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船舶操纵课件--第2章操纵手段的作用及其运用教学案例
船舶操纵课件--第2章操纵手段的作用及其运用教学案例
力使船首向左;倒车排出流横向力使首右偏,则,综合作用是沉深横向力 和排出流横向力克服伴流横向力使船首右偏。
低速时,伴流逐渐减小,则伴流横向力可忽略;沉深横向力和排出流 横向力使首右偏。则,综合作用是沉深横向力和排出流横向力使船首右偏。
2020/10/12
课件
32
2020/10/12
课件
24
三、螺旋桨的致偏效应及其运用
(3)伴流横向力的产生条件 由上述分析可见,如果伴流为0,则,螺旋桨上下叶的攻角相同,则,
不产生横向力,则,伴流横向力的产生条件为有伴流存在。 (4)伴流横向力的方向 对于右旋螺旋桨,进车时,首向右;倒车时,首向左。 对于左旋螺旋桨,进车时,首向左;倒车时,首向右。
其中Vp=Vs-ωp
2020/10/12
课件
10
二、滑失和船速
(2)滑失比 定义:螺旋桨的滑失S与理论进速nP之比称为滑失比Sr,既:
Sr=nPnPVp
滑失与滑失比中的螺旋桨进速Vp若用船速Vs代替,得出的结果分别称 为虚滑失或虚滑失比。
2020/10/12
课件
11
二、滑失和船速
(3)滑失在操纵中的应用 由此可见,滑失是衡量螺旋桨推进效率的重要指标。滑失越大,螺旋
2020/10/12
课件
25
三、螺旋桨的致偏效应及其运用
3、排出流横向力 螺旋桨进车时,排出流作用在舵上; 螺旋桨倒车时,排出流作用在船体上;
(1)排出流横向力的产生机理 进车时 舵的X方向进速为
V R= XV S-R V RX
ΔVRX—在舵叶处由于螺旋桨旋转引起的轴向增速。 倒车时 倒车时,旋转的排出流打在船体尾部。由于船尾形状上大下小,致使
QXpp121214Dt3pp41D2pwp12uw2p20u.27nD0p.72nDCpQ2C T
=tan101.7nwDppu
2020/10/12
课件
7
一、船舶阻力பைடு நூலகம்推力
其中: tp为推力减额系数,wp 为桨处伴流系数,Dp为螺旋桨的直径,n为主机
转速,β为桨的进程角,CT 、CQ为试验系数,以下式给出:
2020/10/12
课件
27
三、螺旋桨的致偏效应及其运用
螺旋桨产生的船舶偏转总结
沉深横向力 伴流横向力 排出流横向力
右旋式
进车
倒车
首向左
首向右
首向右
首向左
首向右
首向右
左旋式
进车
倒车
首向右
首向左
首向左
首向右
首向左
首向左
2020/10/12
课件
28
三、螺旋桨的致偏效应及其运用
4、船舶不同运动状态下螺旋桨致偏作用的综合分析 以下讨论仅限于右旋单车船 (1)静止中进车
二、滑失和船速
2020/10/12
课件
18
三、螺旋桨的致偏效应及其运用
1、沉深横向力 2、伴流横向力 3、排出流横向力 4、船舶不同运动状态下螺旋桨致偏作用的综合分析
2020/10/12
课件
19
三、螺旋桨的致偏效应及其运用
1、沉深横向力 (1)沉深的概念
h-为沉深 h/D-为沉深比
2020/10/12
桨的推进效率越低。它在船舶操纵中有着重要意义: 由滑失的定义可见,对于给定的螺旋桨,滑失与船速有关,而船速与
船舶的阻力有关,阻力越大,船速越低,滑失越大。因此船舶污底越严重、 遭受的风浪越大,滑失也越大。
反之,可利用螺旋桨的滑失提高船舶的舵效(在较小的距离内转过较 大的角度)。
2020/10/12
课件
2、伴流横向力 (1)伴流的概念
定义:运动中的船体附近的水受到船体运动的影响产生一种追随运动的 水流称为伴流。
伴流的分类 摩擦伴流:由于水和船体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的伴流; 势伴流:由于船体运动,船体周围压力场的变化产生的伴流;
伴流的分布特点 沿X轴方向:船首小,船尾大。即螺旋桨附近伴流大; 沿Y轴方向:左右对称,离船越远越小; 沿Z轴方向:上大下小。
一般港内的最高主机转速约为海上常用转速的70~80%左右。 港内船速与海上船速一样,常按主机输出功率的比例不同而划分 为“前进三”、“前进二”、“前进一”之外,尚有“微速前进”一档; 微进时的主机输出功率和转速,是主机可以输出的最低功率和最低转速。
2020/10/12
课件
16
二、滑失和船速
(3)港内船速(Harbour Speed) 如同前进时港内船速分级一样,在倒车档次中也分为“后退三”、
由于是进车,舵效较好,则,无论怎样偏转,都可用舵克服。
2020/10/12
课件
30
三、螺旋桨的致偏效应及其运用
(2)静止中倒车 • 空载
由于h/D较小,沉深横向力使首右偏;开始是静止,伴流不存在或较 小,则伴流横向力可忽略;排出流横向力使船首右偏。则,综合作用是沉 深横向力和排出流横向力使船首右偏。 • 满载
