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命题人:毛永新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格言:勇敢就能扫除一切障碍。
——帕斯捷尔纳克一、选择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1.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图中公路沿线甲、乙、丙、丁四地中, 海拔最高点出现在( )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2.读“我国中长期铁路网发展规划图”(部分)。
铁路②⑤的修建成功,表明( )A . 自然条件是影响铁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B . 先进的技术能有效克服交通运输线建设的自然障碍C .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首先要考虑填补地区空白D . 社会经济因素对铁路网规划影响特别不大3.读不同国家出生率、死亡率统计图(图中1~12代表国家),回答下题。
图中11、12两个国家最有可能位于 ( ) A . 欧洲 B . 北美洲 C . 大洋洲 D . 非洲4.读“我国东部沿海部分省(市、区)耕地、水资源比重对比图”。
图示反映的我国的资源问题是( ) A . 耕地与水资源的配置失衡 B . 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 C . 资源总量多,人均资源量少 D . 土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5.读“中纬度大陆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
下列地区与②气候成因相同的是( ) A . 上海 B . 圣地亚哥 C . 伦敦 D . 新加坡6.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
下列地貌与①②③④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 . 溶洞—①B . 裂谷—②C . 沙丘—③D . 戈壁—④7.右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 、Q 两区域的等高线图”。
图中P 处的地貌名称是( ) A . 河漫滩 B . 冲积扇 C . 三角洲 D . 侵蚀平原8.琵拉大沙丘坐落于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0°34′E ,44°50′N)的大西洋畔,长3千米,宽500米,高100米,是欧洲最大的沙丘。
它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
琵拉大沙丘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向内陆增生,它吞没了部分房屋、道路乃至森林,给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
该地景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 .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 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 非地带性规律D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9.右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
若a 、b 、c 、d 、e 为不同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 A . 甲→乙→丁→丙→甲 B . 丁→丙→甲→乙→丁 C . 乙→甲→丙→丁 D . 乙→甲→丙→丁→乙10.右图为不同国家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造成丙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是 (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②国家强制性的政策 ③医疗卫生水平落后 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11.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图中序号代表碳循环的过程。
图中( )A . ①开采矿产来自岩石圈,对水圈无影响B . ②排放的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C . ③可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D . ④需要在变质或者重熔再生作用下进行 读下图,完成以下题。
沿北纬某纬线某大陆主要自然带分布示意图12.该大陆东、西两侧的③自然带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的气候类型( ) A . 均为地中海气候 B . 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 . 分别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D . 分别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13.右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略图。
下列洋流中属于暖流的一组是( ) A . a 和b B . c 和d C . a 和d D . b 和c读下图,完成以下题。
14.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判断图中M 地的气候成因及特征是( )A .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B .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C . 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D . 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寒冷干燥15.读右图。
下列各联系的举例,不正确的是( )A . b -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形成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B . c -泥石流流出的物质堵塞江河,破坏森林、农田C . e -三峡工程建成后,可提高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D . f -江淮平原的旱地改造成水田,加剧了土壤盐渍化 右图是“我国某历史遗址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16.宫室遗址分布在( )①河流右岸 ②河流左岸 ③被堆积的河岸 ④被侵蚀的河岸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17.下面四幅地质构造图中,有向斜山景观的是( )A . ①B . ②C . ③D . ④ 18.读“四国某年人口模式图”。
在四个国家中,最可能体现芬兰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 )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19.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重庆金佛山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左图为“金佛山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景观”,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塑造左图中的外力作用类型主要是( )A . 流水侵蚀B . 冰川侵蚀C . 风力侵蚀D . 海浪侵蚀20.下图为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且①板块为非洲板块。
