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与女性发展·讲座
舒婷:《惠安女子》
野火在远方,远方 在你琥珀色的眼睛里 以古老部落的银饰 约束柔软的腰肢 幸福虽不可预期,但少女的梦 蒲公英一般徐徐落在海面上 呵,浪花无边无际 天生不爱倾诉苦难 并非苦难已经永远绝迹 当洞箫和琵琶在晚照中 唤醒普遍的忧伤 你把头巾一角轻轻咬在嘴里 这样优美地站在海天之间 令人忽略了:你的裸足 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 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 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 ( 1981年4月)
Back
《舞会结束以后》
“去年的今天我就做了比较, 我的幸福也在那天决定了, 阿西尔已把我的心带走, 带到乌鲁木齐发电厂去了。” (1952~1954年)
Back
闻捷:《种瓜姑娘》
…… 年轻人走过她身旁 都用甜蜜的嗓子来歌唱 把胸中燃烧的爱情 倾吐给亲爱的姑娘 充满爱情的歌谁不会唱? 歌声在天山南北飞翔, 枣尔汗唱出一首短歌, 年轻人听了脸红脖子胀—— “枣尔汗愿意满足你的愿望 感谢你激情的歌唱 可是,要我嫁给你吗 你衣襟上少着一枚奖章。
Back
《神女峰》
•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而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群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流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眺望远天的杳鹤 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1981年6月 长江)
《小二黑结婚》
清粼粼的水来蓝格莹莹的天 小芹我洗衣裳来到了河边 二黑哥,县里去开英雄会 他说是他说是今天要回家转 我前晌也等后晌也盼 站也站不定我坐也坐不安 背着俺的爹娘来洗衣裳
你去开会的那一天 乡亲们送你到村外边 有心想跟你说呀说上好几句话 人多眼杂人多眼杂我没敢靠前没敢靠前 昨夜晚我小芹我做了一个梦 梦见了二黑哥你当了模范 人人都夸你夸你是神枪手 人人都夸你打鬼子最勇敢 县长也你披红又戴花 你红光满面站在那讲台前 大伙儿呀,大伙儿呀,你拍手呀他叫喊呀,拍手叫喊 都说你是一个好呀么好青年好青年
Back
伊蕾的“性爱诗”
Back
• 如果说舒婷在《神女峰》中的感叹:“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还是早期遮遮掩掩的女性宣言的话 (女性要的是真实的生命状态,而不是男权话语对女性意义的评 定:什么“望夫石”、“神女峰”、“鹿回头”之类的牌坊), 那么伊蕾的写作则是更激进的诗学革命。中国当代文学、至少是 诗歌中,还没有这么暗示而直露的性爱场景:“我的肉体渴望来 自另一个肉体的颤栗的激情/我的灵魂渴望来自另一个灵魂的自 如的应和……你寻着那条长满野草的小路走来/我和你,逃避了 无情的戒律/在这里,把你强健的胸膛压在我的胸上……当你累 了,就软软地躺在我的身旁/让我倾听你的呼吸/当天明了,你愿 意和我一起去流浪吗”(《流浪的恒星》)。“用你流浪的生涯 告诉我/我美吗?/那黑森林是否可以居住//什么是洞穴的快乐?/ 告诉我(用你的手足)/告诉我(用你的牙)/告诉我(用你的 吻)……惊天动地/你沉重的肉体压过来/压过来/你憨憨的/露出尖 锐的牙齿”(《跳舞的猪》)。“我欲望的价值百倍的增长/我 在无形的阻遏中挣扎/每一秒钟是一个挫折/现在我只剩下了一种 本能/要接触你‘带电的肉体’”(《情舞》)。
当代中国“女性诗歌”面貌的沿 革
荣光启(文学院)
rongguangqi@
主要内容: 1、“十七年”文学中的女性观; 2、“朦胧诗”中的女性观; 3、“第三代”诗人中的女性观; 4、“70后”诗人与女性主义; 5、“80后”女诗人的写作; 6、当代汉语诗歌状况…… 7、小结
1、“十七年”文学中的女性观;
启蒙意识与女性经验
Back
在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之前,舒婷对爱情的歌唱预先表达了 人们渴望已久的心声。尽管今天看起来《致橡树》可能只 是一首普通的爱情诗,但是特定的历史时期给予了它丰厚 的意义。这也足以看出诗人在历史关头的敏锐性。用诗人 自己的话说,就是“最强烈的抗议最勇敢的诚实莫过于— —活着,并且开口”。(《人心的法则》,1976年1月13 日)舒婷的诗一方面是新时期女性解放的美妙预言,另一 方面它也是新时期文学人道主义复归、人性解放话语的独 特部分。从女性视角、从女性经验出发,接下来舒婷写了 一些反映女性生存和命运的诗作,无疑是中国当代文学后 来出现的突出女性自身经验、从女性视野看问题的“女性 主义写作”的先声。这些诗作,反映了舒婷这位写诗的女 性对几千年受男权话语辖制的漫长历史的反思,也反映出 一个当代女性诗人在这个男权话语已经历史化、文化化的 社会中艰难生存的真切体验。
Back
《讲话》
1、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 会上的讲话》:‚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 个为群众的问题和如何为群众的问题‛,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根本的问题,原 则的问题‛,文艺‚首先是工农兵服务‛, 然后才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 识分子服务 2、工农兵方向。与工农兵结合 3、文艺源于生活却‚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的 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 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3、“第三代”诗人中的女性观;
Back
《独身女人的卧室》(1986)
14.绝望的希望
Back
这繁华的城市如此空旷 小小的房子目标暴露 白天黑夜都有监护人 我独往独来,充满恐惧 我不可能健康无损 众多的目光如刺我鲜血淋漓 我祈祷上帝把那一半没有眼的椰子 分给全体公民 道路已被无形的障碍封锁 我怀着绝望的希望夜夜等你 你来了会发生世界大战吗 你来了黄河会决口吗 你来了会有坏天气吗 你来了会影响收麦子吗 面对所恨的一切我无能为力 我最恨的是我自己 你不来与我同居
Back
歌曲:《解放区的天》
作词记谱:刘西林
Back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解放区得人民好喜欢, 民主政府爱人民呀, 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 呀呼嗨嗨,一个呀嗨, 呀呼嗨呼嗨,呀呼嗨嗨嗨, 呀呼嗨嗨一个呀嗨.
