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列图、因果图 PPT
50
0 蓄油孔 扣环
140 83.5
95.3 90.3
累积百 分比
100 100
66.5
80
30
22
50 21
动平衡 开档大 法兰销 小头直 拐颈小
超差
孔大 径小
3.1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排列图
3.1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排列图
3.1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排列图
3.1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排列图
3.1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排列图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10
3.1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排列图
❖ (2)画排列图。在坐标系的横轴上从左到右依次标出
各个原因,“其他”这一项放在最后,在坐标系上设置 两条纵坐标轴,在左边的纵坐标轴上标上频数,在右边 的纵坐标轴的相应位置上标出频率。然后在图上每个原 因项的上方画一个矩形,其高度等于相应的频数,宽度 相等。然后在每一矩形的右上角上点一个点,其高度为 到该原因为止的累积频数,并从原点开始把这些点连成 一条折线,称这条折线为累积频率折线,也叫帕累托曲 线,如图 2.7 所示。
3.1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排列图
3.1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排列图
❖ (3)确定主要原因(应用排列图进行问题分析) 主要问题或关键问题(A类):累积百分比从0%到80%
(大约数)之间的问题。从图 2.7 可以看出,造成不 合格品的主要原因是操作、工具与设备,要减少不合 格品应该首先从这 3 个方面着手。
1.排列图
----把握重点的利器
3.1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排列图
一、排列图概述 排列图,又称帕累托图、主次因素分析图。(特殊类
型的条形图)
它是将质量改进项目(或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从最
重要到最次要顺序进行排列而采用的一种图表。
此图是建立在帕累托原理(80/20法则)的基础上,
即少数的因素往往产生主要的影响(关键的少数和次 要的多数),因此又叫帕累托图。(库存管理中ABC管 理法也是基于帕累托原理)(朱兰)
次要的多数”的原理,对有关产品质量的数据进行分 类排列,用图形表明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从而 便可知道哪个因素对质量的影响最大,改善质量的工 作应从哪里入手解决问题最为有效,经济效果最好。
3.1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
二、排列图的形式
3.1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排列图
三、排列图的做法
❖ 例1对某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并对其中的不合格品进行原因分析,共
3.1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排列图
排列图遵循二八法则
1、80%的问题由20%的原因引起; 2、80%的索赔发生在20%的生产线上; 3、80%的销售额由20%的产品带来; 4、80%的品质成本由20%的品质问题造成; 5、80%的品质问题由20%的人员引起。
3.1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排列图
在质量管理中运用排列图,就是根据“关键的少数和
以也称为石川图。
要因
要因
因果图是用来分析影响产品质量各种原特 征因的一种有效
要因
要因
的定性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制造、因果图的基本形式
3.1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因果图
三、因果图的做法
❖ 例 1 复印机的复印质量未达到预定标准,希望通过因
果图找出复印机复印不清楚的原因,以便采取针对性 措施加以解决。
3.1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排列图
3.1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排列图
不合格品排列图
频数
240
(件)
180
120
60
117
做工 不一
致
78.8%
93.3% 88.3%
98% 96.7%
48.8% 72
23
断线
线不 直
12
棱角 不好
8
对称 不够
3 脏污
5 其它
100% 累计百 分率 (%)
50%
2.因果图
3.1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排列图
• 排列图的由来
1、意大利经济学家pareto “关键的少数”,“排列图法则”。 2、美国经济学者劳伦兹M.O.Lorenz使用累积分配曲线来描
绘“排列图法则”,即经济学中的Lorenz曲线。 3、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将劳伦兹曲线应用于质量管理上,
同时提出“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见解,并借用 Pareto的名字,将此定义为排列图。 4、石川馨博士将其引入到质量管理活动中使用,从而成为 质量管理七大工具之一,在现场得到广泛使用。
❖ 第一步,确定待分析的质量问题,将其写在右侧的方
框内,画出主干,箭头指向右端。确定复印机复印不 清楚作为此问题的特性,在它的左侧画一个自左向右 的粗箭头,如图 2.8 所示。
3.1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因果图
根据排列图确定主要因 素、次要因素和一般影 响因素。 80%,90%,100% 和A线、B线、C线。
3.1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排列图
★实例:某服装厂缝制质量部检查了一批服装 ,不合格项目为断线72件,棱角不好12件,做 工不一致117件,脏污3件,线不直23件,对称 不够8件,其他问题的5件,试绘制排列图,从 图中能否发现造成本周客诉的主要原因是哪些 。
检查了7批,对每一件不合格品分析原因后列在如表2.1所示。
3.1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排列图
从表2.1中给出的数据可以看出各种原因造成的不合格
品的比例。为了找出产生不合格品的主要原因,需要 通过排列图进行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 (1)列频数统计表。将表2.1中的数据按频数或频率
大小顺序重新进行排列,最大的排在最上面,其他依 次排在下面,“其他”排在最后,然后再加上一列 “累积频率”,便得到频数统计表,如表2.2所示。
次要问题(B类):累积百分比从80%到90%多之间的问
题。(工艺、材料)
一般问题(C类):累积百分比从90%多到100%之间的
问题。(其他)
3.1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排列图
四、排列图的另一个例子:
曲轴加工不良品统计数据表
3.1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排列图
不良 品数
150 150
100 33.9
----寻找原因的捷径
3.1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因果图
一、因果图概述
因果图是用来表示和分析质量问题与其潜在的原因
关系的一种图表。它是以结果为特性,以原因作为因
素,在它们之间用箭头联系起来,表示因果关系的图
形。又叫特性要因图,或形象地称为树枝图或鱼刺图,
是由日本质量管理学者石川馨在 1943 年提出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