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律法规案例解读
答:(1)该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虽然国家对排碱污 染没有具体规定,但是这不妨碍该场因其侵权行为承 担赔偿责任,因为环境民事法律责任的承担不要求行 为的违法性,并且化验结果已经证明该排污行为与损 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答:该环保部门仅对酒厂的拒报污染物排放情况的行 为进行了处罚,是不足的。该厂未经任何处理直接向 水体排放污水,影响渔业、农业生产的行为,也应进 行处罚。此外,该环保部门的单项处罚偏轻,考虑到 已经多次催促、宣传,以及酒厂长期排污并拒不申报 的严重情节,应给予较重罚款。该环保部门重视宣传 教育是正确的,但宣传教育不能代替必要的行政处罚, 应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答:(1)显然,本案中无辜村民的受害是由于水泥厂 的管理不当和甲的偷盗藏匿行为造成的。水泥厂管理疏 忽和告示不详细是根本原因,甲作为偷盗者是次因,此 行为虽违法,但也不能使水泥厂免责,因此应由水泥厂 和甲对受害村民负连带赔偿责任。
(2)甲虽然自身行为违法应受法律制裁外,在其作 为第三人与水泥厂负连带赔偿责任的同时,也是一个受 害者。无疑,对其自身的损害结果,很大部分是他自己 的偷窃行为引发的,但这一行为并不能免除水泥厂对甲 的赔偿,具体赔偿多少还应考虑水泥厂的警告、甲的行 为等具体情节后才能确定,不过至少水泥厂对甲不会承 担全部责任,按混合过错的原则,双方应各自承担部分 责任。
答:(1)农药厂应当对该街居民承担赔偿责任。因 为居民受损结果已出现,且该厂的行为(使用不当致 使发生事故)与居民们所受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电镀厂的损失不应由农药厂承担。该损失 是因为部分失控群众造成,构成普通的民事侵权关系, 在这里,环境民事侵权关系仅存在于农药厂和居民之 间,农药厂的行为与电镀厂的损失之间没有法律上的 因果关系,电镀厂的损失应由肇事者承担。
环境法律法规
案例分析
1、某县发电厂在其环境影响报告书预审期间,为保证 工期,进行施工;在其环保设施储灰场建成前,未经 环保部门同意,剪彩运行开始发电。生产过程中,因 储灰场尚未完工,该厂将粉煤灰和冲灰水直排附近的 河流,造成严重污染。问: (1)该厂上述行为分别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请简要 说明。 (2)主管部门可以给以什么处罚?
答:(1)A、该厂在环境影响报告书由有审批权的 环保部门审查批准之前就进行施工,违反了我国的 《环境影响评价法》。B、该厂在施工、投产时,又 违反了我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规定的 “三同时制度”,即储灰场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同时投产。C、该厂在生产期间,又违反 了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法》中关于禁止向水体排放、 倾倒工业废渣的法律规定。封存于山 洞,但该厂疏于管理,而且并未作出相应的具体警告 以告知其危害性,致使该物质被附近一村民甲发现, 误以为贵重物品偷走并藏于该村一旧屋中。钴源造成 核污染,致使该村民甲及附近的十户村民健康状况下 降,乃至生病住院治疗。问: (1)对于该村无辜受害的村民,其损失由谁赔偿? (2)偷盗钴源的村民甲应承担何种责任?同时有何 权利?
案例分析
6、1989年,辽宁省某乡村群众向市环保局投诉,称自1988年 以来,该市矿物局在该村的排碱场由于碱石自燃产生大量有毒 烟气,使附近农田、果园受到污染损害,要求赔偿损失。市环 保局受理了此案,经调查化验发现,排碱场碱石自燃排放出大 量二氧化硫,严重超标,持续时间长,是造成附近农作物、果 木损害的主要原因。排碱场认为,国家对排碱污染问题没有作 出具体规定,拒不承认责任,同时主张在煤矿生产中排放煤碱 石是必然环节,限于国家煤炭技术水平,可燃物品不可避免地 进入碱石,这才导致自燃,该场认为这属于不可抗力,因此不 必承担责任。问: (1)该场应否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 (2)该场的主张能否成立?这是否属于不可抗力而构成免责 理由?
答:(1)环保局的处罚不正确。糖厂与研究所联 营成立甲公司后,糖厂已不具备法人资格,环保局 的处罚对象应为甲公司。
(2)糖厂无法人资格,不能充当诉讼主体,应 由其权利义务的继受者甲公司原告提起;法院应撤 消环保局的行政处罚,责令重新作出。
案例分析
3、某县酒厂每年生产废水10多万吨,未经处理直接 排放,污染水体,严重影响渔业、农业生产。县环保 部门多次催促该厂进行排污申报登记,并向之宣传环 保法,但该厂一直将有关事项和数据隐瞒不报,环保 部门依照《水污染防治法》及《实施细则》,责令该 厂如实补报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表,同时依此罚款 500元。 问:该环保部门的处罚是否恰当?请简要说明。
案例分析
4、1991年9月,湖南某市发生严重大气污染事件。21日凌晨, 工业街一带居民被有毒气体呛醒,感觉喉咙堵、胸闷、全身 乏力。居民纷纷用湿毛巾捂鼻口躲避。上午,群众认为是位 于该街中部的电镀厂造成的,出现围攻情况,当地政府与公 安机关将厂房封锁停工,当日下午,该街又出现相同的气体, 小部分情绪失控的群众推倒了电镀厂围墙,毁坏了一些设备,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万余元。经市环保局调查,该污染事故是 因为当地一农药厂的化磷反应锅使用不当致使防爆膜破裂, 三氯化磷泄入大气反应生成酸雾和有毒气体,因该厂在工业 街东北2公里处,东北风使有毒物质从电镀厂平房上方侵入工 业街,致使群众误认电镀厂为污染源。问: (1)农药厂对工业街居民应承担何种责任?为什么? (2)你认为电镀厂的损失是否应由农药厂承担?为什么?
(2)主管部门可以责令该厂限期补办环境影响 评价手续,不能批准的,应采取停产、搬迁或罚款等 措施;对于违反“三同时”的规定,可以责令停产, 并可处10万元以下罚款;对于向水体排污行为,可 以处警告和罚款(5千元以上10万元以下),上述处 罚应当并处。
案例分析
2、某糖厂与一研究所联营成立了甲公司,取得了 法人资格,之后原糖厂的一车间生产过程中泄漏了 数吨萃取液,致使附近农户的鱼苗死亡,县环保局 查证属实后,对糖厂处以8000元罚款。问: (1)该环保局的处罚是否合法? (2)若要提起环境行政诉讼,原告为谁?法院应 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