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柯》和主题(展示)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 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 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 使人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 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郁达夫论鲁迅 反思族人—— 人的尊严?对英雄?
象征手法:
黑暗的森林 广阔的草原 其他的人们 主人公丹柯 象征 俄国大革命前夕黑暗的社会 象征 光明与自由 象征 在革命到来之前动摇麻木的人民大众 象征 坚定地追求自由光明的领导者和先驱者
——“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
掏心领奔 众人奔随
勇往直前 众人怨怒 勇担重任 恐惧胆怯
外敌入侵 环境凶险
献出生命 踏熄阳光
处境凶险 (序幕)
丹柯领路 (开端)
前进遇困 以心照路 (发展) (高潮)
完成重任 (结局)
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凸显出小说主题的悲剧意味
作为抗争主体的丹柯开始有了悲剧的味道;
自我牺牲的行为使一种伟大的力量,震慑了众人;
——概括、分析小说的情节
于反常处见精神! 英雄之所以是英雄,是因为他面对困境时的异乎 常人。小说的看点、看小说的乐趣全在反常之处,咀 嚼这些地方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咀嚼之下,小说的 主题也会呼之欲出了。 请大家探寻的主要人物丹柯、族人在困境下各自 不同的不同寻常之处,了解小说情节,看看其中蕴含 着怎样的内涵。
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使得主体的悲剧意味更浓了。
在领导族人走出困境的过程 中,丹柯表现出了哪些英雄品质? 作为英雄的他有没有性格的缺陷? 他的族人有怎样的特点?作者主 要用了什么手法刻画形象?
人物刻画
和谐 领导 前面走 安详
辩驳 苦恼 信任 推举 怨恨 抱怨 生气 更气 审问
丹柯 (英雄)
拿出心 悯爱
族人 围攻 (众人)
领头奔 震慑 着魔 跟着冲 倒下 踏熄 欢呼 快乐 (牺牲) (胜利)
略
崇高美
悲壮美 对比衬托
详
在领导族人走出困境的过程中,丹柯表现 出了哪些英雄品质?作为英雄的他有没有性格 的缺陷?他的族人有怎样的特点?作者主要用 了什么手法刻画形象? 光辉之处: 坚强勇敢、 乐观自信 勇于实践、 胸襟宽广 一心为公、 敢于牺牲
——小说的主题哪里去找呢?
故事情节
小说
人物形象 环境
主题
——作品的材料都是服务主题的!
丹 柯
【 苏 联 】 高 尔 基
这是一篇关于英雄的悲剧。 “英雄”是小说一个重要的母题,像大家熟悉 的《老人与海》、中国的《西游记》等等都是。
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悲剧具有三要素:抗争、行动、毁灭。 悲剧产生的是悲壮美(美学)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可以说没有困境 就没有英雄。请阅读教材,说一说丹柯英雄在 出现之前遭遇了怎样的困境?
——崇高与卑微
族人
对 比
:蒙昧无知、麻木不仁、忘恩负义、自私自利
光辉之处: 坚强勇敢、 乐观自信 勇于实践、 胸襟宽广
丹柯
一心为公、 敢于牺牲 不足之处: 孤傲自行、 脱离群众
——主题的多元解读与个体化感悟 多元化解读固然有意思,但是仅仅停留在分析理 解上,还不是我们读小说的目的,读小说,探寻小说 主题的目的是为了形成个体化的感悟,这样才能使我 们在阅读小说中获得有益的人生营养。 生活阅历、价值观念的不同,每个人感悟到的东 西也会不同,这就是小说主题的个性化感悟。巴金说, 我仰慕高尔基的英雄“勇士丹柯”,他掏出燃烧的心, 给人们带路,我把这幅图画作为写作的最高境界。这就 是一个作家的感悟。
读伟大的小说,捧起 前与放下后你已判若两人!
为什么小说有如此大的作用?主要是因为伟大 的小说有着博大深邃的思想内涵、深刻的主题,它 能丰富我们的思想情感,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
“小说的主题”——小说的灵魂
——是不是所有小说都有主题?
