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代秘书学诞生的重大意义:1促进了上层建筑的建设2促进了新时期秘书工作的飞跃3促进了秘书人才的培养当代秘书学诞生的时间: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代秘书学诞生的标志1学科专业论著的问世2学科带头人的出现3秘书杂志的出现)我国当代秘书学之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诞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推动了新兴学科的诞生;2、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召唤着秘书学的诞生3、学科带头人的出现,促进了秘书学科的诞生。
五、秘书学的性质特点: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政治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辨证性很强的学科六、秘书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秘书人员通过信息性、事务性、技术性的服务,近距离辅助领导决策与管理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
具体地说,就包括这些活动的目的意义、功能价值、原则方法、科技手段,以及人员素质、经验教训等,均属研究的范围。
七、研究秘书学的方法1、研究秘书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要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作为总的指导思想。
2、研究秘书学还必须有广泛的理论素养及综合能力,要结合研究相关学科,拓宽知识面3、研究秘书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4、研究秘书学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秘书历史也是人类社会的文明史、政治史、领导史的重要构成部分。
运用秘书历史经验教训的时候需明确:1、历史事迹与历史人物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2、古代的“秘书”与现代的秘书有许多明显的不同点3、我国古代是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秘书”的古义:1、宫禁中秘藏之书2、谶纬图箓chen wei tu lu3、官职名称,始于东汉时设的秘书监4、官署名称,始于晋的秘书寺秘书基本性质特点:近身、直接、辅助、综合现代秘书工作述略1926年7月:中央成立秘书处海外秘书发展概况1、职业社会化2、智能专业化3、办公自动化(20世纪70年代末)4、队伍女性化5、秘书科学的状况秘书工作的历史经验总结要求:1、秘书工作的政治性很强2、秘书工作要求知识广博3、秘书工作的规范性很严4、秘书的职业道德要求很高5、历史上重要的秘书思想理论历代重要的工作制度:1、符玺印信制度2、公文处理制度3、保密制度4、进谏与封驳制度秘书思想的优秀传统:1、对人生价值的顽强追求2、对人格的严厉要求3、对国家君主的绝对忠诚4、对刑名术法的刻苦实践秘书的特性:①近身性(所处位置)②综合性(工作指向)③辅助性(人员作用)秘书的工作:信息性工作;事务性工作;技术性工作秘书定义:近距离直接综合辅助领导决策与管理的工作人员。
7、秘书的分类:①公务秘书:指定位于国家公务人员,由组织人事部门调配,②非公务秘书:属于社会主义制度制约下的雇佣关系。
8、公务秘书与非公务秘书的区别:①基本性质不同;②组织管理不同;③工薪来源不同;④组织形式不同;⑤工作内容不同;⑥工作方法不同9、秘书的分类:①按行业与“口”分类:党政秘书、企业秘书、科技秘书、外事秘书、军队秘书、农村秘书②按工种、岗位分类:文字秘书、机要秘书、事务秘书、调研秘书、翻译秘书③按型分类:参谋型、文字型、办事型、技术型、公共关系型、财经型、综合型等④按作用层次分类:决策辅助层、技术操作层、决策执行层⑤按海外习惯分类:高级秘书、中级、初级、实习秘书“近身围核运转”含义:①秘书的近身围核与左右手的地位,使秘书成为领导同外界接触交往的重要渠道②使得秘书最了解领导所辖范围的情况,加上秘书常列席领导决策会议,领导签署文件③使得秘书在一定情况下,可能被授权代表领导处理某些事务。
秘书的“近身围核运转”决定了秘书要综合服务领导。
秘书部门:指组织上独立,并不属于办公厅(室)编制,但从事着支持辅助领导活动的秘书性工作的机构,这些机构一般由秘书长或办公厅主任兼及领导。
秘书部门的作用:①事务6、助功能手;②智谋助手功能(统称参谋助手功能)秘书部门的职能:①文书撰写与处理的职能;②行政与后勤保障的职能;③信息管理的职能;④综合协调的职能;⑤督促检查的职能⑥随机完成交办任务的职能(不管部职能)秘书部门的运转机制规律:围核运转;交叉关联;全面综合;体现个性秘书部门自身规律机制建设:①优化结构,发挥整体功能;②优化目标,明确工作重点;③认识规律,力争主动服务④实行“三化”,严格规范操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10、秘书部门的整体发挥功能需注意的方面:①深化服务意识,自觉增强整体功能②突出服务重点,围绕全局发挥整体功能③加强人员培训,从结构上增进整体功能11、统筹兼顾的各个重点:①靠协调发挥整体功能;②靠参谋强化整体功能;③靠督查加大整体功能;④靠后勤保障整体功能;⑤靠指导延伸整体功能12、秘书部门的领导体制:实行本级领导管理13、秘书部门制度建设:①目标管理制度②调查研究制度③岗位责任制度④请示报告制度⑤廉政建设制度精神建设:①秘书部门的光荣自豪感;②秘书是无名英雄的价值观;③节简高效的部门精神1、秘书工作的本质属性:辅助性(即近身、直接、综合辅助领导决策与管理也是秘书价值体现)由本质属性派生的四种特征:从属性、被动性、赋予性、潜隐性。
