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改造主义与教育摘要:本文主要论述改造主义的历史背景,改造主义的哲学基础和人类学基础,改造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教育哲学改造主义,最后,对改造主义教育哲学进行评价。
关键词:改造主义教育一改造主义的历史背景在整个人类思想史中,改造主义的思想曾以这种那种的形式存在过。
比如,为未来的城邦进行设计规划的柏拉图,就是一个改造主义的哲学家。
他勾勒一个正义的城邦,在这样的规划中,教育将构筑一个美丽的世界。
柏拉图相信他所描绘的城邦是人们及其向往的。
他要求彻底脱离当时古希腊的习俗,倡导性别平等,共同养育子女以及由哲学王来统治。
在法律篇中,他又设想了这样一个时代,一个禁止索取利息,限制利润,人们像朋友一样共同生活的时代。
奥古斯丁等许多基督教哲学家宣扬改造式的改革,他们以此来形成一个理想的基督政权。
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所宣扬的改革指向人们的灵魂而不是物质世界;但是这些改革当中也有关照物质的方面。
二十世纪主要改造主义家布拉梅尔德指出奥古斯丁提出的一些难题,是后来的乌托邦式哲学家努力回答的,比如,人类历史是否会鼓励人们他们理想目标能够实现。
赛特西蒙,查尔斯傅里叶,这样一些18.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在其著作中倡导的改造主义理念是通过发展各种形态的社会主义来实现的。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罗伯特欧文和爱德华贝拉米看到了技术的用途在本质上不是为了物质财富,而为了改善全世界的人道状况。
马克思批判高谈阔论的,并像改造主义那样认为教育不应该像象牙塔的事物,而应该是一种变革世界的途径。
马克思还集中研究了黑格尔的哲学,不过,黑格尔从理论的视角看待宇宙辩证运动,而马克思从经济力量冲突的视角去分析。
今天,这些经济力量的冲突已经通过工人与资本主义的较量中显露出来。
以前教育一直被用来作为保持现状的手段,因为它维护统治阶级或中产阶级的利益。
然而,马克思认为,教育也能用来推翻这些阶级,使无产阶级掌权,他坚信资产阶级力量将逐步走向衰弱,并最终实现人类的统治。
在马克看来,教育一直被人们当做一种潜在的策略,向人们灌输金钱利益思想,并让人们接受支持这种态度和观念。
尽管金钱是中性的,但是通过劳动产品和金钱的交换,劳动者被剥夺了自由。
因此工人受到这个制度剥削,他们的生产能力被用来交换金钱这种符号价值。
斯金纳强调运用条件反射或行为推动机的方法,在他的《瓦尔登第二》主要通过提高技能使日常生活发生重要而显著的变化。
在《超越自由与尊严》中斯金纳主张,人们不可能在传统之下获得自由,他们必须果断的以行为科学为基础,建立一个崭新的社会次序。
纵观从柏拉图到斯金纳,我们发现,许多乌托邦的思想家都把教育作为社会变革主要方式。
二改造主义的哲学基础和人类学基础1、哲学基础:改造主义教育的本体论强调人的经验乃是第一位的。
但是,改造主义之所谓经验,不同于进步主义强调的个人经验,而主要指团体经验。
在认识论方面,改造主义认为知识来源于经验。
知识的获得无须采用神秘的、超自然的方法,认识论的方法与目标是受人类物质的、经济的和实际利益所决定的。
此外,改造主义不承认绝对的终极真理。
他们认为知识和真理的出发点是社会,而不是个人。
知识产生于对社会目的以及用于实现这些社会目的之方法进行探索的团体。
在知识获得方面,改造主义认为,进步主义主张的实验与“解决问题”可以作为认识的方法而加以使用,但这些都是有其缺点。
在价值论方面,改造主义与杜威的价值观有着更多一致之处。
价值和存在的情境紧密相关,而且在不同的存在背景中价值也不同。
价值不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的。
价值乃是由“社会一致”决定的社会目标。
价值将随社会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不存在任何不可以改变的价值。
2、人类学基础:20世纪初,人类学的方法开始应用于教育问题的研究。
30年代的经济危机,也激发了人类学家利用人类学研究的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教育理论进行系统的分析。
人类学以文化的观点研究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指出了教育具有传递文化、转变文化和改造文化的功能。
人类学的观点对改造主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改造主义认为,教育不应该成为传递文化的工具,使年轻的一代适应现存的文化。
有一些传统是毫无根据的,是错误的。
而且年轻的一代生活的条件同他们父辈生活的条件是不同的。
如果教育旨在使儿童适应,那么儿童就不关心变化,不致力于现有环境的改善,因而社会就不可能得到发展。
改造主义认为,人的最高价值是他的自然的潜在能力的充分实现,教育就是充分解放个人的创造力。
在改造主义看来,要使个人在社会方面获得自我实现,其障碍不仅仅在个人方面,社会、政治、经济的环境也是一种阻力,而且,当时制度的模式将妨碍教育发挥作用。
所以改造主义者主张,要使获得充分的自我实现并获得好的生活,必须要对社会加以改造。
当代青年必须学会与传统的社会期望作斗争,通过自己的创造和智慧来证明,人不但能够理解他的环境,而且还能改变环境。
三改造主义哲学。
从传统意义上说,改造主义不是一门哲学;也就是说。
他并不企图做详细的认识论或逻辑逻辑的研究。
上文曾指出过,改造主义就是一种纯粹的的社会哲学。
我们与其说它的主要领导人专门的哲学家,还不如说是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家。
这是因为改造主义者关注社会文化状况,以及什么样的社会文化结构才能更易于人们的广泛参与。
乔治康赤与西奥多布拉梅尔德就是很好的证明。
布拉梅尔德更接近传统哲学家的形象,更深入地揭示了改造主义哲学的本质。
康此是位兴趣广泛的活动家和学者;尽管他们拥有许多哲学方面的知识,但其作品和专业活动都关注大范围的社会革新。
乔治康此出生于一个乡村家庭,它的成年生活在美国主要的一些大学和学界度过。
