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船舶操纵与避碰

船舶操纵与避碰


~~离码头(准备工作,操纵要领) 确定离泊方法:顶流较缓,有吹开风,泊位 确定离泊方法 前方较清爽,船首开出15°左右船尾的车 舵与码头无碍时,均可采用首离法。自力或 使用拖船尾离时,车舵已与码头无碍,因而 可以自由机动。尾离是更为普遍的离码头方 法,静水港内更是如此。 b. 掌握摆出角度 控制前冲后缩
~~岸方系泊设备 岸壁式码头 桩基码头 分离墩基码头 突堤码头 浮码头 系船墩 系船浮
~~靠码头 靠码头(准备工作,操纵要领) 靠码头 控制抵泊余速:船首抵泊位中点(N旗)的余速, 控制抵泊余速 以不足2kn为宜 合理选择横距: 合理选择横距:一般初始横距应大于3倍船宽 调整好靠拢角度: 调整好靠拢角度:一般重载船顶流较强靠泊时, 靠拢角宜小,以降低入泊速度并减轻拢岸力; 空船、流缓吹开风时,靠拢角宜大,以减低 风致漂移,并保证有足够的入泊速度;吹开风 靠拢角调小,吹拢风时靠拢角调大些.
二、 船舶速度
额定航速:额定功率,水深充足条件下船舶所能达到 的静水速度 海上船速:船舶在海上航行采取的速度(通常为额定 速度的96%~97%) 港内速度:港内船舶需要频繁变速,所以港内航行要 调低速度便于调速(70%~80%海上速度) 速度的测定:船舶在运营后或修理后都要进行测定其 速度(需要测空载和满载情况下的8个档位的速度)
~~互见中的行动规则 ~追越局面形成必满足三个条件:
方位:后船位于前船正横后大于22.5°的任一方向 上; 距离:后船位于前船尾灯能见距离范围之内; 速度:后船速度大于前船速度。
~追越态势中:追越船始终应承担让路船的责任 ~在受限水域中:两船间的避让责任通常以被追越船
鸣放“一长、一短、一长、一短”的声号,追越船 实施追越时开始生效。
~~对遇局面:
当两艘机动船在相反的或接近相反的航向上相遇致 有构成碰撞危险时,各应向右转向,从而各从他船 的左舷驶过。 对遇局面形成的判断: 根据两船间相互的位置予以判断 ; 根据他船号灯或相应形态予以判断 对当时的局面持有怀疑应认为对遇局面形成
~~交叉相遇局面:
所谓“交叉相遇”,通常是指两船首向交叉,交叉 相遇之扇形区间应为:大于6°舷角(左与右),但小 于112.5°舷角(左与右) 交叉相遇可分:“小角度交叉”、“大角度交叉”、 “垂直交叉”. 交叉相遇两船的责任:有他船位于本船右舷的船舶, 即为让路船;反之,有他船位于本船左舷的船舶, 即为直航船。
第七章
船舶操纵与避碰
第一节、船舶操纵术语 第二节、船舶操纵 第三节、船舶避碰
第一节 船舶操纵术语
一、船舶推力 螺旋桨:船舶常用推进器 侧推器:大型船舶在船首尾安装侧推器 帮助船 舶提高操纵性能 机器功率:船舶主机功率(MHP) 传输功率:主机通过传动系统转到螺旋桨的功 率(DHP) 有效功率:螺旋桨转动产生的推力(EHP)
旋回圈及要素
第二节 船舶操纵
一、 锚及锚泊 ~~锚的用途:大致可以分为锚泊用锚、港内操纵用 锚泊用锚、 锚泊用锚
锚和应急操纵用锚三类.如下: 锚和应急操纵用锚 拖锚制动 拖锚靠泊 拖锚掉头 抛开锚 用锚拖浅 抛锚停泊
~~抛锚方法: 单锚泊:作业容易,抛起锚方便,适用水域较广 作业容易,抛起锚方便, 一字锚:最大程度地限制锚泊船运动范围的优点 八字锚:锚泊力大和抑制偏荡的作用 平行锚:抵御强烈的风浪和湍急的水流 ~锚地的要求: 水深: Hlow>1.5d 十2/3 Hmax ,锚地水探一般不得 锚地水探一般不得
~~安全航速 每一船舶在任何时候均应以安 安全航速: 安全航速
全航速行驶,以便能采取适当而有效的避碰 行动,并能在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距离以 内把船停住. 使用安全航速应考虑因素 考虑因素:能见度情况;通航 考虑因素 密度;船舶的操纵性能;夜间出现的背景亮光 风、浪、流的存在;吃水与可用水深的关系; 雷达设备的特性、效率和局限性 ;海况、天气 和其他干扰源对雷达探测的影响;雷达探测的 船舶数目、位置和动态。 使用范围: 使用范围:任何能见度;任何船舶;任何时候; 任何水域.
~~系离浮筒(准备工作,操纵要领) 系浮缆的准备 系浮锚链的准备 系单浮的操纵方法 离单浮筒 系浮时的带缆操作 系双浮筒
第三节 船舶避碰
一、 概述 避碰规则的形成与发展经过了一漫长的历史。 自史前的“罗德海法”(Rhodian Law)至 《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1993修正案, 避碰规则整整经过了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 就其成为国际性的一项海事法规,也已有近 百年的历史。回顾避碰规则的历史沿革,为 便于学习,不妨将避碰规则的发展形象的划 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是 “早期海上 避碰规则”;第二阶段是“近代海上避碰规 则”;第三阶段是“现代海上避碰规则”。