“十七年文学”中的性别问题
1、衡量爱情价值的是革命斗争的能力——参加社 会主义劳动的能力; 2、阶级斗争意识弥漫的时代,妇女是被压迫阶级 中的主角,妇女的身体创痛是阶级受压迫最生动的 隐喻; 3、身体意义上的‚母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政 治意识形态上的‚出身‛——“党才是他的亲娘‛; (1974年《闪闪的红星》) 4、‚妇女能顶半边天‛,既是对女性身份的取消, 亦是对性别问题的忽视,对人性、女人性的遮蔽与 压抑。 Back
Back
Back
翟永明,祖籍 河南,1955年 生于四川成都。 1980年毕业于 成都电子科技 大学。作品曾 被翻译成为英、 德、日、荷兰 等国文字。出 版的诗集有 《女人》 (1987)、 《在一切玫瑰 之上》 (1992)、 《翟永明诗集》 (1994)、 《黑夜里的素 歌》(1997)、 《称之为一切》 (1997)。现 居成都写作兼 经营‚白夜‛ 酒吧。
翟永明
残雪:人的梦魇
残雪(1953年~ ),女,本名 邓小华,湖南长沙人, 生于一个 在“文革”中饱受冲击和迫害的 知识分子家庭,被誉为 中国最具 代表性的“先锋派”小说家,现 代主义小说精神的呵护 者,纯文 学的守夜人。她和马原的小说实 验开创了中国先锋小说的潮流。
Back
“私人生活”与身体写作
Back
《舞会结束以后》
深夜,舞会结束以后, 忙坏年轻的琴师和鼓手, 他们伴送吐尔地汗回家, 一个在左,一个在右……
琴师踩得落叶沙沙响, 他说:“葡萄吊在藤架上, 我这颗忠诚的心呵, 吊在哪位姑娘辫子上?” 鼓手碰得树枝哗哗响, 他说:“多少聪明的姑娘! 她们一生的幸福呵, 就决定在古尔邦节晚上。”
翟永明:黑夜意识
《黑夜的意识》是当代女诗人翟永明 1984年创作的《女人》组诗的序言部分。 “作为人类的一半,女人从诞生起就面临着一个完全不同的 世界,她对这世界最初的一瞥必然带着自己的情绪和知 觉,……她是否竭尽全力地投射生命去创造一个黑夜?并在 各种危机中把自己变形为一颗巨大的灵魂?事实上,每一个 女人都面对自己的深渊——不断泯灭和不断认可的私心痛 楚与经验——并非每一个人都能抗拒这均衡的磨难直到毁 灭。这是最初的黑夜,它升起时带领我们进入全新的、有着 特殊布局和角度的、只属于女人的世界。这不是拯救的过 程,而是彻悟的过程……”。
Back
“妇女能顶半边天” (1968,毛泽东)
Back
1962~1978,人民公社
Hale Waihona Puke 样板戏中的性别问题样板戏有一个特点:里面很少有两口子同时出现的:《沙 家浜》中阿庆嫂的老公自然叫阿庆,按剧中交代,是我党 的地下交通员。阿庆嫂撒谎说和她拌了两句嘴,去上海跑 单帮去了。要再问的深一点,估计就是往各茶馆倒腾茶叶, 顺手再捎点瓜子花生什么的。胡传葵好像和阿庆还很熟, 因为一见面就问阿庆的近况,还在旁边拍曲线马屁:这个 阿庆,就是脚野一点。意思是说,这个阿庆不恋家、开拓 精神强,是个干事业的男子汉。《龙江颂》中江水英的老 公大概是驻守中X边界的军人,从来没露过面,这是人们 从她家门口挂着那块“光荣军属”的牌子猜出来的。她本 人作风也像是当过随军家属。《杜鹃山》的柯湘两口子一 起从井冈山下来,还没到杜鹃山丈夫就被毒蛇胆给干掉了。 虽然没有露过面,好像两口子感情不错,因为雷刚的妈妈 说了句“结婚三载的贴心人”。 主角尚如此,其他人更惨,年轻一点的都是单亲家庭: 《智取威虎山》里常宝有爹没娘,勇奇有娘没爹,爹娘凑 齐的很少。什么沙奶奶、李奶奶更都是孤身一人,连个两 地分居的丈夫都没有。(李玉和-中共党员、铁路信号工 人。李奶奶-李玉和的师娘。李铁梅-李玉和师兄的女儿 )
林白,本名林白薇。生于广西北流, 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同 年分配到广西南宁市广西图书馆,任图 书分类。1985年底,到广西电影制片厂 文学部任编辑。1990年到北京《中国文 化报》当编辑、记者。1996年落聘回家。 2004年5月,调武汉市文联武汉文学院, 当专业作家。 1977年发表诗歌,1983年发表小说。 1994年发表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 主要作品另有《说吧,房间》、《万物 花开》、《妇女闲聊录》等七部长篇小 说;中篇小说《致命的飞翔》、《瓶中 之水》、《回廊之椅》等,短篇小说四 十余篇,散文随笔集《秘密之花》等七 部。跨文体作品《枕黄记》及一部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