⑥板块是( ) A . 亚欧板块 B . 太平洋板块 C . 南极洲板块 D . 美洲板块21.右图为“地球局部海域洋流分布模式图”。
图中洋流( ) A . ④可能出现在北大西洋 B . ③形成受东北信风影响 C . ①的流向为自南向北D . ②可能流经澳大利亚西海岸22.铁路建设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列铁路对应的线路特征描述最合适的是( )A . 京哈铁路——以桥代路B . 兰新铁路——起伏剧烈C . 京沪铁路——迂回曲折D . 成昆铁路——桥隧相连 23.图甲是“黄河干流示意图”。
下列关于a 处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聚落规模一般较大B . 聚落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C . 聚落一般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D . 聚落一般沿河谷呈狭长带状分布24.从地理环境整体性方面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与湖南的地理景观相符合的是( )A . 地表河流多,且为外流河B . 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强烈C . 风力侵蚀作用显著D . 植物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多25.读某地气温、降水资料。
该地可能是( ) A . 北京 B . 悉尼 C . 罗马 D . 开普敦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
下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
读图回答26-27题。
26.某年七月,一艘油轮在该岛以东附近海域泄漏大量原油,油污带可能漂向 ( ) A .印度西海岸 B .澳大利亚西海岸 C .非洲东海岸 D .越南东海岸 27.岛上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 ) A .温暖湿润 B .温和干燥 C .高温多雨 D .高温干燥班级: 姓名: 考号: …………密…………封…………线……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命题人:毛永新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格言:勇敢就能扫除一切障碍。
——帕斯捷尔纳克二、非选择题(共46分) 28. 读图完成问题。
(20分)(1)图甲中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据图乙分析,与Q 城相比较,B 城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9分) (3)据图甲、图乙中的信息,概括出B 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
请答出三项。
(9分) 29. 阅读“非洲气候分布图”及“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回答问题。
(26分) 材料一 非洲气候分布图。
材料二 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
(1)简述非洲自然带的分布特点。
(4分)(2)A 、B 两地纬度相差很大,但属于同一自然带,分析其原因。
(10分)(3)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完整,其森林带和草原带南坡高于北坡,而雪线高度却是南坡低于北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12分)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答案1.【答案】C 【解析】据图,丙处位于鞍部,是两处谷底的最高处。
2.【答案】B 【解析】②为青藏铁路,⑤为南昆铁路;对修建铁路来说,经济因素是基础,先进的科技是保障。
3.【答案】D 【解析】图中11、12出生率高,死亡率相对较低,自然增长率高,故两国家最可能位于发展中国家集中的非洲。
4.【答案】A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东部沿海地区中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省份水资源比重大,但耕地比重较小;而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份耕地比重大,水资源比重较小。
因此,耕地与水资源的配置失衡。
5.【答案】B 【解析】②是地中海气候,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伦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新加坡为热带雨林气候,圣地亚哥为地中海气候,故选B。
6.【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①②为风化、侵蚀作用,③为搬运作用,④为沉积作用;溶洞是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A对应正确;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戈壁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裂谷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7.【答案】B 【解析】由等高线可知P处是山区向平原过渡的地带,河流流出山口多形成冲积扇。
8.【答案】C 【解析】该地景观只是局部小范围内的情况,不属于地带性分异规律,A、B、D错。
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规律,C对。
9.【答案】D 【解析】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乙地为高压,甲地为低压,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可知四地气流运动方向为乙→甲→丙→丁→乙。
10.【答案】A 【解析】读图,丙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出生率较低,可能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①对。
可能是国家强制性的政策,②对。
医疗卫生水平落后,死亡率高,③错。
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并不低,④错。
A对。
11.【答案】C 【解析】图中③过程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会减弱温室效应。
开采矿产会影响地表和地下水循环;二氧化碳对臭氧层基本无影响;动植物遗体通过沉积作用变为煤炭和石油,没有重熔再生过程。
12.【答案】C 【解析】该大陆东、西两侧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了相同的自然带。
地中海气候只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分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13.【答案】C 【解析】暖流一般是由低纬流向高纬,图中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有a和d。
14.【答案】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M地位于意大利,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温和多雨。
15.【答案】D 【解析】土壤盐渍化一般发生在相对缺水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江淮地区位于南方,其年降水量大于800 毫米,为湿润地区,况且将旱地改造成水田,土壤更不会因为湿润积累盐分,成为盐碱地,故D项说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