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字经注音版

三字经注音版

三字经【导读】《三字经》,是我国知名度极高的儿童读物,流传广泛,家喻户晓。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俗称“三百千”,而《三字经》后来居上。

这里的“居上”殆源于数字顺序,为方便是根据三书之内容与作用的有意排列。

但事实上,综其覆盖读者之广、教育作用之深以及流传时间之久观而言之,《三字经》在中国古代蒙书教材中,不能不说是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书。

《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目前难于确定。

《三字经》其书作者说法大致有四种:一、明代黄佐《广州人物传》十,明末诸生屈大均《广东新语》十一,清代恽敬《大云山房记》二,都以为作者应是宋末区适子;二、清代邵晋涵诗:“读得贞黎三字训”,自注:“《三字经》,南海黎贞撰。

”据此以为《三字经》为明代黎贞撰;三、或者又有区适子所撰,黎贞增广之说;四、世传王应麟撰,王应麟(1223—1296),南宋学者,字伯厚,号深宁居士。

清代夏之翰《〈小学绀珠〉序》:“迨年十七,始知其《三字经》作者自先生(王应麟),因取文熟复焉,而叹其要而该也。

”清代贺兴思《〈三字经〉注解备要叙》:“宋儒王伯厚先生《三字经》一出,海内外子弟之发蒙者,咸恭若球刀。

”都明确认为《三字经》是王应麟所撰。

一般来说,《三字经》作者应为王应麟。

清代人多认为《三字经》是宋儒王应麟所作,不管《三字经》的作者是谁,都不影响这部书的价值,因为《三字经》有着丰富的内容。

近代经学大师章太炎说:“其书先举方名事类,次及经史诸子,所以启导蒙稚者略备。

”也就是说《三字经》是一部内容全面的启蒙读物。

《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份,每一部份有一个中心。

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从“为人学,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四时、四方、五行、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份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份先秦诸子的著作;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从伏羲神农至清代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

《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

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见闻”。

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

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

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

《三字经》最后强调学习的态度和目的。

可以说,《三字经》既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同时也是作者论述启蒙教育的著作。

《三字经》用典多,知识性强,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三字经》具有识字、广见闻和灌输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即传授知识与封建政治思想教育双重功能。

书中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情真意切.此书中有段仅用三百多字便概括了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变迁,历来备受赞誉。

