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
一、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质
• 可持续经济发展是根据非持续发展的缺陷而追求 的一种合理经济发展形态。通过实施可持续经济 发展战略,使社会经济得以形成可持续经济发展 模式。 • 这种模式,本质上是现代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它 正确地在经济圈、社会圈、生物圈的不同层次中 力求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亚系统相互协调 和可持续发展,使生产、消费、流通都符合可持 续经济发展要求,在产业发展上建立生态农业和 生态工业,在区域发展上建立农口、资源与环境战略
一、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
• 其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促进经 济增长和发展的能力。它是实现经济可持 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可靠保证。 • 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按照系统科学的观 点,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经济系统内部 的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发展环境的持续能 力。
经济系统内部的持续发展能力
六、可持续的生产模式
• 所谓可持续生产是指:力求满足消费者对 产品和劳务的需求不危机子孙后代对资源 环境的需求。这是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基本 实现形态。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内容包 括: • 1、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高度统一,按生产 力合理布局的原则,使宏观经济活动与微 观经济活动都符合其所在区域的要求;
• 3、在利用和消耗可再生资源的过程中,努 力实现保持资源再生能力的目标; • 4、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中所产生的废 弃物或者给自然界带来的副作用,要由自 然本身的作用与人工作用共同来消化。
• 在生物圈的人类生态经济行为,规定着在 社会圈的人类社会生活;在生物圈和社会 圈的人类生态经济行为,从最深层次上决 定着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是否保持平衡。 这三个层次共同构成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 这就说明了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本质上是 现代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 要取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遵守自 然规律、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 国际上提出了“三E”概念,即追求环境完整、 经济效率、公正秩序。这“三E”基本上反映 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核心 内容。
三、经济圈中的生态经济模式
• 可持续经济发展的直接外在表现为长期的 经济稳定、持续、协调,从宏观经济学的 角度,就是要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 衡,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来说,要从 更宽的视角来看社会的总供求。
• 2、追求产品质量、优化产品品种; • 3、在生产技术和工艺方面,不断降低物质 消耗,大力推广有利于资源节约的生产流 程。
• • • •
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 2、生产直接目标与生态经济要求相符合; 3、生产资源主要依靠科技力量,以智力资 源来替代物质资源,在生产中逐步用可再 生资源所产生的自然力来替代不可再生资 源所产生的自然力。
五、生物圈中的生态经济模式
• 社会经济发展是处在一个更大的环境中进行的, 这就是地球生物圈。 • 可持续经济发展在生物圈中的运行,应遵循以下 要求: • 1、在人工环境不断扩大的趋势中,努力维护自然 环境所具有的生态功能; • 2、在不断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的过程中,通过努力 使各种资源有效利用,节约使用,延长各种资源 耗竭之日的到来,并努力通过技术开发,找到替 代资源,以保证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
• 彻底改变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发 达国家负有主要责任,以往工业化国家的 现代化发展模式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 对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高消耗 来支撑经济增长;二是以生活资料的高消 费来刺激经济的高速增长; •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二、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经济特征
• 经济圈中的生态经济模式,不仅仅注意第 一层次的社会总供求平衡,即市场上表现 出来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与能够提供到 市场上的总产品(加劳务)两者的比例协 调,更要注意到第二层次的社会总供求平 衡,即市场背后整个社会必要的经济需求 与经济资源供给两者的比例协调。
四、社会圈中的生态经济模式
• 可持续经济发展所处的社会圈,就是用生态经济 的要求来规范人的再生产和人的社会生活。具体 要求如下: • 1、人口数量的有限增长和人口质量的持续提高; • 2、人口生产的社会形态体现生态文明的要求; • 3、人民的福利与生态需求、生态效益相吻合; • 4、人口及其社会活动的分布体现生态经济效益。
• 其是由经济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所决定的经 济再生产能力,是人类协调自身与自然之 间关系力量的总和。它既包括现实的社会 生产力,也包括潜在的社会生产力。
• 包括:人力、物化劳动、科学技术、协作 联合力和自然生产力
经济发展环境的持续能力
• 是指经济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资源和社会 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 • 经济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的持续能力,是 指由自然再生产过程所决定的自然生产潜 力和由生态平衡规律所制约的生态环境平 衡自我调节能力。它主要包括:自然资源 的可持续利用再生能力、可再生资源与非 再生资源的相互替代能力、环境污染吸收 和净化能力,生物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平 衡的自我维护和稳定能力等。
七、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 所谓可持续性消费是指随着人们富裕程度 的增加和生活水准的提高,消费需求由低 层次向高层次递进,由简单稳定向复杂多 变发展。 • 可持续的消费模式的特点: • 1、节约型,主张适度消费,反对高消费、 多余消费;
• 2、公众型,对消费商品、文化服务、交通、 娱乐、体育、保健等的提供上,尽量面向 广大公众,多种层次兼顾; • 3、文明型,在提高社会消费水平中,应大 力推行情趣高雅的广义消费活动; • 4、科学型,用自然科学知识来指导、规范 消费,使消费有益于人的健康。
• 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本质上是现代生态经 济发展模式,依靠生态持续性来取得经济 持续性,把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引导到追 求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 上来。
• 现代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就是按照生态经 济有机整体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来发展现 代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具体形 态,使经济结构的改进、财富的增进与生 活水平的提高,均符合生态系统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