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导联
V1-V2(V3)
V2-V4 V5-V6(Ⅰ、avL) Ⅰ、avL(V5-V6) Ⅰ、avL、V1-V6 Ⅱ、Ⅲ、avF
V7-V9 V3R 、V4R 、V5R Ⅱ、Ⅲ、avF(V7-V9)
心电图诊断梗死相关动脉,对左前降支可
靠性最大,正确率≥90%。对右冠状动脉
次之,对左回旋支最差。
前间壁和前壁导联能独立反映左前降支病 变,右室导联可独立反映右冠状动脉病变, 但左回旋支缺乏独立表现的部位导联。
2/3前壁急性心肌梗死V1导联ST段无抬高,这是由 于V1导联面对的右侧间隔旁区由左前降支的间隔支 和右冠状动脉的圆锥支双重血液供血。
I、aVL导联ST段抬高伴有V2导联ST段压低,提示左 回旋支的钝缘支闭塞。
如何测量ST段抬高或压低的幅度?
ST段呈水平下移时,测量ST段水 平部与QRS起始部的垂直距离
早期(超急性期)
心肌梗死ECG的演变及分期
时间
心电图表现
数分钟
ST抬高 T高大 无Q波
急性期
小时→日→周
T下降→倒置 ST抬高→下降 Q波出现
近 期(亚急期)
数周→月
ST段正常 Q波、 T波改变
陈旧期(愈合期)
3~6月后
ST-T正常或T稍异常Q波
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性演变
数min~h
数h~d;w
数w~m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特征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为心肌除极和复极 的异常,主要为病理性Q波的出现和ST- T的改变。
1.节段性 2.坏死、损伤及缺血改变同时存在
坏死型 Q波 损伤型 ST段抬高 缺血型 T波倒置
3.特有的演变规律(动态变化)
心肌梗死ECG的演变及分期
分期
与心肌梗死部位、梗死范围、梗死心肌的厚度有关 2、 典型AMI会出现Q波,标志着心肌梗死已经形成。 3、病理性Q波的诊断标准是:Q波时限≥40ms,Q/R
振幅>1/4。
相关血管供血情况
前间壁由左前降支的间隔支供血。 前壁主要由左前降支供血。 前侧壁由左前降支的对角支或左回旋支(主要是
钝缘支)供血。 高侧壁由左回旋支或左前降支供血。 广泛前壁由左主干或较粗大的左前降支供血。 下壁由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左优势型)或右冠
3~6m后
坏死型Q波
1、产生机制 正常的心室除极首先从室间隔开始,由心内膜下心肌
向心外膜下心肌扩布,形成QRS波群,在正常人,QR S波群的前30-40ms的向量大致指向左下方偏后。 因此,当某一部分心肌坏死时,该处不会产生心电向量, 综合向量将背离梗死区,因此在面对梗死区的导联上出现 坏死型Q波或QS波,而对应导联上则出现R波增高。虽 尚有争论,但已得到广泛认可。 Q波型心肌梗死≠透壁型心肌梗死 无Q波型心肌梗死≠非透壁型心肌梗死
左前降支近端闭塞常表现为V2导联ST段抬高(敏感 性为91%~99%),
左前降支近端闭塞还可出现以下改变:
①aVR导联ST段抬高(敏感性为43%,特异性为95%); ②侧壁导联原有的间隔性Q波消失(敏感性30%,特异性为84
%); ③ V5导联ST段压低(敏感性17%,特异性为96%); ④右束支传导阻滞(敏感性14%,特异性为100%)。
ST段呈非水平型下移时,在J点后 60ms或80ms处测量。
图 1 诊断依据
I导联ST段压低。 ST段抬高的幅度III导联大于 II导联。 V3导联ST段压低/Ⅲ导联ST段抬高比值小
于1。 右冠状动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图2 诊断依据:
1,ST段抬高的幅度II导联大于III导联。
2,I导联ST段在等电位线或抬高。
状动脉(右优势型)供血。 正后壁由右冠状动脉(右优势型)或左回旋支
(左优势型)
急性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
阻塞的冠状动脉 左前降支(间隔支) 左前降支(心尖) 左前降支、左回旋支 左前降支、左回旋支 左前降支 右冠状动脉或左前降支 左回旋支 右冠状动脉 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
仅供参考
梗死部位
前间壁 前壁 前侧壁 高侧壁 广泛前壁 下壁 正后壁 右室 下后壁
室间隔Q波<0.04s且<1/4 R波幅度。
6.假阳性:(1)良性早期复极;(2)LBBB;(3) 预激; (4) Brugada综合征; (5)心肌炎 或心包炎; (6)肺栓塞; (7)蛛网膜下腔出 血; (8)代谢异常,如高钾血症; (9) J点 异常; (10)导联错位或采用Mason-Likar 改良导联系统;(11)胆囊炎
a.如V4R导联ST段抬高大于1mm, 且T波直立,就是近端闭塞。
b. 如V4R导联ST段在等电位线,T波 直立,则为远端闭塞。
左回旋支闭塞之鉴别点:
ST段抬高幅度Ⅲ导联=Ⅱ导联,左回旋支 为梗死相关动脉,敏感性80%,特异性 97%;
ST段抬高幅度Ⅱ导联>Ⅲ导联,左回旋支 为梗死相关动脉,敏感性100%,特异性 100%;
3,V3导联ST段压低/Ⅲ导联ST段抬高比 值>1.2
4,V4R导联在等电位线或压低,T波倒置。 左回旋支!!!!!!!!!!!
右冠状动脉闭塞之鉴别点 :
(1)I导联ST段压低。 (2)ST段抬高的幅度ST段III导联大于II
导联。 (3)而是否是右冠近端或远端闭塞?应看
是否有右室梗,关键是看V4R导联ST抬高 否。
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合并V5、V6导 联ST段抬高提示左回旋支闭塞。
I导联ST段在等电位线或抬高。 V4R导联在等电位线或压低,T波倒置。
V3导联ST段压低/Ⅲ导联ST段抬高
(1)比值<0.5
右冠状动脉近段
(2)比值0.5~1.2 (3)比值>1.2
右冠状动脉远段
左回旋支 最高
左前降支近端(第一间隔支近侧)闭塞: 心电图除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图形外,因希 浦系统供血受影响常可合并束支和分支阻 滞,有时可合并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除非及时进行再灌注治疗,泵衰竭和心源 性休克发生率均较高。
左前降支中段(第一间隔支远侧,对角支 近侧)闭塞:也可表现为广泛前壁心肌梗 死图形,因希浦系统供血未受影响,很少 合并束支和分支阻滞,泵衰竭可能发生, 但心源性休克较为少见,预后相对良好。
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的误区
1. V1导联呈QS型是正常的。 2. 额面电轴介于0-30度,III导联Q波
<0.04s 且<1/4 R波幅度属于正常。 3.心脏横位可导致Ⅲ导联出现Q波,但Ⅱ导
联通常正常。 4. 额面电轴介于60-90度,aVL导联在正
常情况下可出现Q波。 5. I、aVL、aVF、V4-V6导联的非病理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