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与维护保养
自主维护的步骤
一:清洁就是检查 二:消除或控制污染源及难以接近的区域 三:建立清洁、润滑与安全标准 四:开展全面检查方面的培训 五:定期进行自主维护 六:工作现场的组织与管理 七:全面自主维护
备件的库存
企业为了保证设备备件使用的连续性、均 衡性,需要保有一定的库存,但如何保证 维修的连续性和均衡性的前提下,确定一 个合理的、经济的库存量,是备件管理的 重要问题。
及时采取措施,发生事故,参加分析,明确事故原因,吸取 教训,做出预防。
四保持
1、保持设备的外观整洁 2、保持设备的结构完整性 3、保持设备的性能和精度 4、保持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五规定
1、设备环境管理的标准无垃圾、无积尘、无积 水、无油垢; 2、根据设备性能的要求和工作条件,分别设有 放火、防爆、防冻、防漏、等措施,无易燃、易 爆危险; 3、规定安全走行路线,设置安全标记; 4、各种设施和管道涂色鲜明,易于识别; 5、场地平整,物品堆放整齐。
(3)二级保养:对设备进行部分解 体,擦洗设备,调整精度,拆检、更 换和修复少量易损件,局部恢复精度, 润滑系统清洗,换油,电仪系统检查 修理,并进行调整、紧固,刮研轻微 磨损的部件。
要做到零故障、防止劣化和三级管理, 必须做到三好、四会、四保持和五规 定。
“三好”的内容:
(1)管好:自觉遵守定人定机制度,管好工具、 附件,不丢失损坏,放置整齐,安全防护装置齐全 好用,线路、管道完整。 (2)用好:设备不带病运转,不超负荷使用,不 大机小用、精机粗用。遵守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规 程。细心爱护设备,防止事故发生。 (3)修好:按计划检修时间,停机修理,积极配 合维修工,参加设备的二级保养工作和大、中修理 后完工验收试运行工作。
设备事故管理
设备事故分类: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 按性质分为:责任事故、自然事故、质量事 故。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切断电源,除不及时抢 救会增大损失外,必须保留现场,立即上报。
“三不放过”的原则:不找出事故原因不放 过;不对责任者作出处理不放过;不制定出防范 措施不放过。
设备修保工作中,“两不见天、三不落地”
设备故障是人为造成的 人的思维和行动改变后,设备就能 实现零故障 要从“设备产生故障”的观念转变为“ 设备不会产生故障”、“能实现零故障 ”
设备维护保养
设备维护保养:通过擦拭、清扫、润滑、 调整等一般方法对设备进行护理,以维 持和保护设备的性能和技术状态。 基本要求:清洁、整齐、润滑良好、安 全 基本内容:日常维护、定期维护、定期 检查、精度检查
三级保养
设备的三级保养为: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 保养。 (1)日常保养:设备的日常保养由操作者负责, 班前班后由操作工人认真检查。擦拭设备各处或 注油保养,设备经常保持润滑、清洁。班中设备 发生故障,要及时排除,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2)一级保养:对设备进行局部拆卸、检查、 清洗;疏通油路,更换不合格的毡垫、密封;调 整设备各部位配合间隙,紧固设备各个部位,电 气部分由维修电工负责。
潜在缺陷
物理上的潜在缺陷 1.未分析,未检查,尚不了解的内部缺陷 2.安装位置很差,看不见的缺陷 3.灰尘、污垢等看不见的缺陷
心理上潜在的缺陷 1.尽管看见了,但不加关心,视而不见 2.认为这类问题不存在,忽视不顾 3.技能水平不够,看不到缺陷的存在
故障与时间的关系
维修费用与时间
早期故障期对于机械产品又叫磨合期。在此期 间,开始的故障率很高,但随时间的推移, 故障率迅速下降。
生产设备的特点
1、生产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2、操作条件复杂,部分会有高温高 压 3、产品生产成本与产品质量对设备 性能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4、能源耗用量大
完好设备的标准
1.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
1)主、辅机的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求。 2)仪表、计器、信号连锁和各种安全装置、自动调 节装置齐全完整、灵敏、准确。 3)基础、机座稳固可靠,地脚螺栓和各部螺栓连接 紧固、齐整,符合技术要求。 4)管线、管件、阀门、支架等安装合理,牢固完整, 标志分明,符合要求。 5)防腐、保温、防冻设施完整有效,符合要求。
两不见天是: 油料、清洗过的机件不见天 三不落地是: 油料、机件、工具不落地
设备使用油料的“五定”要求
定专人负责 定加油部位 定加油时间 定油料品种 定加油量
• 由于时间仓促及水平有限,不足之处,恳请 各位给予斧正,谢谢!