应该说所有小说都有主题。 1、以故事为目的的小说; 像现在许多流行小说、网络小说就属于这一 类,它的主题在故事中不自觉地表现出来的,这 一类小说多适于娱乐; 2、以表现思想为目的的小说; 更值得我们关注,它们让你边娱乐边思考, 丰富和充实了我们的思想,陶冶了我们的情操, 升华了我们的人生境界。 《丹柯》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
3、模糊处理
小说步入成熟后,倾向于不做道德判 断,悬置作者的主观态度,避免说教。毕 竟,小说家只是叙事者,而不是法官,作 者应该尊重读者的智慧,相信读者能从他 提供的描绘中得出自己的判断,这是艺术 的自由。
பைடு நூலகம்
作品主题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
小说主 读者的人 题的基 生体验、 + 本把握 阅读视角
丰富与 补充
多元化、 个性化的 主题解读 和感悟
小说主题的解读和感悟有着一个巨大的精神空间, 这才有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也正是这 样,伟大的小说才会有恒久的生命力。
主题:个性化的感悟
下面大家从下面两个角度任选一个,谈谈你读了小说的感悟: 1、从丹柯想到自己:我若遇到像他一样的困境? 2、从族人想到自己:应该如何对待丹柯那样的人? 给大家三分钟准备。自由地来谈谈自己的感悟。 ——从丹柯面对困境和委屈无怨无悔、不惜牺牲,我想到无 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不管如何困难,都不能丧失信心, 要相信“一切都是有尽头的”! ——但从丹柯的故事中我感到一个团队需要有一个核心。 ——丹柯的悲剧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团队的领导不懂得发动 群众,让别人理解你、支持你,那么很可能只会落得个孤军 奋战的悲剧。
到这里我们已经完成了对主题的解读,而 通常我们的阅读也就结束了。 但有一个问题还值得大家思考:作者为
什么不把主题直接说出来,而要编这样 一个故事,让我们费神来解读?哪位同学
用知识短文的相关知识来回答。
1、小说的忌讳:“主题鲜明” 分析一般的文章,说它“主题鲜明”,也许 是合适的。但对于小说而言,“主题鲜明”很难 说是一个优点。“主题鲜明”不应该是一个衡量 好小说的标准。世界本身就是一个谜,它有许多 种解。 《老人与海》中的大海的意象既可以理解为 人生,也可以理解为具体的困境,它的主题是多 元的。
概括丹柯在出现时遭遇了怎样的困境?
环 境
外族入侵。
自然环境: 险恶。林子密密层层,阴暗潮湿、恶臭冲天。
社会环境: 这些别的种族的人把他们赶到了林子深处。 族人的恐惧屈服。他们已经准备到敌人那 儿去,把他们的自由献给敌人……已经没 有一个人害怕奴隶的生活了……
内忧外患,危险严峻的环境为英雄人 物出场蓄势铺垫(先抑后扬),也奠 定了悲剧基调。
——主题的多元解读与个体化感悟
这篇小说的深刻主题是什么?
■歌颂丹柯一心为公的品格,自信勇敢、敢于牺 牲的精神; ■批评族人蒙昧无知、麻木不仁、忘恩负义、自 私自利的思想,启示人们应如何对待英雄,如何保持 人的尊严; ■揭示领导者在领导方式上存在的孤傲自行、脱 离群众的不足;
作品主题的多元解读
对待英雄——
2、形象大于思想。
主题应包孕于形象中,用事实说话。小说的主要功能是叙 事而不是说理,说理是哲学的专职。小说的“理”是蕴涵在事 实之中的,并不特别彰显出来。与追求观点的精确、明了的哲 学相反,它更在意主题的模糊多义、充满多种解释的可能性。 小说的主题通过对材料的客观描绘、隐喻、象征暗示出来, 就有了多种可能。这种欲说还休的“朦胧”,赋予小说“说不 尽”的主题,反而增加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小说中就无道理可寻。我们从《复活》 里看到了灵魂的救赎,从《红与黑》里看到了虚荣和野心,从 《老人与海》里看到了不屈于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