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角色的新定位

教师角色的新定位

教师角色的新定位
摘要:面对新世纪,教育教学越来越呼唤注重人的主体精神,同
时随着素质教育的实行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现代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注重完美。

因此,自觉转变已有的传统教学观念,转变传统教学行为,己成为当今教师所追求的目标。

为适应新时期新的挑战,教师应该重新审视一下在教育工作中的位置,确定好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新角色。

关键词:教师角色课程改革提问倾听表扬角色置换
随着新课程的出台和一些先进有效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的形成,就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转换原有的角色,改变传统教学重知识传授的弊端,向重考等发展转变;由侧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
转变;新课程改革强调的不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而是教师怎样教好,会教,学生怎样学好,会学。

教学方孽要着眼于诱导,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创造各种有利的环境,激发学生学翌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指导学生大胆实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

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课堂气氛,勇敢地从圣坛上走下来,放下架子,平等地站在学生中间,把学习的主动性生,使学生更好地健康、活泼地学习成长根据课程改革为我们提供的条件和操作平台,我们可以着重做
好以下几点:
一、提问
(一)首先是教师对学生的提问
提问,是顺利进行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

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智力落后.儿童学校的教学中更需要大量的提问。

古人云:“学则须疑”疑是深入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意味着有了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以运用激疑提问的方法,激发智力落后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习注意力,使他们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启发学生积极地独立地思考问题,从而打破智力落后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

同时,通过学生对所提问题的回答,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多提开放式的问题,少提“是什么”多提“为什么?”“怎么样?”“原因是什么?”语言一定要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内容不要超过教材和学生的知识经验,要善于提出适当问题来启发学生参与讨论,并协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通过提问来唤起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产生愿意思,喜欢想,我要学的心理状态。

(二)其次是学生的提问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满腔热忱地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设想,提出疑问,教师要创造活跃学生思维的条件,引导思维方向。

因为学生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里,对他们来说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疑惑也会接踵而来,由于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观察到的事物常常会提出许多问题,他们所提出的问题绝不会都是有价值的,有的甚至是非常幼稚可笑的,对于他们这
些别出心裁的想法和新奇的问题,教师要给予恰当的肯定和鼓励,
对他们的不同见解不要轻易否定或讥笑,否则容易使他们丧失信心及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当老师鼓励那些提出各种不同问题的学生时,无形中也会激励其他学生大胆提出一些新的构思,使课堂教学
气氛活跃,学习兴趣增加,教学效果好,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比如说劳技课学习如何使用电风扇,一名同学忽然提问题“老师空调咋用啊?”这句话一说,全班同学的思维都跟着活跃起来,如果此时不处理好,不但会打消提问同学的积极性,其他同学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我就将计就计把空调作为陪衬与电风扇一起讲起来,效果
可想而知,非常好。

二、倾听
倾听,是指用耳朵听对方讲话,更要用眼睛注视对方的身体语言,而且还包含了听者整个的知觉体系,去感觉,接受对方所有语言以
及非语言的信息。

从“倾听”这个词的表面上看,它的含义似乎是被动地接纳学生说话的内容,但实际上它包含着一个非常主动的,
对整个信息反应的过程。

要理解和了解学生,最重要的是态度上接纳和倾听他们的叙述。

要鼓励学生充分叙述自己的情况和看法,教师要主动而专心地听学生讲问题,不应随便打断,也不要过早地发
表意见。

在倾听中要显现出关怀与兴趣,让学生感到温暖,关心和被接受,将角色转换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人,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老师既是自己的师表,又是最可信任的朋友,从而
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欲望。

三、用眼神说话
由于智力落后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易分散的特点,往往在上课一段时间后,就出现“走神”或“溜号”的情况,表现为东张西望,做小动作,和旁边的同学搭话,或心不在焉,或凝神发呆。

因此教师应学会用眼神说话,教师的眼神可以是希望,关切和信任的目光,也可以是威严、斥责和批评的目光。

上课时,面对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问题,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开小差”分散注意力,摆弄一些东西,对课堂上纪律很差的学生不一定非得严厉批评一顿,如果教师充分发挥眼睛的威力,往往可以收到意外的效果。

教师平时在讲台上讲课,要面向学生目光四射,学会用眼神说话,让学生感到你是对他们讲课,因而便会集中注意到,努力听讲,通过眼神的作用,教师还可以从学生表情中发现讲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调整和解决。

四、表扬鼓励
运用表扬鼓励这一教育手段,是符合学生心理需要的明智做法。

因为“儿童都有是朝着老师鼓励的方向发展”。

对智力落后学生学习的进步和良好的行为要及时的表扬,方式要灵活多样,可以是个别或集体表扬,可以是口头表扬或与发奖品相结合,但教师也应注意鼓励与表扬使用要得当要诚心,而不是应酬说奉承话,身为教师要切记不要给学生太多的责备和惩罚,那样,
会扼杀学生创造性思考的能力,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要轻易批评指责他们,多表扬鼓励不但可以使人关系步入和谐境界,更能使师生彼此无拘无束地沟通,因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促进师生关系更加亲密。

五、角色置换
角色置换方法,是一种替代行为或模仿式的学习方法,它的价值在于使学生表露情感而没有心理负担。

将角色置换,将心比心可以使师生间产生深刻的心理沟通。

教师坐在学生的位置,这并不是让教师坐着讲话,而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交换位置,让学生成为“老师”去讲、去叙述,让他们去“发号施令”。

“教师”的角色换成“学生”,坐在学生中间和他们一起计算、写字、做动作、做游戏,使他们感觉师生之间有着平等关系,并要与你的出色表现进行竞争,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竞争欲望,进入状态之中,还是以跳绳子为例,教师首先作为学生第一个出场示范,教师跳得快、姿势美、花样多、水平高,使学生产生了服气的心理,并要赶上老师,所以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练习。

实行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重要的是发挥教师的“导”的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只要教师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行为,合理运用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确定好自己的角色,就一定能够成为理想的教师。

让我们每一位特殊学生的老师都记住样一句话:“只有不会教的
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

”只要施“春风”,就能得“秋雨”.
【参考文献】
1、马举贤《教师素质论》.
2、刘全礼等《参考资料选集》
3、《教育心理学》,
4、《当代教育科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