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会计例题资料

管理会计例题资料

管理会计例题例1、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第二年度的生产量分别为170000件和140000件,销售量分别为140000件和160000件,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产品的单位售价为5元。

该产品的制造成本如下:单位变动成本3元(其中包括直接材料1.30元,直接人工1.50元,变动制造费用0.20元);每年固定制造费用总额为150000元。

营业与行政管理费用如下:变动的营业与行政管理费用为销售收入的5%,每年固定的营业与行政管理费用为65000元。

(1)根据上述资料,分别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和完全成本计算法计算确定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税前利润。

(2)具体说明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据以确定的税前利润发生差异的原因。

(3)具体说明采用完全成本计算法所确定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税前利润发生差异的原因。

答:(1)分别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和完全成本计算法确定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税前利润,如下表所示:损益表(变动成本计算法)第一年第二年销售收入700000 800000变动成本:变动制造成本420000 480000变动营业与管理费用35000 455000 40000 520000 边际贡献245000 280000固定成本:固定制造费用150000 150000固定营业与管理费用65000 215000 65000 215000 税前利润30000 65000损益表(完全成本计算法)第一年第二年销售收入700000 800000销售成本:期初存货0 116470本期生产660000 570000期末存货116470 543530 40714 645756销售毛利156470 154244期间成本100000 105000税前利润56470 49244(2)第一年差异原因分析:税前利润的差异在于完全成本计算法下,将期末存货所占用的固定成本减去了。

其差额可验证如下:150000/170000×(170000-140000)=26470(元)第二年差异产生的原因分析:由于各期生产量不相等,各期生产产品单位成本也不同。

税前利润的差异在于期初和期末存货所占用的固定成本不同。

其差额可验证如下:150000/140000×10000-150000/170000×30000=-15756(元)(3)采用完全成本计算法所确定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税前利润发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由于两年的生产量不相同,故两年生产产品的单位成本不同。

第二,由于两年的销售量不相同,故两年的销售收入不同。

例2、某企业拟投产一种新产品,预计其单位变动成本为15元,固定成本总额为13500元。

如果要求该产品的销售利润率达到8%,安全边际率达到20%。

(1)该产品的售价应为多少?(2)计算该产品的保本点销售量和保本点销售额。

(3)预计该产品的利润。

答:(1)由安全边际率=20%,销售利润率=8%可得,边际贡献率=40%,变动成本率=60% 则:该产品的售价=15/60%=25(元)其中: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率+边际变动率=1(2)该产品的保本点销售量=13500/(25-15)= 1350(件)该产品的保本点销售额=13500/40%=33750(元)(3)设该产品的预计销量为x,则有:x=(13500+25×x×8%)/(25-15) 解得:x=1687.50(件)该产品的预计利润=(1687.50-1350)×(25-15)=3375(元)例3、永光仪表厂准备于2010年生产甲型仪表1 000只,产品的单价为1 000元,单位变动成本40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420 000元,求单位边际贡献、边际贡献率、保本销售量、保本销售额、安全边际量、安全边际额、2010年的预计利润。

答:单位边际贡献=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1 000-400=600(元)边际贡献率=单位边际贡献/单位售价=600/1 000=60%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单位边际贡献=420 000/600=700(只)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边际贡献率=420 000/60%=700 000(元)安全边际量=预计销售量-保本销售量=1 000-700=300(只)安全边际额=安全边际量⨯单位售价=300⨯1 000=300 000(元)2010年的预计利润=(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预计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1 000-400)⨯1 000-420 000=180 000(元)例4、东方公司计划期内预计生产并销售某产品2500台,销售单价为12.5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3125元。

现假定该种产品的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上升了5%,销售量、固定成本分别下降了3%。

(1)计算各因素单独变动后对利润的影响。

(2)计算四个因素同时变化时对利润的影响。

⨯-⨯-=(元)答:(1)各个因素变化前,利润为12.5250010250031253125①单价上升5%:变动后利润=12.5(15%)250010250031254687.5⨯+⨯-⨯-=(元)对利润的影响程度4687.53125100%50% 3125-=⨯=②单价变动成本上升5%:变动后利润=12.5250010(15%)250031251875⨯-⨯+⨯-=(元)对利润的影响程度18753125100%40% 3125-=⨯=-③销售量下降3%:变动后利润=12.52500(13%)102500(13%)31252937.5⨯⨯--⨯⨯--=(元)对利润的影响程度2937.53125100%6% 3125-=⨯=-④固定成本下降3%:变动后利润=12.525001025003125(13%)3218.75⨯-⨯-⨯-=(元)对利润的影响程度3218.753125100%3% 3125-=⨯=可见,当销售单价上升5%时,利润将增加50%;销售量下降3%时,利润减少6%;单位变动成本上升5%时,利润减少40%;固定成本下降3%时,利润增加3%。

