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物化学重点

药物化学重点

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异戊巴比妥的用途:中枢镇静催眠药。

•异戊巴比妥的体内代谢:主要发生在5位、氧化。

•比较同类药物:得出结论1、5-位取代基的不同,构成不同的巴比妥类药物。

2、巴比妥类药物的作用强弱和起效快慢与药物的理化性质有关。

--解离度对之的影响:Pka越大,药物的未解离率越大,分子态药物越多,药物越易进入中枢,起效快。

--脂水分配系数对之的影响:P越大,药物越易进入中枢,起效快。

3、巴比妥类药物的作用时间长短,与药物的体内代谢速度有关。

•5位取代基结构为饱和烷烃或芳烃-长效药物•5位取代基结构为有支链烷烃---中效药物•5位取代基结构为不饱和烷烃---短效药物•巴比妥类药物的5位取代基必须为双取代•名词解释:构效关系、前药•地西泮的结构归属、用途。

•地西泮结构特征:1、母体为苯并-(1,4)-二氮卓2、1,2位为酰胺键3、4,5位为亚胺键•地西泮的理化性质:1、1,2位酰胺水解为不可逆反应(酸性条件下水解)2、4,5位亚胺水解为可逆反应(酸性条件水解,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缩合)•口服地西泮,4,5位造成的开环不影响生物利用度,为什么?•口服地西泮,1,2位水解造成的开环是该类药物不稳定,作用时间短的原因。

•地西泮的结构改造,主要是增加1,2位的稳定性。

方法主要有在7位引入吸电子基团和在1,2位引入环•其它的镇静催眠药:三唑仑(苯并二氮卓类),唑吡坦•通过体内代谢发现的药物:奥沙西泮、替马西泮、劳拉西泮第四节抗抑郁药•1、抑郁症的生化病因为:脑内5-HT、NA的浓度降低。

•2、抗抑郁药按照作用机制分类:•(1)NA(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2)5-HT重摄取抑制剂•(3)单胺氧化酶抑制剂•3、丙咪嗪的结构归属,用途•4、氟西汀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用途第五节:镇痛药•1、吗啡的结构特征•2、吗啡的理化性质:酸碱两性,有还原性(氧化产物:伪吗啡(毒性)、N-氧化吗啡),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3、吗啡的作用机制:阿片受体激动剂•4、阿片受体的分类及活性•5、镇痛药的研究方向•6、吗啡的结构修饰产物:可待因•7、吗啡的结构改造产物:(1)保留A、D环,哌替啶,阿片μ受体激动剂(2)保留A环、D环开环,美沙酮,阿片受体激动剂(3)保留A、B、D环,喷他佐辛,阿片k受体激动剂•8、镇痛药的共同结构特征•8、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啡第三章外周神经系统药物第三章外周神经系统药物1、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药物的分类:(1)作用于传入神经系统的药物:局麻药(2)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影响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受体【拟(抗)胆碱药、拟肾上腺素药、H1受体拮抗剂】2、拟胆碱药:是一类具有与乙酰胆碱相似作用的药物按作用机制分:胆碱受体激动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用途:用于治疗胆碱能神经兴奋性低下引起的病理状态3、胆碱受体分为:M 受体和N 受体,M受体又称为()受体;N受体又称为()受体。

4、M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手术后腹气涨、尿潴留;降低眼内压,治疗青光眼;治疗早老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症);5、乙酰胆碱为什么不能作为胆碱受体激动剂使用?❀M受体:M1 分布:大脑皮质、分泌腺体生理功能:调节大脑功能;调节汗腺、消化腺分泌。

M2 分布:心脏生理功能: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

M3 分布:腺体和平滑肌生理功能:血管平滑肌舒张;胃肠道和膀胱平滑肌收缩;括约肌松弛;瞳孔缩小;腺体分泌增加。

❀N受体:⏹6、氯贝胆碱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用途。

⏹7、其它胆碱受体激动剂:毒蕈碱、卡巴胆碱、毛果芸香碱⏹8、五原子规则⏹9、溴新斯的明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可逆性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用途治疗重症肌无力、腹气胀、尿潴留。

