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艺技术1.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准则和规范。
A. 礼仪B. 理想C.作风D.行为2. 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有()A. 内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B. 内容的稳定性和无限性C. 内容的不稳定性和连续性D. 内容的时代性和连续性3. 爱岗敬业就是(干一行,爱一行)4. 农业技术指导员是从事农业技术指导、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开发和信息服务的(人员)。
5. 职业道德的特点是:具有发展的历史继承性适用范围的有限性强烈的纪律性。
6. (职业素质)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技术能力素质和生理心理素质’7. (职业)是指由社会分工而形成的具有特定专业和专门职责,并以所得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工作。
8. 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农民。
9. 农业技术指导员的职业守则是:爱岗敬业,服务三农尊重科学,求真务实团结协作,勇于创新。
10. 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在细胞中的(线粒体)细胞器中进行的。
11.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细胞内的(叶绿体)中进行。
12. 叶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繁殖作用和呼吸作用)13. (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14. (玉米)是属于C4植物15.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需要的条件是(温度、ATP、二氧化碳)16.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并储藏能量17.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中,(氮磷钾)等为大量元素。
18. 植物必需上矿质元素中,微量元素有(8)种。
19. 植物的生长是指植物体的(体积和质量)增加及数量增多。
20. 由于细胞的分生和增大,导致植物体在体积上和重量上不可逆增加成为(生长)。
21. 植物根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22. 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是(直根系)’23. 一朵典型的花的组成包括:花冠、雌蕊和雄蕊。
24. 授粉最适宜的时间一般是:每日开花最盛的时间。
25. 常异花授粉的作物的天然异交率一般为:5%-50%。
26. 甘薯、大蒜和甘蔗属于无性繁殖的作物。
27. 种子的萌发是植物生长的开始,其过程分为:吸胀、萌动和发芽。
28. 影响种子萌发的外在因素是:水分不足,内在因素:胚未发育成熟、中皮厚,透性差或一些抑制物质的存在。
29. 作物营养临界期一般多在:苗期。
30. 土壤质地的类型通常划分为:砂土、壤土、黏壤土和黏土。
31. 单位容积原状土的干重称为(土壤容重)。
32. 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有效措施之一(D)A 少量施用化肥B 深施化肥C 集中施化肥D 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33. 与大气组成成分相比,土壤空气中:氧气少,二氧化碳和水汽多34. 土壤养分中,(复杂的有机物质)为植物的迟效养分。
35. 耕性较好的土壤是(壤土)。
36. 土壤中,(毛管水)是提供作物吸收利用的主要有效水’37. 动植物、微生物的残体和施入的有机肥料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
38. 施用有机肥、合理灌溉和正确的耕作是创造土壤团粒结构的主要措施。
39. 有机肥主要用作(基肥)。
40. 通常把水、肥、气、热称为土壤肥力的四大因素。
41. 土壤耕作是指使用农具以改善土壤耕层构造和(地面状况)等的综合技术。
42. 深松耕也叫深松土,是利用无壁犁或深松铲进行(不翻土)的耕作。
43.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具有(改善土壤物理性质)的作用。
45. 配方施肥是以(无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进行的综合性科学施肥技术。
46. 基肥又称底肥,是指播种前或移栽前施用的肥料,一般以施用(速效行的无机肥料)为主。
47. 作物施肥包括:基肥、(种肥)和追肥三种方法。
48. 全层施肥的作用:加速土壤熟化;满足农作物全生育期养分的需求;促进作物根系向下延伸。
51. 土壤的酸碱度影响养分的有效性,在pH为(6.0-7.5)时,磷的有效性最大。
52. 生产上一般把(氮磷钾)称作“肥料三要素”。
53. 绿肥类在生产中的作用是:促进土壤中团粒结构的形成;促进土壤的熟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54.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是:作物养分的重要来源;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55. 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比较经济有效的方法是(浸种)。
56. (水稻白叶枯病)是细菌引起的病害。
57. 病毒病传播的主要方式(昆虫)。
58. 水稻稻瘟病是一种(真菌病)。
60. 玉米瘤黑粉病属于(真菌病害)。
61. 叶蝉属于不完全变态昆虫,粘虫、螟虫和玉米螟都是完全变态昆虫。
62. 水稻潜叶蝇幼虫是:乳白色或黄色,稍扁平且轮生黑色短刺。
63. 药剂拌种)可以防治玉米苗期地老虎。
64. 玉米螟幼虫有(趋糖、趋湿和怕光)的习性。
65. 玉米螟以(幼虫)在玉米茎杆或穗轴内越冬。
66. 玉米矮花叶病防治的方法有:清除田间杂草,拔除感病弱苗,选用壮苗移栽,减少病原;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抗病能力;药剂治蚜防病。
67. 粘虫的卵多产在枯黄的(卷叶尖内)。
68. 粉剂农药主要用于(喷粉和掺入细土撒施)。
69. 许多虫害在(三)龄前食量小,抗药力差,容易死亡。
