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科学及护理优秀课件

产科学及护理优秀课件

产科学及护理优秀课件
决定和影响分娩的四大因素
枕左前位的分娩机制
临产先兆、临产的诊 断与产程分期
分娩的临产经过、处理及 护理
无痛分娩、家庭接生、分娩现代 化管理
基本概念
分娩是指妊娠28周末以后胎儿及其附属 物从临产开始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 妊娠满28周末至37周末分娩者,称为早产 ,妊娠37周末至42周末分娩,称为足月产 ,妊娠42周末以后分娩,称为过期产。
枕下前囟径 9.5cm
内旋转 衔接—下降—俯屈—
头先露:较易通 过产道;
臀位:胎头娩出 困难;
横位:足月活胎 不能通过产道。
胎儿某一部分 发育异常使抬头 或胎体过大,通 过产道常发生困 难。
如:脑积水、联 体双胎等
胎儿大小
胎头结构与径线
双顶径——9.3cm
枕额径—11.3cm 枕下前囟径—9.5cm
枕颏径—13.3cm
极性
宫缩以子宫底部最强、最持久,向下 逐渐减弱,称为宫缩的极性。
4、缩复作用
宫缩时子宫体部肌纤维缩短变宽,间歇时 肌纤维虽然松弛,但不能恢复到原来的长度 而较前略短,经反复收缩,子宫肌纤维越来 越短称为缩复作用。
缩复作用
(二)腹肌和膈肌收缩力(腹压) • 第二产程娩出胎儿的重要辅助力量, • 第三产程使胎盘娩出。 • (指导产妇适时正确使用腹压)
C.宫缩间歇期胎盘血液循环恢复
D.反复宫缩后子宫肌纤维可以恢复到原来的长度
E.子宫收缩力以子宫底部宫缩最强最持久
考考你……
以下不属于产力的是 A.子宫收缩力 B.腹肌收缩力 C.膈肌收缩力 D.坐骨海绵体肌收缩力 E.肛提肌收缩力
胎头衔接是指胎头 A.枕骨进入骨盆入口 B.顶骨进入骨盆入口 C.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
子宫峡部
1.子宫下段 子宫下段(1cm
7-10cm )
剖宫产的切口
2.宫颈
初产妇:
先宫颈管消失 后宫口扩张
经产妇:
宫颈管消失 和宫口扩张 同时进行
初产妇
经产妇
3、阴道、盆底及会阴
胎儿大小
三、胎儿
胎位
胎儿畸形
胎儿过大、过熟, 骨盆正常也可引 起相对头盆不称 致难产。胎头是 通过产道最困难
的部分。
第一节决定和影响分娩的四大因素
一、产力 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
子宫收缩力 腹肌及膈肌的收缩力 肛提肌的收缩力
(一)子宫收缩力(简称宫缩) • 主要产力,贯穿分娩整个产程
• 使宫颈口扩张,胎先露下降,胎盘娩出。
子宫收缩力特点:
1. 1、节律性 每次宫缩由弱变强,维持一定时 间,随后由强变弱。直至消失进入间歇期。宫 缩如此反复交替,直至分娩结束。
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
及外旋转—胎儿娩出
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
达到坐骨棘水平,称衔接。
11.3CM
LOA胎头以枕额径衔接
胎头矢状缝衔接在骨盆入口右
斜径上 12.75CM 初产妇 预产期前1-2周内
经产妇 临产后
初产妇分娩开始仍未衔接 ——头盆不称
下降 衔接—
胎头俯屈后 以此径线通 过产道
胎头常以此 径线衔接
胎方位
• 美国连体双胞胎姐妹Abigail and Brittany
总结
子宫收缩力
影 响 分
产力 腹肌及膈肌收缩力 肛提肌收缩力
正 常 且
骨产道

产道


软产道


胎儿大小

--

胎儿 胎位

胎儿畸形
正 常
精神心理状态


宫缩的特点
节律性 对称性 极性 缩复作用
(三)、肛提肌收缩力 • 协助先露完成内旋转、仰伸, • 第三产程协助胎盘娩出。
产力
将胎儿及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 力量。
子宫收缩力 腹肌及膈肌收缩力 肛提肌收缩力
主力。贯穿整 个分娩过程, 能迫使胎儿及 附属物从产道 娩出。临产后 宫缩特点有: 节律性、对称 性、极性、缩 复作用。
重要辅力。强力 收缩使腹压增加, 协同宫缩,促使 胎儿娩出。第二 产程尤其第二产 程末配合宫缩最 有效。
—俯屈—内旋转—仰伸—复
位及外旋转—胎儿娩出
• 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称为下降。贯 穿于分娩全过程,与其他动作相伴随。
• 下降动作呈间歇性,宫缩时胎头下降, 间歇时胎头又稍退缩。
• 胎头下降的程度是临床判断产程进展的 重要标志之一。
俯屈 衔接—下降—
—内旋转—仰伸—复
位及外旋转—胎儿娩出
枕额径 11.3cm
❖ 影响分娩因素有__ 、__ 、__、__。 产力 产道 胎儿 精神心理状态
考考你……
骨盆腔内最小最狭窄的平面是:
A.骨盆入口平面 B.骨盆出口平面
C.中骨盆平面
D.骨盆最大平面
E.以上都不是
临产后子宫收缩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宫缩起自子宫的两角部
B.子宫收缩具有对称性、极性、缩复作用
临产开始时,宫缩持续约30秒,间歇5-6 分钟,随产程进展,宫缩持续时间逐渐延 长,间歇时间逐渐缩短。当宫口开全进入 第二产程后,宫缩持续时间可达60秒,间 歇时间
可短至1-2分钟。
2、对称性
• 正常宫缩起自两侧子宫角部,迅速向子宫底 中线集中,左右对称,再向子宫下段扩散, 约15秒均匀协调地遍及整个子宫,称为宫 缩的对称性。
宫缩时子宫体部
临肌产纤后维宫缩缩短是变有宽规, 律间的歇阵时发肌性纤收维缩松,弛, 又但称不阵能缩恢,复是到临原产来 重的要长标度志而。较前略短, 宫此缩现时象胎称盘之血。循随环着 暂子时宫受不阻断,的间收歇缩时及 很缩快复恢,复胎,儿对逐胎渐儿娩 有利。 出。
考考你……
• 正常宫缩特点有__ 、__ 、__、__。 节律性 对称性 极性 缩复作用
棘水平 D.双顶径达到坐骨棘水平 E.双顶径达到坐骨结节水平
分娩机制
• 指胎儿先露部通过产道时,为了适 应产道的形状与大小被动地进行一 系列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 过产道的全过程。
分娩机制
1.衔接 2.下降 3.俯屈 4.内旋转 5.仰伸 6.复位及外旋转 7.胎儿娩出
以LOA为例 难点内容
辅力。
协助胎头内旋 转、仰伸、娩 出 协助胎盘娩出
二、产道
• 胎儿娩出的通道。
1、骨产道:骨产道通常指真骨盆,是产 道重要部分。骨产道的大小、形状与 分娩关系密切。
2、软产道:是由子宫下段、子宫颈、阴 道及骨盆底软组织构成的管道。
(2)软产道 软产道的组成
1、子宫下段 2、子宫颈 3、阴道 4、盆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