上部的攻角大于下部的攻角,则产生横向力。
2020/10/12
课件
26
三、螺旋桨的致偏效应及其运用
3、排出流横向力 (2)排出流横向力的产生条件 进车时,有伴流存在,就要进车排出流横向力; 倒车时,只要螺旋桨转动就存在倒车排出流横向力。 (3)排出流横向力的方向 对于右旋螺旋桨,进车时,首向右;倒车时,首向右。 对于左旋螺旋桨,进车时,首向左;倒车时,首向左。
根据运动方程,其作用于X轴方向的力为:
X = m (u v)r
其中X=(T-R),T为推力,R为阻力。 船舶作直航运动时,vr=0,则:
T R = m u
船舶作直航运动时,加速度=0,则:
T=R
2020/10/12
课件
3
一、船舶阻力与推力
基本阻力与船速之间的关系 对于给定的船型,基本阻力的大小与吃水、船速有关,即:R=ƒ(d,v)
由图可见: 当d一定时,船速V增加,R0也增大; 当V一定时,吃水d增加,R0也增大; 由图还可以看出:低速时,R0随船速V呈线性变化;高速时,R0随船速
V呈非线性变化,且需要的推力越大。
2020/10/12
课件
5
一、船舶阻力与推力
(2)附加阻力 △R=R1+R2+R3+R4
其中: R1为污底阻力:由船体湿水部分上的海生物引起的阻力。 R2为附体阻力:由螺旋桨、舵等船体上的附体引起的阻力。 R3为空气阻力:船体水上部分受到的空气作用引起的阻力。 R4为波浪阻力:船体水下部分受到波浪作用引起的阻力。
12
二、滑失和船速
3、船速的分类 在一定范围内,螺旋桨转速n越高,船速V越大。但是,对于给定的船
舶主机,其转数的提高不是无限的一旦超出这个范围,主机将超负荷运转, 最终可能损坏主机,因此不得不对船速作出一定的限制。 (1)额定船速 (2)海上船速(Sea Speed) (3)港内船速(Harbour Speed)
29
三、螺旋桨的致偏效应及其运用
4、船舶不同运动状态下螺旋桨致偏作用的综合分析 以下讨论仅限于右旋单车船 (1)静止中进车
满载 低速时,由于h/D较大,沉深横向力较小;开始是静止,伴流不存在
或较小,则伴流横向力和排出流横向力可忽略。则,综合作用是船舶几乎 不偏转。
高速时,随着伴流的增大,伴流横向力和排出流横向力逐渐加大,则, 综合作用是伴流横向力和排出流横向力使船首右偏。
X u S u L A C f d C r C X u 1 2 uS A U 2 C f C r C
2020/10/12
课件
6
一、船舶阻力与推力
2、船舶推力 船舶推力是指螺旋桨通过主机驱动,推水向后,水对螺旋桨的反作用
力在船舶首尾方向的分量。倒车时,船舶首尾方向的分量称为拉力。 (1)推力的大小 对于给定的螺旋桨,其推力的大小为: T=ƒ(n,v)
空载 低速时,由于h/D较小,沉深横向力使首左偏;开始是静止,伴流不
存在或较小,则伴流横向力和排出流横向力可忽略。则,综合作用是沉深 横向力使船首左偏。
高速时,随着伴流的增大,伴流横向力和排出流横向力逐渐加大,则, 综合作用是伴流横向力和排出流横向力克服沉深横向力使船首右偏。
2020/10/12
课件
第二章 操纵设备的作用及其运用
操纵设备包括车、舵、锚、缆、拖轮等。 熟悉车、舵、锚、缆、拖船的作用及其运用的知识。
2020/10/12
课件
1
第一节 螺旋桨的作用
一、船舶阻力与推力 二、滑失和船速 三、螺旋桨的致偏效应及其运用 四、双车船的螺旋桨横向力 五、侧推器的使用
2020/10/12
课件
2
一、船舶阻力与推力
定义:在深水中,主机在海上转数下船舶所能达到的静水船速称为海 上船速。
2020/10/12
课件
15
二、滑失和船速
(3)港内船速(Harbour Speed) 近岸航行,尤其是近港航行,常需备车;港内船舶密集,水深较
浅,弯道较多,用舵频繁。为便于操纵与避让和不使主机超负荷,港内航 行最高船速也应较海上船速为低,该船速通常由船长和轮机长商定并共同 遵守执行。
2020/10/12
课件
13
二、滑失和船速
(1)额定船速 新船验收后的主机,可供海上长期使用的最大功率称为额定功率NH,
与其相对应的转数称为额定转数nH,该条件下主机发出的转矩称为额定转 矩QH,相应的船速称为额定船速VMAX。
定义:在深水中,在额定转速下船舶所能达到的最大静水船速称为额 定船速VMAX
课件
21
三、螺旋桨的致偏效应及其运用
1、沉深横向力 (3)沉深横向力的产生条件 当h/D<0.65时,螺旋桨沉深横向力明显增大。 (4)沉深横向力的方向 对于右旋螺旋桨,进车时,首向左;倒车时,首向右。 对于左旋螺旋桨,进车时,首向右;倒车时,首向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