之后食量增大,危害重,抗药性显著增强。
因此,掌握幼虫的虫龄和龄期,对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意义重大。
70. 为发挥农药最大药效,一般用药要在幼虫(3)龄以前为准。
71. 利用性诱剂消灭害虫,称为(诱杀法)。
72. 化学防治又叫(植物化学保护)。
73. 长期持续使用单一化学药剂防治,会导致病虫产生抗药性。
74. 不完全变态昆虫在个体发育中,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虫态。
75. 杀菌剂根据对病原作用原理,可分为(治疗剂和保护剂)两大类。
76. 通过呼吸系统以毒气进入虫害体内使之中毒死亡的药剂是(熏蒸剂)。
77. 影响虫害发生和数量消长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气候、土壤和生物)三个因素。
78.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或侵染性病害发生)可分为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三个时期。
80. 昆虫的个体发育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成虫)。
81. 同种昆虫的个体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的习性称为(群集性)。
82. 昆虫在胚后发育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新陈代谢,不仅体积增大,而且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等方面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从幼虫状态改变为成虫状态,这种现象称为(变态)。
83. 昆虫成群从一个发生地飞到另一个发生地的特性称为(迁飞性)。
84. 病虫若产生了抗药性就(降低)了化学防治的效果。
85. 根据病虫发生消长规律,对影响病虫发生的多种因素进行调查,取得数据结合资料和气象预报,进行分析评估的工作过程(预测)。
86. 把病虫预测的结果,编写成情报送到有关单位叫(预报)。
87. 采用防病栽培技术效应是(降低流行速度)。
88. 除草剂选择原理包括:(生理选择、生化选择和时差位差选择)。
89. 选择农药剂型要注意:影响农药持久性;药效;对环境的潜在危险。
90. 化学防治包括:种子处理、药液灌根、土壤处理等。
91. 防治玉米叶斑病,药剂防治的关键期是(抽雄灌浆期)。
92. 防治稻瘟病,叶面喷雾的最佳药剂为(稻瘟灵)。
93. 根据授粉方式不同,农作物可分为: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和常异花授粉作物。
94. 凡是对(人类有利)而由人工栽培的植物称为作物。
95. 农产品贮运不属于狭义的作物生产环节。
作物、环境、措施96. 作物生产的特点包括:过程的实践性、生长的季节性、生产的连续性和系统的复杂性。
97. 在昼短夜长的条件下,生育期缩短的作物是(短日照作物)。
99. 一朵花的花粉给同一朵花或同一植株上另一朵花的雌蕊授粉的作物称为(自花授粉作物)。
100. 作物水分临界期是作物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也是由于水分的亏缺或过多,对产量和品质影响(最大)的时期。
101. 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收获量是(经济产量)。
102. 农产品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三致作用”即:致癌致畸致基因突变。
103. 农产品污染的种类包括:农药污染、重金属含量超标、硝酸盐超标等。
104. 一个地区或一个生产单位种植作物的种类、面积及其配置的总称叫做(作物布局)。
105. 复种是指(一年)内同一田地上收获二季或二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106. 在同一块田地上,在前作物中后期,于其行间或株间播种(或移栽)后作物的种植方式叫套作。
107. 在同一块田上,在一定年限内依照一定的顺序轮换种植几种(不同种类)作物的方式叫做轮作。
108. 育苗移栽的作用:延长生育期增加复种指数、幼苗集中生产占地少且便于精细管理、增加根量,增强根系吸收能力。
109. 确定播种量的一般原则:植株高大、分枝性强、生育期短的农作物或品种,播种量要大些;农作物生长季节气候条件适宜,播种量宜少;土壤肥沃、施肥水平高,播种量宜少。
110. 一般施(磷肥)有促进根系生长的作用。
111. 水稻从幼穗分化到抽穗这段时间是(长穗期)。
112. 水稻从抽穗到谷粒成熟是(开花结果期)。
113. 我国著名水稻专家丁颖将水稻幼穗分化划分为(8)个时期。
114. 水稻在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内,高温使生育期缩短,低温使生育期延长的水稻生长发育特性称为(感温性)。
115. 三叶期对水稻进行施肥叫做(断奶肥)。
116. 水稻秧田于移栽前3~4天重施(起身肥)。
117. 移栽7~10天,对水稻进行施肥叫(分蘖肥)。
118. 在水稻秧苗期,育好足够数量的健壮幼苗,(株数)决定于插秧的密度及移栽成活率。
119. 水稻进入幼穗分化期,田间水分管理应该是(保持一定水层)。
120. 水稻抽穗后的合理灌溉应采取(浅水间歇灌溉)。
121. 平均气温22~24℃作为(优质稻米)形成所要求的抽穗、灌浆、结实的最佳界线温度。
123. 水稻种子催芽的标准是种子破胸露白,芽长不超过(0.2)cm。
124. 水稻分蘖期是指幼苗第(四)片完全叶起到分蘖终止的一段生育期。
125. 塑盘育秧最后一次浇水应在抛秧前的(2~3天)。
126. 通常稻谷吸水量达到种子干重的(40%)左右时才能正常发芽。
127. 早稻当气温稳定通过(15)℃时可进行移栽。
128.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田达到有效苗数的(80%)时,应及时晒田控苗。
129. 水稻秧苗出叶快而多,在进入无效分蘖期后,叶色墨绿,叶鞘细长。
叶片软弱,株型松散,这样的秧苗属于(徒长苗)。
130. 水稻结实期叶色枯黄,剑叶叶尖早枯,先出早衰现象,秕谷多,这样的植株属于(瘦弱株)。
131. 水稻稻穗穗顶露出剑叶叶鞘10%为(始穗期)。
见穗期、始穗期、盛穗期、齐穗期。
132. 玉米有(饲料之王)之称。
133. 叶片对玉米产量影响最大的是(穗位叶)。
顶叶、正一叶、倒二叶、穗位叶。
134. 玉米地膜覆盖种植密度,一般紧凑型品种可在(72000)株/hm2左右。
135. 春玉米播种期应在5~10cm土层的地温稳定在(10~12℃)以上,土壤湿度为60%时进行。
136. 玉米施攻苞肥的最佳时期是(雌穗小穗至小花分化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