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轻工业学院轻工职业学院专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_城市广场的概念与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李桐专业班级08(3+2)艺术设计一班学号112340109院(系)环境艺术系指导教师(职称)樊博(讲师)完成时间 2013年03月01日城市广场的概念与分类摘要广场是城市文化的聚焦,城市面貌的窗口,是城市中的“精神空间”。
一个城市文化内涵代表这个城市的灵魂。
它包括城市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老城区的历史街道,文物古迹,老居民区,城市传统技能,习俗,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形式等。
在进行城市中心广场设计时,我们需要对这些城市文化要素进行整合与重构,来达到城市中心广场的作为城市中心形象的特征。
关键词广场/文化/休闲城市广场的概念与分类THE CONCEPT AND CLASSIFICATION OF CITY SQUAREABSTRACTSquare is a focus city culture, city appearance of the window, is the city of "the spirit of space". A city culture represents the spirit of the city. It includes the city cultural environment,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old city historical street, cultural relics, the old residential areas, city of traditional skills, customs, non-material substance, culture etc.. In the city center plaza design, we need to integrate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cultural elements, as the city center image features to reach the city center square.KEY WORDS Square,culture,leisure目录中文摘要 (Ⅰ)英文摘要 (Ⅱ)1城市广场的概念 (1)1.1广场的起源 (1)1.2现代广场的含义 (1)2城市广场的分类 (2)3广场景观的空间特征 (4)3.1边界明确 (4)3.2空间开敞 (4)3.3协调的空间尺度 (5)3.4适当的绿环种植 (5)结语 (6)致谢 (7)参考文献 (8)一、城市广场的概念城市广场是城市中为满足市民生活需要而修建的,由建筑物、道路和绿化等空间元素包围而成的、相对集中的开放空间;并且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是城市公众社会生活的中心,也是主要的开放空间类型之一。
1.1广场的起源“广场”一词源于古希腊,最初用于议政和市场,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的场所,其特点、位置是松散和不固定的。
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广场的使用的功能逐步由集会、市场扩大到宗教、礼仪、纪念和娱乐等,广场也开始固定为某些公共建筑前附属的外部场地。
随着不断的发展,广场逐步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九世纪后期,城市中工业的发展、人口和机动车辆的迅速增加,使城市广场的性质、功能发生新的变化。
不少老的广场成了交通广场。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现代建筑的出现,交通速度的提高,引起城市广场的空间组织和尺度概念上的改变。
1.2现代广场的含义现代广场含义更加宽泛,已不再仅仅是市政类广场,出现了多种广场类型;例如商业广场、休闲广场等。
较大的建筑庭院、建筑之间的开阔硬地等也具有广场的性质。
现在城市广场作为开放空间,其功能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成为城市市民不可缺少的空间类型,被誉为“城市客厅”。
二、城市广场的分类现代广场是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广场按照广场形态分为规整形广场、不规整形广场及广场群等;其空间形式灵活多样,没有定式;且现代城市广场形态越来越走向复向化、立体化,包括下沉式广场、空中平台和步行街等。
按照广场构成要素可分为建筑广场、雕塑广场、水上广场、绿化广场等;按照广场的等级可分为市级中心广场、区级中心广场和地方性广场等。
通常情况下,广场更多的的按照使用性质来分类的,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目的可将其分为:1、市政广场这类广场一般是城市的中心广场,多布置在市政建筑或者重要的行政建筑旁边,作为市民参与市政的一种象征。
重大节日可作为市民集会之用;平时可供游览和一般活动。
市政广场最初作为市政府与市民顶起对话和组织打醒几回的场所,但现今的市政广场已逐渐轩昂使命广场发展,更多地兼顾市民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需要,策划能够为提供使命休闲、娱乐和交往的多功能综合性广场。
2、商业广场商业广场为商业活动之用,一般位于城市商业繁华地区,布置在大型商业建筑周围,满足市民购物休闲的需要;是城市中最具活力的广场类型。
广场周围主要没有商业建筑,也可布置剧院和其他服务性设施;兼有购物、娱乐、旅游等多种功能。
3、交通集散广场此类广场主要功能是合理组织交通,包括人流、车流和货流等,以保证城市交通顺畅,互不干扰;是城市交通系统的有机组织部分。
