到后能够有所帮助,只不过考研毕竟是大工程,所以本篇内容会比较长,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文章结尾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电子信息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53)信号与系统或(857)电子技术基础参考书目为:(853)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上、下册)(第三版),郑君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857)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康华光,高教出版社,2006关于英语复习的一些小方法英语就是平时一定要做真题,把真题阅读里面不会的单词查出来,总结到笔记上,背诵单词,在考试之前,可以不用大块的时间,但一定要每天都看最起码2小时英语,把英语当做日常的任务,真题一定要做,而且单词要背熟,我在考试之前背了3遍的考研单词,作文可以背诵一些好词好句,在考场灵活运用。

我从开始准备考试起每天要背单词,不要一直往后背,可以第二天复习前一天背的然后再往下走。

我买的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这本书我觉得好的一点是,每一页底下都有这一页的单词回顾,方便第二天复习,我大概每天背两个单元。

如果开始备考的早的话真题可以先放一放,因为数量比较少很宝贵,可以先阅读模拟题或者经济学人之类,不用做题,每天认真阅读两篇即可。

我大概是八月份左右月份英语开始做的真题,开始的时候每天两三篇阅读,做完之后认真对答案和看错题找正确答案的思路,把有价值的句子和陌生单词都记下来弄懂背过。

没有停下一直在背,把之前背过但是后来看没有印象的单词(这些单词之前已经标记过了)再过一遍。

在做完阅读真题之后,后面开始做真题套卷,这时候可以买一本新的真题,防止自己之前做题的想法干扰自己。

我听同学们的买的《木糖英语真题手译》,回来发现老师讲的很有条理,比较适合基础薄弱的同学。

我认为完型其实不用特别抽出时间练习,完型翻译和作文在后两个月一起练练就可以,其实完型翻译这几年出的不是特别难了。

作文可以从机构或者老师出的模板和平时做阅读中的积累,挑出一些句子,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模板”,但是在练习时期一定要动手写,将不同的话题融汇到模板中,这样到考场上就算时间不够也可以不慌不忙随机应变。

真题如果你已经搞了三四遍了,思路也弄懂了,阅读中也没有陌生词汇了,我觉得那你可以开始做做模拟题,但是最重要还是真题,模拟题尽量少做。

做真题的要求:1、每天做1篇真题阅读,并分析。

不建议一次性做完4篇,每天分析一篇,因为刚刚做完时对自己读文章的思考还记忆犹新,趁热打铁分析文章效果更好。

2、分析文章主要靠翻译。

个人比较喜欢手译,一边写你的思路会更清晰,也能暴露出更多问题。

翻译的时候先找句子主干,然后找从句,结构理清楚再翻译每个部分,然后根据逻辑关系把每部分的中文译文串起来。

3、第一遍做题目分析不是重点,主要怕分析完记住答案,影响后面刷题。

但完全不看题目也不现实。

做完题简单对一下答案,然后根据原文的翻译分析一下每个选项对错的原因就好。

以上,就是我提高英语能力的方法,但是经验始终都只是经验,只可以参考。

还是那句话:方法有很多,但是原则不能变。

正如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你的方向必须要正确。

在实践的过程中,还是要遵循那条原则:大量->总结->重复。

(853)信号与系统专业课复习专业课一般推荐至少复习三轮~友情提醒:不同学校甚至不同方向的一轮复习都很有可能完全一样准备!都是踏踏实实看教材等等!一轮就不要想这个学校重点是什么,凡是范围内都要精读!一轮复习(2~6月)巩固基础知识、结合辅导资料精读参考书籍二轮复习(7~9月)①补充参考书的同类书、相关书籍②寻找目标学校的最近真题,根据不同题型给真题做个分类(例:近年考过X次周期性信号的频谱特点是离散谱,而非周期性信号的频谱特点是连续谱。

周期信号的频谱包括幅度谱和相位谱。

周期信号频谱的特点包括离散性、谐波性和收敛性,分别以什么形式出过a、b、c题目)根据自己做的真题分析做一个统计表,按照常考的频率不同划分出重点的章节、知识点和概念。

三轮复习(10~12月)①根据参考书和研教新版的习题集,把二轮复习中整理出来的重点章节、知识点和概念重新再梳理一遍,理解并记忆相应的体系和解释,比如周期相同的脉冲,相邻谱线间隔相同;脉冲宽度越窄,频谱宽度越宽,频带内所含分量越多。

