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动产测绘报告模板

不动产测绘报告模板

编号:号
不动产测量报告宗地代码:
宗地位置:
项目名称:
测量单位:
2016年6月15日
目录
一、概况
二、测量技术依据
三、控制测量
四、界址测量
五、其他要素测量
六、图件的测量
七、房屋面积测算
八、质量评价
九、成果目录
十、成果附件
一、概况
1、申请人:申请时间:
2、宗地位置:
3、权属性质:
4、测量容:宗地测量
5、测量工具:南方GPS、拓普康332N全站仪
二、测量技术依据
1.《地籍调查规程》(TD/T1001-2012);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GB/T18314-2009》;
3.《国家基本比例尺底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
4.《城市测量规》(GJJ/T8-2011);
5.《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GJJT 73-2010);
6.《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GH/T2009-2010);
7.《房产测量规》(GB/Y17986.1-2000)。

三、控制测量
1.控制点坐标来源:县测绘地理信息局
2.坐标系统:1980坐标系
3.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4.本宗地勘测前经检查,测绘单位使用南方GPS所测得控制点均可使用,达到勘丈要求。

采用RTK(CORS系统)已校正七参数检查控制点精度,经检测精度满足规程要求,平面坐标较差不大于±5cm、高程较差不大于±7cm。

可以进行辅助控制点测绘,拓普康332N全站仪进行用地的精确测绘。

四、界址点测量
1.界址点检查
界址点共计个
2.界址放样
根据放样坐标恢复界址点位置。

利用校正后RTK参数,放样坐标,重新设立界标,每个点均应有两次独立的观察结果,两次测量的平面坐标较差不得大于±3cm、高程较差不大于±5cm。

在限差取平均值作为界址点平面坐标和高程。

3.测量的方法和过程
本宗地实地现场空旷,RTK四周上空无明显遮挡,RTK精度因子(PDOP)小于6.0,利用RTK现场采取界址点位置,点位小于±5cm,测量位置正确。

对宗地现场RTK无法测得准确数据,采用全站仪现场采集坐标数据。

五、其他要素测量
1.地物测量
按照地形图测量规,对本宗地周边的相邻地物,房屋等进行实际测绘标注。

对宗地图中主要的要素进行详细的准确测绘。

六、图件的编制
1、宗地图的编制
宗地图作为不动产报告和宗地档案的附图,用以标明某一宗地的基本情况及其与相邻宗地的关系。

宗地图一般应包含以下步骤:
(1)宗地土地使用权人名称(名称或者单位),本宗地地籍号,土地用途代码、宗地面积;
(2)本宗地权属界线、界址点及界址点号和界址边长注记;
(3)邻宗地籍号的最后一级编号和界址示意线;
(4)宗地四至注记;
(5)宗地周边围全部地形、地物和注记要素;
(6)图廓整饰要素。

包括:图框、图号、比例尺、指北针。

应按宗地图编制步骤有序的进行宗地图的编制
2、房屋分户图的编制
房屋分户平面图是在《房产分丘平面图》或者《房产分层分户平
面图》基础上绘制的细部图,以一户产权人为单位,表示房屋权属的围,是成套或区块房屋产权证的附图。

房产要素:包括房屋的幢号、产别、结构、层数、建筑面积,专有建筑面积,分摊建筑面积等。

1、房产分户平面图的绘制,房产分户平面图以产权登记户为单位
绘制。

(1)分户图的方位应使房屋的主要连线与图框边线平行,按房屋的方向横放或竖放,并在图线的右上角标注北方向。

(2)住宅楼的成套住宅,绘制本套房屋的分层分户平面图,本套房屋用加粗线标出,注明房屋的尺寸。

(3)楼梯、走道等共有部位,需在围北标注名称,表明共有。

(4)图廓整饰要素。

包括:图框、图号、比例尺、指北针。

应按宗地图编制步骤有序的进行宗地图编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