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祝福》同步训练一、基础练习1.小说以《祝福》为题的深刻寓意是:()A.“祝福”是全文故事发展的线索,贯穿始终。
B.“祝福”为塑造祥林嫂的性格提供了典型环境。
C.祥林嫂出现在祝福之夜,亦死于祝福之夜,突出了主题,又使文章结构严谨。
D.题目是“祝福”,内容是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富人的“福”和穷人的“苦”两相对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答案:D2.《祝福》开头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不限于一项):()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
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A.真实地描绘了鲁镇旧历年底的欢庆气氛。
B.具体交待了故事发生的特定环境。
C.形象地展现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背景。
D.衬托“我”及时回到故乡过年的欢愉心情。
E.表现“我”对故乡鲁镇深沉的感情。
答案:B、C3.《祝福》运用倒叙的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A.这是小说惯用的手法,在于使结构多样化。
B.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
C.是展开情节必不可少的因素,可以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去探索。
D.设置强烈悬念,可以造成极浓重的悲剧色彩,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也深化了主题。
答案:D4.《祝福》开头一段文字中对鲁四老爷语言、外貌描写的作用是(不限于一项):()A.为展示小说的人物关系拉开序幕。
B.表现鲁四老爷是一位令人敬畏的长辈。
C.说明“我”对四叔的矛盾心情。
D.表现鲁四老爷对晚辈的关心及对新党的仇视。
E.表现了鲁四老爷冷漠无聊、顽固守旧的思想和性格。
答案:A、E5.下面这段文字采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在刻画人物的方法上有什么特点?日子很快的过去了,她的做工却毫没有懈,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
人们都说鲁四老爷家里雇着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
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
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答案:这段文字有叙述,有描写,也有议论。
刻画祥林嫂时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6.在祥林嫂被婆家抓走之后,鲁四老爷说了三次话:①“可恶!然而……”②“可恶!”③“然而……”两次说“可恶”,意思有什么不同?两次“然而”表现了鲁四老爷怎样的态度和思想性格?答案:①第一个“可恶”对大白天在面前抢人表示气愤,认为有损鲁家尊严。
②第二个“可恶”是对卫婆子发泄怒气。
③两次“然而”认为婆家抢人也有理,表露了维护封建礼教的态度和自私、伪善、冷酷无情的思想性格。
7.指出下列四句话各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并说说这些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1)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
答案:(1)比喻。
突出祥林嫂在精神上受到毁灭性打击之后,胆小、恐惧、怕见人的心理状态。
(2)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答案:(2)拟人、反语。
和祥林嫂的惨死形成鲜明对照,形象地讽刺了封建迷信思想,揭露了其骗人、杀人的本质。
(3)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
答案:(3)顶针。
不但表达紧凑,语言连贯,而且突出了鲁四老爷虚伪和顽固守旧的性格。
(4)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答案:(4)反复。
描写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
二、综合练习1.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我很sǒng()然,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着了芒刺一般②我在极短期的踌chú()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③“阿!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wú()着④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fèi()反盈天的答案:1.①悚②躇③梧④沸2.下列句子中,每句有一个错别字,挑出来,把正确的字写在句后括号里。
①旧历的年底必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毕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
()②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③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蔼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④但知道他虽然读过“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而忌韪仍然极多,当临近祝福时候,是万不可提起死亡疾病之类的话的。
()2.①毕—必②煊—暄③蔼—霭④韪—讳3.选词填空。
①“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
“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________(a.简洁 b.直捷 c.直接 d.简捷)的说。
②但随后也就自笑,觉得(a.偶尔 b.偶然 c.间或 d.随便)的事,本没有什么深意义,而我偏要细细推敲。