单个矩形脉冲的频带宽度一般与其脉冲宽度τ有关,τ越大,则频带宽度越窄。

周期性矩形脉冲信号的频谱,脉冲周期T越长,谱线间隔越小。

信号在时域中的扩展对应于其频谱在频域中压缩。

脉冲宽度一定的周期脉冲,周期T愈大,谱线间隔愈小,频谱愈稠密;谱线的幅度愈小。

周期相同的脉冲,相邻谱线间隔相同;脉冲宽度越窄,两零点之间的谱线数目越多,频带内所含分量越多。

周期信号的频带宽度与脉冲宽度成反比,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②根据参考书和研教新版的辅导资料,把找到的真题自己做出答案,并背诵!再说一下习题的问题,大家做题千万不要盲目,很多同学喜欢刷题,不过我认为做题要做的精,如果只是多而不精的话,其实更多的是在浪费时间,我用的研教新版的习题集属于那种非常贴近真题的类型,毕竟专业课真题不多,通过做研教新版的习题也可以一定程度上了解出题老师的思路,甚至还有原题出现,比如我在考试中遇到的已知某LTI系统在激励信号下的零状态响应为,又已知该系统在下的零状态响应为,求该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这道题,之前就已经在做习题的时候做过好几遍了,简直就是送分。

战线到底是长好还是短好?答:看你效率,不要疲劳战术。

但如果是跨考,还是建议早点开始准备。

为什么要看参考书以外的相关书籍?怎么看?(这个问题非常关键)答:总有些个同学对考研复习有误解,他们的思路是:“只要我好好抓住参考书,题目就没个跑,看别的东西都是浪费时间”。

作为一个本专业的过来人,我还是比较反对这种想法的。

我的观点是:参考书以外的相关书籍不仅要看,而且是一定要看!时间少了可以少看,但不能不看!只考参考书的内容是绝对、绝对、绝对不够的!下面我详细说明一下通过历年真题检测复习效果:真题对于考研er的意义非凡,是检验复习效果的方法中很重要的一项指标。

如果不知道现在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最好的办法就是做真题。

用真题给自己来一场模拟考试,近几年的题可以放在冲刺阶段模考使用,现阶段可使用年份稍远些的真题。

做题时,尽量模拟真实的考试时间、考场环境。

做完后,不要执着于分数的高低,重要的是认真分析错题,巩固知识的薄弱项,毕竟错题才是你的最弱的点,而考试中很可能考到这个点,而这道题就是我在巩固错题时特意学习过的。

不仅是专业课,公共课也有共同的规律,我在看英语真题的时候也走过弯路,《木糖英语英语手译》厚厚的一本,做题时找不准方法就会显得没有效率,所以在做题时一定要掌握规律,把一些选项中的“坑”总结出来,并且总结各种题型,政治也是如此,《政治新时器》中的真题和练习题,都有不少的大题,大题刷起来只靠数量取胜是完全不行的,还是要沉住气耐心的把大题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总结出来,不在乎数量,而是做完一道题,掌握一道题中涉及到的规律并加以总计,然后再去做题,检验自己的知识掌握度。

说了这么多,有些跑题,我们继续聊专业课。

真题很重要,但它是有限的,尤其是一些专业课的真题,可能只有一两年的,所以一定要再结合其他的模拟题进行检验,比如这种:2、用做题时间证明掌握程度在做题时,如果对某知识点了解得不深刻、掌握得不全面,花费的时间必然会较多,做题慢证明了你对该知识点掌握得不够好,这是你的复习薄弱区,所以要及时查漏补缺,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其次,做题慢还有可能是对该题型不熟悉,没有掌握该题型的解题技巧,这一题型是你的软肋,所以要多针对这一类题型的练习,寻找解题方法。

3、复述知识点对于学过的东西,能不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以及复述内容的完整程度,是检验复习效果的一个有效办法。

复述并不要求一字不落地重复内容,而是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阐述内容。

内容一定要逻辑清晰,有理有据,能让别人听懂,遇到讲得磕磕绊绊或说不清楚,甚至是脑袋空白的地方一定要回到课本中再度学习、深入理解,最好可以归纳到一个本子上,方便理解记忆。

建议在复述时,用录音机记录自己复述的内容,不仅方便看自己的复述效果,还能在一次次的复述中看到自己的进步。

4、总结、分析复习进度通过每天、每周、每月总结自己的复习情况,可以直观地、动态地看到自己的复习进度和效果,并对进度和效果加以分析、对比,调整复习侧重点及任务安排、解决复习中出现的困难。

在每日结束后问问自己:今天比昨天多学会了哪些内容?掌握了哪些解题技巧?哪些地方有进步/退步?如果发现自己有退步、做题错误率增多或者任务没有按时完成,可以从知识点、答题技巧、心理状态以及其他方面进行分析。

有拖延症习惯的同学,更要关注自己的计划是不是总不能如期完成,从多个角度评估复习进度和效果。

5、测算复习时间量化复习进度,可以把知识切分成一个个小版块,测算每个版块基础、强化和冲刺阶段需要用的时间(达到基础、强化、冲刺阶段要求程度的时间),再看看自己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多少,从而判断前期的进度是否合理,以便做出调整。

6、梳理知识框架在每轮复习结束后,把此轮复习中的知识点梳理成框架,这样可以从宏观上认识所复习的内容,清楚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而且在整理框架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对哪一部分的概念、原理等还有所欠缺。

还想要说的是,考研不易,我手中还有一些考研资料,包括历年真题、一些笔记、专业课视频等,都可以分享给大家,大家可以去high研网和high研app 下载,在上面找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