(2)当四个因素同时变动时,利润变为:12.5(15%)2500(13%)10(15%)2500(13%)3125(13%)3334.375⨯+⨯⨯--⨯+⨯⨯--⨯-=(元)对利润的影响程度3334.3753125100% 6.7% 3125-=⨯=可见,四个因素同时变化将使利润增加6.7%。

例5、大明机器厂专门生产龙门刨床,全年最大生产能力为500台,正常产销数量为400台。

若龙门刨床的售价为24000元,其单位成本资料如下:(单位:元)直接材料6500直接人工5400制造费用8000其中:变动费用3100固定费用4900单位产品成本19900(1)现有外地客户前来订货100台,只愿出价15800元,试用数据说明该项订货能否接受?(2)若外地客户前来订货110台,而大明厂不准备扩大生产能力,用数据说明这项订货能否接受?答:(1)大明厂的生产能力为500台,现正常销售为400台,特殊订货100台在工厂的剩余能力范围内。

由于刨床的单位变动成本为15000元,而对方出价为15800元,因此可考虑接受此项订货,它可使工厂增加利润80000元[(15800-15000)×100]。

(2)特殊订货110台则超出工厂的剩余生产能力,现不准备扩大生产能力,故只能缩减正常销售。

为此,接受订货提供的边际贡献为:(15800-15000)×110=88000(元)减少正常销售所损失的边际贡献为:(24000-15000)×10=90000(元)可见,接受此项订货使企业减少2000元的边际贡献,应拒绝此项订货。

例6、东方超市向东风服装厂按出厂价每件30元购入茄克衫以供零售。

若售价定为每件45元,预计销售量为400件;若售价每下降0.5元,则可多销售40件。

假设进销平衡,试求使超市获利最大的最佳售价和最佳销售量。

答:由于进销平衡,可设进货量为x 件,并设所求的售价为p 元。

根据题设,我们可知x 与p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14580p x =-于是,可得总收入函数和总成本函数的表达式分别为:21()4580S x px x x ==-()30C x x = 边际收益1()4540S x x '=- 边际成本 ()30C x '=令 ()()S x C x ''= ,可得 1453040x -=解得 600x =(件)从而 14560037.580p =-⨯=(元)。

例7、东方公司现准备增加投入一新设备,该设备原值30万元,预计可用年限5年,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残值率10%。

该设备投入使用后,预计每年可增加营业收入20万元,同时每年增加付现成本5万元,报废时实际残值5万元,假定所得税税率是30%,折现率为10%,问用净现值法判断是否应采纳该计划?答:我们先看资金流出量:①该设备原值为30万元,现值就为30万元;②每年付现成本增加5万元,时间为5年,所以增加的付现成本所导致的资金流出量为5⨯(1-30%)⨯3.791=13.27万元;(3.791在“一元年金现值系数表”中查得)③残值变现净收入纳税(5-3)⨯30%=0.6万元,由于是在第5年进行的,所以其现值为0.6⨯0.621=0.37万元;(0.621在“一元复利现值系数表”中查得)再看资金流入量:①每年营业收入增加20万元,时间为5年,所以增加的营业收入所带来的资金流入量为20⨯(1-30%)⨯3.791=53.07万元;②每年折旧抵税(30-30⨯10%)/5⨯30%=1.62万元,时间为5年,所以这将导致资金流入量为1.62⨯3.791=6.14万元;③残值收入为5万元,由于是在第5年进行的,所以其现值为5⨯0.621=3.11万元。

因此,该计划所带来的资金净流量为:(53.07+6.14+3.11)-(30+13.27+0.37)=18.68万元很显然大于0,所以应采纳该计划。

例8、光明家具厂本月共生产钢折椅4000把,实际耗用钢材10400千克,实际成本11648元,该厂钢折椅的钢材消耗定额为2.50千克/把,钢材计划单价为1.05元/千克。

(1)计算钢折椅所耗钢材的成本差异总额。

(2)计算钢折椅所耗钢材的用量差异和价格差异。

答:(1)钢材成本差异总额=11648-4000⨯2.5⨯1.05=1148(元) (2)钢材用量差异=(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10400-4000⨯2.5)⨯1.05=420(元)钢材价格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10400⨯(11648/10400-1.05)=728(元)很显然,成本差异总额=用量差异+价格差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