③“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________(a.精神 b.神采 c.光采 d.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④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________(a.悲凉 b.悲苦 c.悲郁d.悲哀)的神色。
3.①d ②a ③d ④d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我________常见些但愿不为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________ 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________很恐怕这事也一律。
A.尽管而就 B.因为却所以C.既然也所以 D.即使也就4.B5.填入下面一段话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四叔一知道,就皱一皱眉,道:“这不好。
恐怕她是逃出来的。
” ________ 此后大约十几天,大家正已渐渐忘却了先前的事,……A.她诚然是逃出来的,这推想不多久就证实了。
B.这推想不多久就证实了,她诚然是逃出来的。
C.她诚然是逃出来的,不多久,这推想就证实了。
D.不多久,这推想就证实了,她诚然是逃出来的。
5.C6.填入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________,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①顺着眼②乌裙③月白背心④脸色青黄⑤眼角上带些泪痕⑥蓝夹袄⑦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A.⑥③②①⑤④⑦ B.⑥⑤④⑦②③①C.②⑥③④⑦①⑤ D.②③⑥①④⑦⑤6.C7.“你放着吧,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四婶这句大喊在文中的作用是:()A.表现了封建统治阶级对祥林嫂的歧视和摧残。
B.表现了地主阶级的迷信与自私。
C.使祥林嫂用替身赎罪的幻想破灭了,造成她在封建神权压力下精神崩溃。
D.表现了地主阶级的凶恶本质,说明祥林嫂死于封建政权的迫害。
7.C8.下面这句话中画线的文字表现了这些老女人:()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要听她这段悲惨的故事。
A.发自善良本意的同情。
B.把咀嚼别人的痛苦当成开心的事。
C.同情是主要的,好奇心是次要的。
D.好奇心是主要的,同情是有限度的。
8.D9.对下面一段话中画线的句子的含义,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看见的人报告说,河里面上午就泊了一只白篷船,篷是全盖起来的,不知道什么人在里面,但事前也没有人去理会他。
待到祥林嫂出来淘米,刚刚要跪下去,那船里便突然跳出两个男人来。
像是山里人,一个抱住她,一个帮着,拖进船去了。
祥林嫂还哭喊了几声,此后便再没有什么声息,大约给用什么堵住了罢。
接着就走上两个女人来,一个不认识,一个就是卫婆子。
窥探舱里,不很分明,她像是捆了躺在船板上。
“可恶!然而……。
”四叔说。
A.山里人如此野蛮无礼地在光天化日之下劫人,着实令人可恶;但是山里人缺少教化,无礼也是可以原谅的。
B.祥林嫂被婆家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劫回,是因为她自己做事不周,反而累及鲁府的家声,令人可恶;但事已至此,无可挽回,也只好由它去了。
C.卫老婆子是祥林嫂的荐主,又伙同其婆家劫走她,着实令人可恶;然而这是祥林嫂婆家的主意,并非卫老婆子的本意,因而也可以宽恕。
D.祥林嫂的婆婆竟敢串通卫老婆子,光天化日公开抢劫鲁府的佣人,实在有损鲁家的尊严和声誉,着实可恶;可她们的作为又是族权范围之内的事,难以公开斥责。
9.D10.祥林嫂被卖时曾“出格”大闹,卫老婆子分析原因说:“大家还都说大约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呢。
”作者写卫老婆子这句话的作用是:()A.揭露了鲁四爷平时对祥林嫂灌输礼教纲常,用礼教杀人的面目。
B.说明了祥林嫂的大闹是受鲁四老爷影响的结果。
C.交待祥林嫂生活的社会环境,揭示祥林嫂精神上的孤独和痛苦。
D.说明了祥林嫂与众不同是因为她在鲁四老爷家里做过事,见识自然就多。
10.C11.阅读下面一段对话,然后回答问题。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也许有罢,——我想。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地狱?——论理,就该也有。
——然而也未必,……”“那么,死掉的一家人,都能见面的?”“唉唉,见面不见面呢?那是,……实在,我说不清……。
”(1)祥林嫂临死前提出这些问题说明了什么?答案:(1)临死前对“魂灵”、“地狱”产生的种种疑惑,说明祥林嫂对自己悲惨命运已产生了一定的反抗意识,但只是朦胧的,带有迷信色彩,因而也是自发的、软弱的。
(2)“我”的答话起了什么作用?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个什么样的人?答案:(2)同情她并想安慰她,却起到了相反作用,增加了祥林嫂精神上的恐惧,加速了她的死亡。
“我”是一个善良、进步的知识分子,既不敢大胆否定这些迷信说法,又无力救治祥林嫂的精神创伤,是一个软弱无能的好人。
(3)为什么说祥林嫂对“魂灵”又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答案:(3)“希望其有”是封建迷信思想,想要在阴间见到儿子,“希望其无”是害怕死后被两个丈夫分尸。
12.阅读下段文字,回答问题。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
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
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
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
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
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1)下列词语分别指代哪类人?①玩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活得有趣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无聊生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厌见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和祥林嫂一样命运悲苦的贫穷受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