秘书工作的其他属性:①秘书工作的政治性;②秘书工作的综合性;③秘书工作的事务性2、秘书工作的新变化:①领导层的变化;②时代发展与形势的变化;③科学技术的变化3、科学技术的变化,秘书工作要处理好六对矛盾的统一对立关系:①继承与创新的关系②务虚与务实的关系③被动与主动的关系④政务与事务的关系⑤对上与对下的关系⑥纵向与横向的关系4、秘书工作的宗旨:三服务①为本级领导服务(核心)②为各部门服务③为人民服务(实质)5、为了贯彻“三服务”中央提出的“四个变化”①从偏重办文办事,转变成既办文办事,又出谋献策②从收发传递信息,转变成综合处理信息③从单凭老经验办事,转变成实行科学化管理④从被动服务,转为为力争主动服务6、秘书工作的作用:①信息调研作用;②督促检查作用;③综合协调作用;④保证日常工作正常运转的作用8、秘书协调的主要范围:政策性问题、全局性问题、围绕中心工作产生的和群众关心的重要问题。
“三办”职能:办文、办会、办事及突发事件处理。
3公文写作的特点:工具性(基本特点、性质)、等级性、(公文注重等级)规范性、可行性、时效性4、公文写作程序:①正确领会意图;②收集充实资料;③反复精心修改5、公文的精简原则:①文章写短写精炼;②贯彻一文一事的原则;③建立必要的控制制度;④推行部分公文的表格化、数字化。
7、公文处理的内容:拟制、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8、公文处理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做到准确、及时、安全、保密11、会议: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三人以上相互交往的一种活动形式,是一种管理手段与工作方法13、会议的作用:①交流信息,互通情报;②发扬民主,集思广益;③增强友谊,促进团结④统一认识,协调行动;⑤作出决策,部署贯彻;⑥结合交易、谈判、展览等,促进经济贸易发展,为经济建设服务。
14、会议泛滥成灾危害:①时间精力的浪费;②经济的浪费;③信息的重复浪费;④助长不正之风15、会议的组成要素:①任务、(会议议题)②名称③领导、主持者与筹办者④参加对象,代表和列席人员⑤时间与日程安排⑥地点(大型会议分主、分会场)⑦物质设施⑧信息(文件、资料、发言)⑨形式与程序、议事规则⑩其他与会议同时结合进行的事务(展览、交易、参观、表彰、选举等)按内容性质划分:代表性会议;决策性;协作性;专业性;纪念性;群众性;外事;公关型;座谈与对话会;现场会。
按时间划分:定期会议、不定期会议会议的五项会务工作如下:1):会前工作:①制定会议计划,报请批准;②拟定会议程序,日程安排;③确定与会人员,及人员编组;④选定和布置会场,安排座次;⑤会议通知、报道签到、人数统计;⑥人员分工联络2):文书工作:①印发会议证件;②协助领导撰写会议主题报告;③准备会议其他材料;④编写印发会议简报;⑤会中的文书传递与处理工作;⑥会议记录、决议、纪要⑦会议文书的初步整理3):会议的生活服务工作:①各项会场服务;②会议的食宿安排;③会议财务管理;④交通工具的提供与管理;⑤文化生活安排与必要的商品服务;⑥医疗保健服务4):会议的保密保卫工作:①会议文件的保密;②会场及代表住地的安全问题;③交通的绝对安全;④警卫、治安工作5):会后工作:①整理记录、录音、录像等;②清理会议文件,消退处理;③送别与会人员;④做好会议总结,表扬奖励工作;⑤文书立卷归档工作18、会见:按性质和内容来分,有礼节性的、政治性的和实务性的。
19、会展:指通过各种形式的展览展销,结合会议和节日,提供相关行业聚集交流、经济合作的形式。
基本属于经济贸易活动性质,也有些属于宣传性质的。
21、政务值班面临的形势变化:①接待数量增多;②由值班渠道处理政务工作的时间明显延长;③社会治安形势严峻与突发事件增多。
重点:应放在保证重大紧急情况信息渠道的畅通上,包括自然灾害、工伤事故、群体动乱、重大案件等。
22、政务值班的建设:①建立健全制度;②信息传输机制;③加强人才培训23、企事业单位的值班工作:更主要是业务性值班24、大事记:体式:流水账式的编年体,以时间为纲,在年月日下系事。
也要立卷归档的。
编写大事记的要领:①区分大事与小事;②坚持不懈;③保密问题25、接待工作的类型:接待工作既是树立形象的窗口,又是联系外界的纽带1)按接待对象可分:①个人接待;②团体接待(主要的)2)按来宾国籍可分:①内宾接待;②外宾接待(港澳台也按外宾接待)3)按接待涉及内容要求可分:①礼节性接待;②实务性接待26、接待工作的要素:①制定接待计划(①对方的基本情况,②对方的目的要求)②组织活动日程(①迎接和安排好食宿;②看望;③礼仪性的宴请;④组织活动日程的实施;⑤送别;⑥小结)27、接待工作的注意事项:①加强责任制,做好每一个细节工作②接待工作要注意突出本地区本单位的特色,给客人留下深刻印象,这样才能达到通过接待树立形象,加强联系合作的目的。
③接待外宾,应按外事规定规矩办事④精简节约,力戒形式主义和铺张浪费,仍然是接待工作中必须认真贯彻的原则⑤政治性的接待工作要注意社会效益28、信访:指公民、法人或者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内容:三大类①反映情况、问题;②提出意见、建议;③投诉(包括检举揭发)与请求形式: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目的:①保持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②体现、保护人民信访的合法权益;③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安定团结作用:①为民服务;②提供信息;③集思广益;④廉政建设性质:①长期性;②群众性;③广泛性处理信访的原则:1)“坚持属地分管,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