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梦·追梦·圆梦》教师专业成长三部曲读书心得
“没有规划的人生是拼图,精心规划的人生是蓝图。
”“完美的人生是需要精心规划的,而专业发展规划是人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读到这些句子的时候,我真的觉得有种遗憾,因为我在专业成长这方面没有做过明确的、细致的规划,并努力地、坚定地去实现。
在我刚参加工作时,也没有人提醒或督促过我要有一份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所以,虽然我也很努力的工作,钻研教材,教法,但一直忽视理论的学习,很多教学行为我无法和相应的教育教学理论联系在一起,甚至在说课、评课的时候,都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其实,我在评高职之前的几年里,还是硬着头皮看过一些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和资料的,但不知道为什么看不进去理解不透,总觉得那些理论讳莫如深,难以应用,也记不住,再加上学校里研究氛围不够浓厚和自身的惰性等因素,导致理论学习方面缺失,和实践脱节。
来到一中后,浓厚的教研氛围逼着自己每天都要多思多悟多学,我正在琢磨看一本什么理论方面的书籍好的时候,学校布置的这本假期必读书目《绘梦·追梦·圆梦》送来了及时雨,感慨学校真是在教师专业成长这方面是很关注的,是下力气的。
这本书从一开始就吸引了我,如获至宝,我用了十天的时间就读完了,从来没有这么顺畅的读完过一本理论书籍且脑子还没乱,收获非常多。
首先是,刘老师精炼的语言和严谨的思维,把我脑子里很多凌乱的理论碎片很好地再现到了一起,并学到了很多新知,很多教学理论也完整了,并且很多政策的出台时间、目的等也都理顺了。
其次是,对以前很多模糊不清的概念,如教学随笔、教育叙事、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的区别,校本研修和集体备课的区别,等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刘世斌老师说:教师专业发展“首先要确定发展领域(专业素质包括知识、能力、品格),分清主次。
其次要确定发展目标(基础、问题、拓展)。
”
“规划的时间跨度不易太长,一般以三到五年为宜。
规划要有远期、中期、近期的目标。
先有大目标,再有一步步的行动策略。
”
“规划的核心是拓展性目标的确立——找准突破口,形成自己的特色。
策略一:厚积薄发,建立富有个性的资源库。
在电脑上记载整理所思所想,升华为我们对教育现象和本质的理解。
策略二:坚持读一流的专业资料和教育资料。
我们要知道本学科最优秀的期刊是什么,就在案头,可以随手拈来。
同时,也要关心国内外教育方面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拓宽视野,做一个专业敏感者。
策略三:要坚持进行叙事研究。
针对实际问题,思索解决方法。
在叙事研究中提高观察能力、写作能力、批判能力。
策略四:要坚持进行教育科研。
并尝试在一定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
综上,教师的成长历程必须经历学、思、悟、写这四个阶段。
”
综上,也是我第三方面的收获,我也想给自己定一个专业成长的目标:1.坚持动笔,准备一个专用本,记下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得失。
2.努力转变教学方式,研究有效教学模式,把“教”变成“学”,把“课堂”变成“学堂”。
3.争取三五年以后能够成为一名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都趋于成熟的优秀教师。
“今天的生活由几年前的选择而决定,而几年后的生活是由今天决定的。
”希望以后多有成长,不辜负学校领导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