交通集散广场答题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集散广场,是城市中主要人流和车流集散点前面的广场,如火车站前广场、大型体育场和体育馆、游乐场、展览馆、影剧院、会堂、商场等公共建筑以及大型工厂、学校、机关们前等,都需要这只集散广场。
4、休闲文化广场这类广场一般依托设置在城市历史文化遗址、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附近,也可在空间中置入文化元素离开营造休闲文化空间,主要功能是供人们瞻仰、观赏和游戏,为人们提供一个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室外活动空间。
文化休闲广场是市民学习、娱乐、交流的开敞空间,在空间设计中宜保持环境幽静,禁止车流穿行或进入。
广场建筑布局和景观设计要求精致细腻,设置必要的景观设施和娱乐设施,增强空间的吸引力和可参与性。
并且要充分挖掘场地内的文化元素,进行科学合理的空间处理,以体现广场的地域特色。
对一些文化元素并不明显的广场,也可提炼当地文化符号,空间设计中加以体现,来应在文化氛围。
5、纪念广场纪念广场是指纪念重大事件或历史人物为核心功能广场。
纪念广场通常以具有纪念意义的历史文化遗产、纪念性建筑为主体,或在广场上这只突出的纪念物,如纪念碑、纪念塔、人物雕塑等,其主要目的是供人瞻仰和进行学习教育。
纪念性广场重点要明确纪念主题运用各种空间手段来强化纪念对象,追求庄严肃穆的空间效果。
整体空间格局应整体大气,主体纪念物力求鲜明突出,尺度协调,并且在形式、材质、色彩方面做到和纪念主题相统一。
广场绿化要整体简洁、色调和谐、服从整体空间格局特点,为中心主题纪念物提供视觉背景。
三、广场景观的空间特征城市广场具备开放空间的各种功能和意义,并有一定的规模要求、特征和要素构成。
广场空间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城市开放空间,比如公园、街道等,具有本身的空间特点,这对于广场的空间设计具有重要影响。
3.1边界明确城市广场的边界线清楚,空间领域明确,通常具有强烈的图形感。
边界线一般是由建筑的外墙、道路、水体等构成,但不设单纯的隔墙围墙。
这也使得城市广场的整体感较强,和周围建筑或者道路有着良好的连通,其空间秩序应服从整体城市空间的需求。
3.2空间开敞作为市民的活动客厅,广场的使用率和使用强度很高,要满足大量人流的活动和集散,这就是使得广场的硬质铺装通常战友较大面积,并且延伸到广场边界虽然一般由建筑或道路界定明确,但广场空间和周围建筑或者外部环境之间哦那个厂是开敞的,便于人流聚集;而非设置固定出入口的形式,也不适合用大面积绿化进行围合。
这种开敞性使得广场和外部环境融为整体,成为城市可i 阿芳空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3协调的空间尺度城市广场通常是有各类建筑物包围的,广场的空间品质不仅取决于广场空间本身,很大程度上受到周围建筑实体的影响。
广场和建筑是空间的两个部分;建筑是起围合作用的实体,而广场是实体所围合的空的部分。
要创造高质量的开放空间,广场应和周围建筑取得良好的尺度关系。
建筑的高度与观察距离比例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应。
当人站在广场中时,由于建筑高度和广场宽度的尺度关系可以产生相应的空间效果和心里反应。
3.4适当的绿化种植在广场空间处理上,绿化是不可缺少的空间元素。
绿化可以对大量硬质空间起到柔化作用,衬托建筑并增强空间尺度感,利用植被的遮挡控制人的视线,并且可以形成空间引导和遮阳的作用。
因广场空间的开放性以及大量硬质地面的需求使得广场中的绿化要适度设置,不能占用太多用地面积,影响人流集散和通行,并且形态要整体上和广场空间相统一,例如广场上采用规则式树阵排列,或者对树木进行适当修剪,以形成树群的秩序感。
四、结语城市中广场的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课题,是城市特色形成及空间构成的重要因素。
城市中心广场所具有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的同时,也优化了城市的经济投资环境与文化传承环境,在各方面均有效地促进了城市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在漫长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广场始终是作为城市中重要的社会交往空间而存在的。
现代城市广场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它反映了城市整体设计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搞广场建设要认真地把握总规的要求和全面分析了解广场所处的环境和地域历史文化特点,要处理好城市广场的规模尺度和空间形式,创造丰富的广场空间意向;要合理配置建筑,实现广场的使用功能,既要讲究观赏性,又要讲究实用性。
致谢在论文的选题和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指导老师樊博老师的精心指导,审阅和修正。
尽管工作繁忙,但老师在育人方面未有丝毫懈怠,樊博老师严谨、细致的教学精神和工作态度,以及对我学业的不倦教诲,使我受益匪浅,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
另外,论文写作工程中,还得到了很多同学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要特别感谢同学们给予了我热心的帮助和鼓励。
在校这几年,一直得到他们的关心和支持,和他们愉快相处,是我学习生涯中的美好回忆。
五、参考文献1.景观设计基础与原理公伟武惠兰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032.园林设计初步主编刘磊副主编朱晓霞唐贤巩付晓渝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