他游历许多国,并从事了大量的研究和学习,尤其是对前苏联。
康此与杜威认识,并受到这位哲学家的社会信念的极大影响。
康此在改造主义方面留下了一本短小但被广为阅读的著作,即《学校敢于建立一个新的次序吗》。
这本著作的第一次公开发表在一次全国教育会上,由康此的三个演讲组成,“学校敢于建立一个新的失序吗”这一主题使教育者们大为震撼。
康此对苏维埃共和国的斗争状况进行了详细的研究,1930年回国,当时正值大萧条时期,美国陷入一片社会动荡之中。
在康此看来,这一社会状况产生没有设么借口,而且可以避免的。
他竭力唤醒教育家,以发挥他们在社会文化改造中的战略作用。
康此传递的主要的信息是,尽管教育历来都是传递文化的主要方式,但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及工业化的发展,社会文化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必须将教育作为建设新的文化模式,消除社会恶势力的积极力量。
康此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者必须设想对社会根本变革的前景,并努力使之实现。
他认为,教育者不应该舒舒服服地满足现有的状态,支持社会目前的局面,而应该承担更为困难的任务,成为社会的改革者。
他对进步主义教育有些不满,指责它成为“自由思想的上层中产阶级”的代言人。
他说:如果进步主义者是真正进步,它必须从这一阶层的影响中解放出来,直接的勇敢地面对每一个问题,应着手应对生活各种赤裸裸的现实;它要建立一种与社会有机联系,形成一种现实的,广泛的福利理论,勾勒一幅人类历史的滚滚向前。
充满挑战的图景,而不再像今天那样对压抑和灌输如此的恐惧。
康此认为,学校应该承担社会变革责任,这一观点受到谴责,他受到批判,并被指责为同情苏维埃的人。
批判康此的人认为,学校是个相对较弱机构,并不能完成如此重大的任务。
然而康此的观点并不仅仅限于学校,他的激进主义思想更为深刻。
确实他们指出“学校不应促进人和改革,但应学生具有向前发展视野,并在实现理想的过程,努力去激起他们的忠诚和热情”。
对他来说,所有机构和习俗都应该平批判性检查,学校则可作为一种恰当手段。
然而,真正的改革宽文化领域,是彻底的。
西奥多布拉梅尔德,布拉梅尔德对改造主义发展完善的教育哲学具有重要的影响。
他写过许多书,包括《趋向改造的教育哲学》《教育就是力量》和《教育哲学的模式》。
他居住在波多黎各,并在那里任教,主要教授哲学和教育哲学,此外,他还在美国一些主要的大学任教任职。
不管从教育上还是从文化上,布拉梅尔德都把改造主义看做一种危机时代的哲学。
他看到人性发展正处于十字路口:一条道路将人类引致灭亡,在另一条道路上,人类只有付出努力才可获救。
总而言之,他将改造主义看做一种关于价值终极目标和意愿的哲学。
虽然他非常明确自己应该选择哪条路,但是他又指出,没有什么能够让我们确信我们应该选择哪条道路。
在布拉梅尔德看来,处在现代文化当中的人们面临着众多困惑和冲突:一方面,人类有着社会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巨大能力,另一个方面又有着走向毁灭的强大力量,他认为,为了生存,人类必须拥有明确的目标。
广而言之,这就要追求全世界的范围的联合,要求人们放弃狭窄的民族主义偏见,使全世界成为一个大联合体。
这就需要建立全世界的政府和全球文化,“在这种文化下,为了世界和平这一共同目标,所有宗族,国家肤色和宗教信仰的人走到一起,团结在维护国际失序的旗帜下”哲学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探究世界联合这一核心目的下不同概念的含义。
人们需要一种民主的价值趋向,在这种取向下,人们仍然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引导自己和控制自己,并进而影响相关的人。
世界政府包括多数派的政策制定,以及少数派批评意见的提供;而教育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基本途径。
改造主义者倾向于从整体看问题。
他们认为,问题是相互重叠的,人们解决一个问题往往会引发另一个问题;但是他们又坚信,只要鼓励人们视角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几率会大大增加。
改造主义者指责到,尽管片段式推进方案有良好的动机,但是修补问题而已,并没有解决它们,并且很可能不知不觉的带来了其他问题。
四作为一种教育哲学的改造主义1、教育目的:改造主义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推动社会的变化,设计并实现理想的社会。
改造主义与进步主义在学校与社会关系的问题上存在着深刻的分歧。
虽然进步主义主张持续不断的变化,并通过不断地解决个人和社会的问题来促进社会进步,但他们实际上帮助人“适应”而不是“改变”社会的工具。
改造主义认为,教育固然需要帮助人们适用社会,但这决不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直接促进社会进行持续不断的改造。
2、课程:改造主义者看到,进步主义主张的以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为基础的课程,旨在给儿童以创造性的自我表现与生长的机会,这种课程已经不适合改造社会的需要。
他们认为,迫切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在社会中发生作用的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力量。
学校的课程也应该包括各种社会问题。
改造主义者批评当时流行的课程,迷恋过去,无视现存的问题,且无力解决未来的社会问题。
3教育方法改造主义对当时学校使用的大多数教学方法持批评的态度,因为旧的方法支持并加强传统的价值和现状,而且抵制变化,教师不知不觉地成了传统价值和观念的维护者。
在改造主义看来,教育不仅要让学生与教师获得解决文化危机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坚信这个任务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