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_标准综述
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_标准综述
315 封头直边高度 ASME 规范关于封头直边高度的规定如下 : 对椭圆形封头 , 取 2 英寸和封头名义厚度之间 的大者 ; 对碟形封头 , 取 115 英寸 ; 对半球形封头 为 0 (2 英寸合 5014mm , 115 英寸合 3811mm) 。 J IS B 8247 则规定封头直边高度 : 取 3 倍的封 头名义厚度 , 但最小为 20mm , 最大不超过 38mm。 我国 的 JB576 、JB4729 及 JB4737 ~ 4739 等 标 准 , 是按封头公称直径及厚度来确定直边高度 , 并 把直边高度分为 25 、40 、50mm 三个档次 。这不仅 给封头的设计选用带来不便 (如封头制造时 , 由于 考虑钢板厚度负偏差 , 可能使封头厚度大于图样上 标注的名义厚度 , 从而使直边高度跳档) , 而且直 边高度增加不仅使封头在制造过程中容易产生纵向 皱折等缺陷 , 而且会导致容器长度及容积的变化 , 因此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并结合国外标准的情况 , 本标准规定直边高度仅和公称直径有关 , 而和封头 厚度 无 关 , 且 取 消 了 50mm 这 一 档 次 : 当 DN ≤ 2000 时取 25mm ; 当 DN > 2000 时取 40mm。 如前所述 , 封头直边高度的大小 , 将影响封头 总高度 (总深度) 与容积 , 进而影响到容器的总长 度与容积 , 所以就合理性而言 , 直边高度应是由图 样确定 , 因此本标准给出的直边高度仅是推荐性 , 供设计者选用时参考 。 316 成形封头的最小厚度
(3) 将本标准的正文 (主要是封头的制造 、检 验与验收要求) 作为强制性条文 , 而将本标准的附
·1 ·
CPVT 《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标准综述 Vol18. No5 2001
录 (主要是各类型封头的尺寸 、内表面积 、容积 、 质量等) 作为指导性内容 , 这既有利于对影响产品 使用安全的各种质量要素统一要求 , 也给标准使用 者对不影响安全的各类因素有选择的空间 , 使他们 根据实际需要 , 既可按本标准选取 , 也可按相应的 设计标准 , 自行设计计算 。
数的钢制压力容器用椭圆形 、碟形 、折边锥形 、球 冠形封头 , 如前所述 , 其设计应分别符合 GB150 或 JB4732 , 而制造 、检验与验收除符合 GB150 或 JB4732 外 , 仍应遵守本标准的有关规定 。
本标准不包括球形封头 , 因为 : 一则球形封头 的直边高度难以在标准中统一规定 ; 二则大型球形 封头 多 采 用 分 瓣 成 形 方 式 , 其 瓣 片 尺 寸 允 差 按 GB150 要求执行 GB12337《钢制球形储罐》相应规封头标准 , 是按结构型 式 (椭圆形 、碟形 、锥形) 、成形方式 ( 冲压 、旋
压) 的不同 , 而分别制订的 , 这不仅造成不同标准 封头质量要求不完全一致的不合理现象 , 同时也给 标准封头的选用 、标准的修订带来某些困难 。其 次 , 以往的封头标准都是仅与 GB150《钢制压力容 器》配套的 , 即只考虑了按规则设计的封头的制 造 、检验与验收要求 , 而我国早在 1995 年就完成 了压力容器基础标准的双轨制 ( GB150 与 JB4732 《钢制压力容器 ─分析设计标准》) , 缺少与分析设 计相配套的封头标准 , 不能不说是我国压力容器标 准化工作的一大缺憾 。再次 , GB150 属强制性标 准 , 而根据 GB150 编制并与 之 配 套 的 封 头 标 准 , 却是指导 (推荐) 性的 ,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 也难 以保证封头这一重要受压元件的质量 。因此 , 本标 准编制时主要遵循如下思路 :
317 封头端部切边交货 以往部分厂家制造的封头毛边交货 , 使封头尺 寸无法测量 (因无测量基准) , 难以保证封头的总 深度 (总高度) 和直边高度 , 故此 , 本标准规定成 形封头的端部应切边 , 不允许毛边交货 。当封头生 产厂采用数控切割等先进精确的下料方法 , 能保证 封头端部的平整度与切边相当时 , 可不另行切边 。 318 椭圆形 、碟形 、球冠形封头内表面的形 状公差 封头内表面的形状公差 , 目前国内外通用的方 法是用等曲率的样板检测 。美国 、日本的压力容器 标准规定用弦长等于封头内直径 Di 的样板测量 , 样板与封头内表面间的最大间隙 : 外凸不得大于封 头内直径 Di 的 1125 % , 内凹不得大于封头内直径 Di 的 01625 % 。我国标准 GB150 规定的样板弦长为 封头内直径 Di 的 0175 、JB4732 规定的样板弦长为 封头内直径 Di 的 019 , 两标准均规定样板与封头 内表面间的最大间隙 (不区分外凸和内凹) 为封头 内直径 Di 的 1125 % 。综合分析上述各标准并结合 我国封头制造实际 , 本标准规定用弦长相当于封头 内直径的间隙样板检测 , 样板与封头内表面间的最 大间隙 , 外凸不得大于封头内直径 Di 的 1125 % , 内凹不得大于封头内直径 Di 的 01625 % 。
1 引言