⏹10、溴新斯的明通过对乙酰胆碱酯酶形成二甲氨基甲酰化酶使得胆碱酯酶被抑制,此被抑制的酶可通过水解复活,但水解释放出原酶的速度较慢,所以称为可逆的胆碱酯酶酶抑制剂。

⏹11、溴新斯的明为经典的抗胆碱酯酶药物。

⏹12、不可逆的胆碱酯酶抑制剂可作为杀虫剂和战争毒气使用⏹13、非经典的胆碱酯酶抑制剂:他克林、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加兰他敏、石杉碱甲。

⏹练习:拟胆碱药物大致可分为哪两大类?并各举一例,试述各自的作用机制。

二、1、胆碱受体拮抗剂的分类:M受体拮抗剂、N1受体拮抗剂、N2受体拮抗剂(肌松药)。

2、硫酸阿托品的化学结构组成:由莨菪醇和莨菪酸组成的,莨菪碱的外消旋体。

3、莨菪醇:莨菪烷的3α位被羟基取代。

伪莨菪醇:莨菪烷的3β位被羟基取代。

4、莨菪酸:天然的为S构型,但提取过程易消旋化。

5、硫酸阿托品:茄科生物碱,M受体非选择性拮抗剂,有中枢毒副作用,用途抗胆碱药用于解痉、散瞳。

6、阿托品结构类似物中,引入氧桥,中枢作用(增强、减弱)7、阿托品结构类似物中,引入羟基,中枢作用(增强、减弱)8、中枢作用:东莨菪碱> 阿托品> 山莨菪碱9、阿托品结构修饰:引入季铵结构,减少中枢毒副作用。

10、合成类M胆碱受体拮抗剂:溴丙安太林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合成类胆碱M受体拮抗剂用途:胃肠道痉挛及胃肠十二指肠溃疡。

11、M1受体拮抗剂:哌仑西平和替仑西平,胃肠十二指肠溃疡12、M2受体拮抗剂:奥腾折帕、喜巴辛,窦性心动过缓13、M3受体拮抗剂:索非那新、达非那新,尿频、尿失禁14、N2受体拮抗剂:生物碱类:右旋氯筒简毒碱四氢异喹啉类:苯磺阿曲库铵(化学结构)甾体类:泮库溴铵用途肌松药15、名词解释:软药、硬药。

三、1、肾上贤能受体激动剂2、肾上腺能受体分为:α和β受体。

3、去甲肾上腺素氨基上的取代基越大,越易产生(α、β效应)4、了解肾上腺素能受体亚型的生理效应5、肾上腺素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消旋化)、作用机制:肾上腺能α、β受体非选择性激动剂,用途拟肾上腺素药物。

6、肾上腺素:R构型作用强于S构型。

7、肾上腺素的代谢:单胺氧化酶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8、用途:过敏性休克、心脏骤停、支气管哮喘9、地匹福林:肾上腺素的前药10、盐酸麻黄碱的化学结构特点(1R,2S)、与肾上腺素作用的比较,作用机制:非选择性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用途:平喘、鼻塞副作用:中枢兴奋作用11、沙丁胺醇化学结构:作用机制:β2受体激动药用途:平喘四、1、组胺受体的生物活性2、抗组胺药物的作用机制3、组胺H1受体拮抗剂:抗过敏4、抗组胺药物:乙二胺类氨基醚类(第一代、第二代)丙胺类:马来酸氯苯那敏(化学结构、作用机制、用途)三环类:塞庚啶氯雷他定(作用机制、用途:非镇静性抗组胺药、归属) 哌嗪类:西替利嗪(非镇静性抗组胺药)哌啶类:咪唑斯汀:双重作用的抗组胺药五、1、局麻药:作用于传入神经系统的药物2、盐酸普鲁卡因的化学结构:酯类局麻药3、由来:剖析可卡因的结构得到的可卡因的甲氧羰基非必需莨菪烷双环结构非必需苯甲酸酯在局麻作用中有重要地位4、药效团5、普鲁卡因的理化性质:--碱性、水解性、还原性、鉴别6、普鲁卡因的改造,目的减少水解,增强活性--碳链变化、氨基侧链变化、苯环的变化7、酰胺类局麻药:利多卡因--稳定型提高,麻醉作用增强--钠离子通道阻滞剂,还可抗心率失常8、氨基酮类局麻药:达克罗宁等9、其他类局麻药10、部分局麻药的词干:卡因(-caine)11、生物电子等排原理12、局麻药的化学结构构成(三部分):第四章循环系统药物一、1、肾上腺能受体的分类及生理活性2、作用于肾上腺能受体的心血管药物的分类及作用3、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副作用(原因)、分类4、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用途、结构归属、词干(中、英)。