一、设备及管理的定义
设备(equipment)的定义:指可 供企业在生产中中长期使用,并在 反复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的实物形 态和功能的劳动资料或物质资料的 总称。
设备管理:设备的设置完成后的设 备维修和保全活动。 设备的用途 1、达到生产工艺要求 2、提高生产效率 3、提高产品的品质
进入偶发故障期,设备故障率大致处于稳定 状态。在此期间,故障发生是随机的,其故 障率最低,而且稳定,这是设备的正常工作 期或最佳状态期。
在设备使用后期,由于设备零部件的磨损、 疲劳、老化、腐蚀等,故障率不断上升。因 此认为如果在耗损故障期开始时进行大修, 可经济而有效地降低故障率。
零故障的基本观点
设备维护保养的基本要求
(1) 清洁: 设备内外整洁,各传动部件、运动部 件等处无油污,各部位不漏油、不漏气,设备周 围的杂物、脏物要清扫干净。 (2) 整齐: 工具、附件、产品要放置整齐,管道 、线路要有条理; (3) 润滑良好 :应该及时加油 (4) 安全: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超负荷使用设备 ,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及时消除不安 全因素。
“四会”的内容
(1)会使用:熟悉设备结构,掌握设备的技术性能和操作 方法,懂得加工工艺,正确使用设备。 (2)会保养:正确地加油、认真清扫,保持设备内外清洁 、无油垢、无脏物。 (3)会检查:了解设备精度标准,会检查与加工工艺有关 的精度检验项目,并能进行适当调整。会检查安全防护和保 险装置。 (4)会排除故障:能通过不正常的声音、温度和运转情况 ,发现设备的异常状况,并能判断异常状况的部位 和原因,
*润滑:润滑系统破坏,润滑剂选 择不当、变质、供应不足、错用 。
设备管理上 的故障分类
维修工程方 面的故障分类
故障的分类
电气故障 结构故障 仪表及控制系统故障 管道故障 机组系统故障 通讯故障
间歇性故障 永久性故障
完全性故障 局部性故障
突发性故障 渐发性故障
影响故障的基本因素
人的因素是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 一种 硬件与软件部匹配 修理条件不合理(备件不合格等) 设备性能一三年十二月二十日
目录
引言 一、设备及管理的定义
二、设备的性质 三、设备常见的问题 四、设备的维护保养
五、维护责任与事故处理
本次培训的意义
• 为了快速提高新员工的技能。保持设备良好 的技术状态和工作能力、保证设备安、稳、 长、满、优运行。让使用部门掌握设备使用 与维护的基本技能,便于部门内持续教育的 开展和技能传承。并希望通过各位的努力, 能让各位同事们尽快掌握必要的技能,成为 一名合格的设备操作手。
维护的责任
维修工人(机、电、仪)要明确分工,对分工负 责包干的设备,负有维修好的责任,并做到: (1)定时定点检查,并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 运行情况。 (2)发现缺陷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缺陷, 要详细记录,及时上报,并结合设备检修予以消 除。 (3)按质按量完成维修任务。
(4)修复完成后,要注意现场的清理,不留 安全隐患。
2.设备运转正常,性能良好
(1)设备润滑良好,润滑系统畅通,油质符 合要求。 (2)无振动、松动、杂音等不正常现象。 (3)各部温度、压力、转速、流量、电流等 运行参数符合规程要求。 (4)生产能力达到铭牌能力或查定能力。
3.技术资料齐全、准确
(1)设备档案、检修及验收记录齐全。 (2)设备运转时间和累计运转时间有 统计、记录。 (3)设备易损件有图纸。 (4)设备操作规程、检修规程、维护 保养规程 齐全。
4.设备及环境整齐、清洁,无“跑、 冒、滴、漏”现象
故障产生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设计、制造、安装、
使用保养、润滑、自然磨损、环境 因素、人的素质、管理、其他原因
*使用保养:违反操作规程,操 作失误,超载、超压、超速、 超时、腐蚀、漏油、过热、过 冷等超过三设备功能允许的范 围,维护修理不当,备件不合 格,局部改装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