封头是压力容器重要的受压元件 , 其质量直接 关系到压力容器的安全性 。自 60 年代开始 , 我国 陆续制定了一些封头标准 , 有的业已经过修订 , 如 按结 构 型 式 分 类 的 JB576 —64 《碟 形 封 头》、JB/ T4737 —95《椭圆形封头》、JB/ T4738 —95《90°折边 锥形封头》、JB/ T4739 —95《60°折边锥形封头》和 按成形方式分类的 JB/ T4729 —94《旋压封头》。这 些标准对我国压力容器用封头的设计 、制造 、检验 和验收 , 都起到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 但也存在着分 类方法不统一 、标准内容相互不协调等问题 。1999 年 5 月~2000 年 9 月 , 根据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 术委员会 (容标委) 标准制修订计划要求 , 容标委 制造分会组织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 、岳阳石油化工 总厂机械厂 、齐鲁石油化工公司机械厂 、宜兴北海 封头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制订了取代上述封头标准 的统一的压力容器用封头标准 , 这就是 JB4746《钢 制压力容器用封头》。
然而 , 目前部分设计图样标注了两种厚度 , 即 名义 厚 度 和 成 品 最 小 厚 度 , 我 们 认 为 这 是 解 决 GB150 上述矛盾的一种可行办法 , 并在本标准中加 以采用 , 即规定 : 当设计图样标注了封头成型后的 最小厚度 , 可按实测的最小厚度不小于图样标注的 最小厚度验收 。
314 拼焊焊接接头位置及射线或超声检测的 合格级别
本标准取消了对封头拼焊焊缝位置的限制 , 但 考虑到先拼焊后成形的椭圆形 、碟形 、球冠形封头 的拼接焊接接头 , 在封头成形过程中将发生较大的 弯曲变形 , 为了保证接头的质量 , 必须进行 100 % 射线或超声检测 , 其合格级别应与容器的无损检测 合格级别一致 , 即合格级别应符合图样规定 。这一 规定与 GB150 和 JB4732 的有关要求是一致的 。
第 18 卷第 5 期 压 力 容 器 总第 108 期
GB150 要求成形封头的最小厚度不得小于名义 厚度减去钢板厚度负偏差 , 而 JB4732 则要求成形 封头最小厚度不得小于其设计厚度 , 显而易见 , 两 个基础标准对最小厚度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行业上 对 GB150 的上述规定看法不一 , 许多人认为这会 在设计及制造时重复出现钢材厚度负偏差及圆整 量 , 因而造成材料的浪费 , 要求在编制本标准时不 管分析设计还是规则设计 , 均采用 JB4732 关于最 小厚度的规定 。经分析 , 我们认为这一观点是合理 的 , 但考虑到本标准是与 GB150 、JB4732 配套的零 部件标准 , 而 GB150 目前不可能做大的变动 , 因 此 , 只能根据封头设计标准的不同 , 分别按 GB150 和 JB4732 的有关规定 , 对成形封头的最小厚度提 出不同的限制 。
所以规定样板的弦长与封头的内直径 Di 相当 而不是相等 , 是因为封头内直径 Di 和封头圆度都 存在偏差 , 如相等不仅使测量难以进行 , 而且无法 得出封头内凹的准确数据 。样板弦长应略小于封头 内直径 , 也即二者之间必须存在一定间隙 。间隙的 大小 , 由各制造厂根据生产经验自定 。
319 冷成形封头热处理 冷成形封头 ( 冷成形的奥氏体不锈钢封头除 外) 是否需要进行热处理以恢复因冷作硬化而损失 的力学性能 , 在行业上的看法是不一致的 。“压力 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冷旋压成形的封头应 进行热处理 。GB150 、JB4732 亦要求热处理 , 同时 又认为 “当制造单位能确保冷成形的材料性能符合 设计 , 使用要求时 , 不受此限”, 有些专家则建议 , 仿效 ASME 及 J IS 规范的办法 , 用冷成形封头的纤 维伸长率来决定是否进行热处理 。 根据日本的经验 , 当冷成形封头采用纤维伸长 率判断是否需进行热处理时 , 需对钢材的纯净度 、 力学性能提出附加要求 , 而国产压力容器用钢目前 尚难完全做到 。在编制本标准的调研过程中发现 , 用国产钢材制作的冷成形封头质量不一 , 有的能安 全使用 , 有的则在使用时 , 或成形后 , 甚至在冷成 形过程中都发生过母材与焊接接头开裂的现象 。因 此在条件未成熟前 , 为安全考虑 , 本标准仍沿用 GB150 及 JB4732 的规定 , 冷成形的椭圆形 、碟形 封头应进行热处理 , 当制造单位能保证冷成形的材 料性能符合设计 、使用要求时不受此限制 。
(1) 将不同结构型式 、不同制造方法的封头 , 同时纳入本标准 , 并提出统一的制造 、检验与验收 要求 , 这对全面提高各种封头的质量是必要的 。
(2) 本标准既包容了按规则设计 (与 GB150 配 套) 的封头 , 也包容了按分析设计 ( 与 JB4732 配 套) 的封头 , 在我国首次实现了对钢制压力容器用 封头的统一质量要求 。
标 准 规 范
《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标准综述
Review on the Standard of Head for Steel Pressure Vess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