三字经sòn g 宋wán g王yìn g应lín麟z huàn撰rén 人z hī之c hū初,xìnɡ性běn本s hàn善。

xìnɡ性x iānɡ相jìn近,xí习x iānɡ相y uǎn远。

ɡǒu 苟bú不j iào教,xìnɡ性nǎi乃q iān迁。

j iào教z hī之dào道,ɡuì贵yǐ以z h uān专。

xī昔mènɡ孟mǔ母,zé择lín邻c hù处。

zǐ子bù不x ué学,d uàn断jī机z hù杼。

dòu 窦yān燕s hān山,yǒu有yì义fānɡ方。

j iāo教wǔ五zǐ子,mínɡ名jù俱yánɡ扬。

yǎnɡ养bú不j iào教,fù父z hī之ɡuò过。

j iào教bù不yán严,s hī师z hī之d uò惰。

zǐ子bù不x ué学,fēi非s uǒ所yí宜。

yòu幼bù不x ué学,lǎo老hé何wéi为。

yù玉bú不z huó琢,bù不c hénɡ成qì器。

rén人bù不x ué学,bù不z hī知yì义。

wéi 为rén人zǐ子,fānɡ方s hào少s hí时。

qīn亲s hī师yǒu友,xí习lǐ礼yí仪。

x iānɡ香j iǔ九línɡ龄,nénɡ能wēn温xí席。

x iào孝yú于qīn亲,s uǒ所dānɡ当z hí执。

rónɡ融sì四s uì岁,nénɡ能rànɡ让lí梨。

tì弟yú于z hǎnɡ长,yí宜x iān先z hī知。

s hǒu 首x iào孝tì悌,cì次j iàn见wén闻。

z hī知mǒu某s hù数,s hí识mǒu某wén文。

yī一ér而s hí十,s hí十ér而bǎi百,bǎi百ér而q iān千,q iān千ér而wàn万。

sān 三cái才z hě者,t iān天dì地rén人。

sān三ɡuānɡ光z hě者,rì日y uè月xīnɡ星。

sān 三ɡānɡ纲z hě者:jūn君c hén臣yì义,fù父zǐ子qīn亲,fū夫fù妇s hùn顺。

y uē曰c hūn春x ià夏,y uē曰q iū秋dōnɡ冬,cǐ此sì四s hí时,yùn运bù不q iónɡ穷。

y uē曰nán南běi北,y uē曰xī西dōnɡ东,cǐ此sì四fānɡ方,yìnɡ应hū乎z hōnɡ中。

y uē曰s huǐ水h uǒ火,mù木jīn金tǔ土,cǐ此wǔ五xínɡ行,běn本hū乎s hù数。

y uē曰rén仁yì义,lǐ礼z hì智xìn信,cǐ此wǔ五c hánɡ常,bù不rónɡ容wěn紊。

dào 稻l iánɡ粱s hū菽,mài麦s hǔ黍jì稷,cǐ此l iù六ɡǔ谷,rén人s uǒ所s hí食。

mǎ马n iú牛yánɡ羊,jī鸡q uǎn犬s hǐ豕,cǐ此l iù六c hù畜,rén人s uǒ所sì饲。

y uē曰xǐ喜nù怒,y uē曰āi哀jù惧,ài爱wù恶yù欲,qī七qínɡ情jù具。

páo 匏tǔ土ɡé革,mù木s hí石jīn金,sī丝yǔ与z hú竹,nǎi乃bā八yīn音。

ɡāo 高zēnɡ曾zǔ祖,fù父ér而s hēn身。

s hēn身ér而zǐ子,zǐ子ér而sūn孙。

zì自zǐ子sūn孙,z hì至x uán玄zēnɡ曾。

nǎi乃j iǔ九zú族,rén人z hī之lún伦。

fù父zǐ子ēn恩,fū夫fù妇cónɡ从。

x iōnɡ兄zé则yǒu友,dì弟zé则ɡōnɡ恭。

z hǎnɡ长yòu幼xù序,yǒu友yǔ与pénɡ朋。

jūn君zé则jìnɡ敬,c hén臣zé则z hōnɡ忠。

cǐ此s hí十yì义,rén人s uǒ所tónɡ同。

fán 凡xùn训ménɡ蒙,xū须j iǎnɡ讲j iū究。

x iánɡ详xùn训ɡǔ诂,mínɡ名jù句dòu读。

wéi 为x ué学z hě者,bì必yǒu有c hū初。

x iǎo小x ué学z hōnɡ终,z hì至sì四s hū书。

lùn 论yǔ语z hě者,èr二s hí十p iān篇。

qún群dì弟zǐ子,jì记s hàn善yán言。

mènɡ孟zǐ子z hě者,qī七p iān篇z hǐ止。

j iǎnɡ讲dào道dé德,s huō说rén仁yì义。

z uò作z hōnɡ中yōnɡ庸,zǐ子sī思bǐ笔。

z hōnɡ中bù不p iān偏,yōnɡ庸bú不yì易。

z uò作dà大x ué学,nǎi乃zēnɡ曾zǐ子。

zì自x iū修qí齐,z hì至pínɡ平z hì治。

x iào 孝jīnɡ经tōnɡ通,sì四s hū书s hú熟。

rú如l iù六jīnɡ经,s hǐ始kě可dú读。

s hī诗s hū书yì易,lǐ礼c hūn春q iū秋,hào号l iù六jīnɡ经,dānɡ当j iǎnɡ讲q iú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