5、普萘洛尔结构改造得到的长效药物:吲哚洛尔、波吲洛尔、呐多洛尔等6、普萘洛尔结构改造得到的超短效药物:艾司洛尔7、选择性β 1 -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二、1、钙通道:L型通道2、选择性钙通道阻滞剂: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用途、中英词干其它药物:尼莫地平、尼群地平苯丙硫氮卓类:地尔硫卓芳烷基胺类:维拉帕米三、1、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本节)(心动过缓:阿托品和异丙肾上腺素)2、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3、奎尼丁:Ia类钠通道阻滞剂,用途美西律:Ib类钠离子通道阻滞剂普罗帕酮:Ic类钠离子通道阻滞剂4、盐酸胺碘酮:钾通道阻滞剂四、1、血管紧张素Ⅱ升血压的机制2、了解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过程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降压机制4、ACEI5、卡托普利的化学结构(L-脯氨酸衍生物)、作用机制、用途、副作用(两方面),词干。

6、依那普利等其它ACEI类药物7、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优点8、氯沙坦的化学结构特征、作用机制、用途、词干。

五、1、NO的生理活性2、NO供体药物的临床用途3、硝酸甘油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用途、舌下给药、经典的硝酸酯类NO供体药物。

4、其它经典的硝酸酯类NO供体药物5、硝酸酯类NO供体药物的耐药6、非硝酸酯类NO供体药物:吗多明六、1、强心药的作用2、地高辛的结构特征、归属、作用机制、用途七、1、了解血脂的构成,高血酯的特征2、洛伐他汀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特点(前药)、用途、来源词干(中英)3、其它他汀类药物:美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全合成)4、其它降脂药:吉非贝齐的作用机制、用途。

第五章消化系统药物一、1、了解溃疡发病机制2、针对病因的抗溃疡药物(各举例)3、抑制胃酸的药物:中和胃酸的药物:举例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H2受体拮抗剂:举例质子泵抑制剂:举例4、H2受体拮抗剂的词干(中英)5、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词干、鉴别、用途6、H2受体拮抗剂的结构共同部分7、奥美拉唑的化学结构(手性药物)、作用机制、用途8、为什么说奥美拉唑是一种前药9、质子泵抑制剂与H2受体拮抗剂的优缺点比较二、1、了解止吐药的分类2、掌握昂丹司琼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用途3、5-HT3受体拮抗剂的基本药效结构三、1、熟悉多潘立酮、西沙比利的用途四、1、熟悉联苯双酯、双环醇的用途2、熟悉熊去氧胆酸的用途第六章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1、阿司品林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包括鉴别)、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几个用途)、副作用。

2、阿司匹林长期服用有时会引起胃肠道出血,为什么?3、环氧化酶的分类与作用4、阿司匹林的结构修饰5、扑热息痛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无抗炎活性)、毒副作用。

6、名词解释:孪药;贝诺酯•1、了解抗炎药的发展•2、了解非甾体抗炎药的结构分类•3、羟布宗的来源、作用机制、用途•4、吲哚美辛的来源、作用机制、用途•5、甲芬那酸、双氯芬酸钠的作用机制、用途•6、布洛芬的结构特征、代谢、作用机制、用途•7、昔康类药物的英文词干、结构特征、典型药物、特点、作用机制、用途。

•8、塞来昔布的结构特征、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第七章抗肿瘤药抗肿瘤药物按作用机制的分类一、直接作用于DNA的药物的分类1、生物烷化剂的定义及作用机制1.生物烷化剂按化学结构的分类(了解)1.1.1 氮芥类药物的结构特征:烷化剂部分:双-β-氯乙氨基载体部分:1.1.2 氮芥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脂肪氮芥和芳香氮芥);脂肪氮芥与芳香氮芥的毒副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