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VISSIM实验报告

VISSIM实验报告

《交通仿真》课程实验报告
姓名:杨金龙
学号:1139
年级:2008
专业:交通工程
指导老师:欧振武
T型交叉口路段仿真
一、实验目的
1、熟悉VISSIM软件操作界面
2、掌握运用VISSIM软件创建与连接路段
3、掌握运用VISSIM软件建立路径
4、掌握VISSIM软件交叉口路段仿真参数设置
5、掌握VISSIM软件公交的设置
6、掌握运用VISSIM软件评价功能
二、实验环境
1、计算器系统为Microsoft Windows2000或者XP或者Vista
2、计算机的内存至少512MB
3、VISSIM 在以下环境下运行效果更好
(1)使用计算机硬件允许的最高分辨率
(2)计算器上有安装最新图形适配器的驱动程序
三、实验内容
1、运用VISSIM软件对路段进行创建和连接;
2、在创建好的路段上建立各个路径;
3、对各个路径进行相关的参数设置,对交叉口路段进行仿真;
4、进行信号相位的设置,设置各个相位的红绿灯时间;
5、运用冲突区域集设置无信号控制T型交叉口;
6、在路段合适的位置设置公交车站,建立公交路线,并进行相关参数的设
置;
7、在各个路口定义行程时间和排队记时器并进行评价参数的设置
8、对信号控制的T型交叉口和无信号控制的交叉口进行仿真评价;
9、针对评价的结果进行分析两种交通控制方式的优劣。

四、实验步骤
1、点击“查看”—“背景”---打开UrbanIntersection_,将
其作为背景图并设置好图形比例。

每车道3.5m,并且将北进口全封闭。

2、按照背景图编辑路段得到如下图
3、定义各个入口的车辆数,每个车道的车辆设置为400辆
4、定义路径并对各个路径设置合理的交通量
5、建立公交车站,采用港湾式,设置发车间隔和发车时间,并对该路段
设置公交路线。

结果如图
6、设置信号控制,设定各个相位的红绿灯时间,并在各个路口插入信号
灯,并设置各进口道所对应相位如图,第一相位东左转西右转、第二
相位东西直行、第三相位南进口左转和右转。

7、设置好行程时间的起始点和排队计数器的位置,并设置“评价”—“文
件”中的行程时间、排队长度和延误的相关参数。

8、运行仿真,输出评价数据。

8
.
1







8
.
2

行控制运行图
9、将信号控制换成优先让行的无信号控制,再进行一次仿真,分析不同
信号控制的延误、行程时间和排队长度。

五、实验结果分析
1.延误数据对比
信号延误

车?

车?
#车
辆人#人延误

车?

车?
#车
辆人#人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0
120 2.1 0 0 17 2.1 17 5.6 4.6 0.17 12 5.6 12 220 5.1 2.6 0.07 27 5.1 27 5.5 3.8 0.11 37 5.5 37 320 7.9 4.7 0.12 17 7.9 17 5.6 3.7 0.11 18 5.6 18
420 6.6 3.9 0.13 32 6.6 32 6.3 4.2 0.11 28 6.3 28 520 4.9 2.8 0.13 15 4.9 15 6.5 5 0.13 15 6.5 15 信号26.6 14 0.45 108 27 108 29.5 21.3 0.63 110 29.5 110
2.行程时间比较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采用信号灯控制时其延误、行程时间明显比让行来的大。

单纯从数据上看采用让行方案更好。

但是仿真软件是一种在理想模式下的仿真运行,对于碰撞及刹车安全距离没有任何的实际性。

从现实角度出发及考虑车辆及行人的通行建议采用信号控制。

仿真中同时也体现出公交站对于交叉口行车的影响,不管是港湾式还是路边式其干扰都是不可忽略的,公交车减速进站及启动加速出站的汇流过程都影响的对应车道的的通行能力。

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公交站应远离交叉口,如果必须设置则要通过公交车辆协调尽量安排少的车再近交叉口的公交站停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