号灯,号型 声响和灯光信号(用于表示船 号型,声响和灯光信号 三 、 号灯 号型 声响和灯光信号 舶存在,种类,大小,动态,警告和工作性质) 号灯显示时间:从日没到日出;能见度不良日出 时间;其他必要情况下显示 号型显示时间:白天;在晨昏蒙影期间号灯与号 型应同时显示 操纵和警告信号(声响和灯光信号)包括:操纵 行动信号,追越信号,怀疑或报警信号,过弯道 信号,能见度不良信号
~~让路船和直航船的行动
让路船行动(规则中船舶之间的互见中的责任的让路 船):须给他船让路的船舶,应尽可能及早采取大幅 度的行动,宽裕地让清他船。 直航船行动:应保持航向和航速。然而,当保持航向 和航速的船一经发觉规定的让路船显然没有遵守本 规则各款采取适当行动时,该船即可独自采取操纵 行动,以避免碰撞。 当规定保持航向和航速的船,发觉本船不论由于何 种原因,逼近到单凭让路船的行动不能避免碰撞时, 也应采取最有助于避碰的行动。
海上避碰规则主要内容(共有五章38条和 二 、 海上避碰规则主要内容 共有五章 条和 四个附录) 第一章、总则(Rule 1-3) 第二章、驾驶和航行规则 第一节、船舶在任何能见度情况下的行动规 则(Rule 4-10) 第二节、船舶在互见中的行动规则(Rule1118) 第三节、船舶在能见度不良时的行动
~~碰撞危险 每一船舶应用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 碰撞危险: 碰撞危险
一切有效手段断定是否存在碰撞危险,如有任何怀 疑,应认为存在这种危险。
碰撞危险判断方法:罗经方位法;舷角判断法; 雷达标绘判断法;ARPA判断;桅灯水平张角判断 法. 避免碰撞方法:早(时间上),大(幅度),宽(幅度), 清(结果)采取有效碰撞行动;避免造成紧迫局 面.
第三章、号灯和号型(Rule 21-31) 第四章、声响和灯光信号(Rule 32-37) 第五章、豁免(Rule 38) 附录一、号灯和号型的位置和技术细节 附录二、在相互邻近处捕鱼的渔船额外信号 附录三、声号器具的技术细节 附录四、遇险信号 适应范围:规则适应于公海和连接公海而可供 海船航行一切水域的一切船舶 船舶定义:用作或可以用作水上运输工具的各 类水上船筏,包括非排水船筏和水上飞机
超过一舷锚链总长的1 超过一舷锚链总长的1/4 底质:软硬适度的沙底较好,泥沙底次之 水流:流向稳定,流速平缓 避风条件:有良好避风(周围有高山或岛屿做屏障) 其它:有足够回旋余地,便于VTS监控
二 靠离码头
~~缆绳:船舶靠泊位的控制,拖轮拖带等操纵中不可少的工具, 船舶常用缆绳如下
首缆( 首缆(head line):其作用是防止船舶后移和船首向外偏转。 :其作用是防止船舶后移和船首向外偏转。 首横缆(fore breast)其作用是防止船首向外移动。 其作用是防止船首向外移动。 首横缆 其作用是防止船首向外移动 其作用是防船舶前移和船首向外偏转。 首倒缆(fore spring)其作用是防船舶前移和船首向外偏转 首倒缆(fore spring)其作用是防船舶前移和船首向外偏转。 尾缆(stern line):其作用是防止船舶前移和船尾向外偏转。 尾缆 :其作用是防止船舶前移和船尾向外偏转。 尾横缆(aft breast):其作用是防止船尾向外移动。 尾横缆 :其作用是防止船尾向外移动。 首倒缆(aft spring)其作用是防止船舶后移和船尾向外偏转。 其作用是防止船舶后移和船尾向外偏转。 首倒缆 其作用是防止船舶后移和船尾向外偏转 系浮筒时,缆绳根据其作用和系带方法又可分为单头缆和回头缆等。 系浮筒时,缆绳根据其作用和系带方法又可分为单头缆和回头缆等。
三、 船舶运动
停车冲程:从发出停车命令到船舶完全停住船舶向前 航行的距离 倒车冲程:全速前进中的船舶,从发出倒车三的车令 到船舶完全停住,船舶前进距离 舵效:运动的船舶操一定舵角使船舶在较短时间,较 小水域内取的转向角的大小(转向角越大舵效越好) 旋回圈:定速直航的船舶操一舵角,其船舶重心运动 的轨迹
~~缆绳在靠离泊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第一条缆绳上桩 带缆顺序 单绑离泊 溜缆绳 绞缆移泊 回头缆 及时调整缆绳
~~拖轮使用(CPP可变螺距,VSP平旋推进)为 保证大中型船舶进港,靠泊安全进行,拖轮是不 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使用方式如下: 吊拖(直拖):只进不退 顶推:直接顶推船体 : 旁拖:在大船侧面拖带 组合拖曳:针对大型船舶采取多个拖轮组合作 业,保证船舶进退,保向,转向及掉头等行动顺 利进行
能见距离(n mile) 号灯种类
L≥50m
20≤L<50m
12m≤L<20m
L<12m
桅 灯
6
5
3
2
舷 灯
3
2
2
1
尾 灯
3
2
2
2
拖带灯
3
2
2
2
环照灯
3
2
2

2
闪光灯
3
2
2
2
四、 驾驶与航行规则 ~~了望 每一船舶在任何时候都应使用视觉、听觉 了望: 了望
以及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下一切有效的手段保持正 规的瞭望,以便对局面和碰撞危险作出充分的估计。 了望手段:视觉瞭望(最基本的瞭望手段);听觉瞭 望(能见度不良时,保持正规瞭望的基本手段);雷 达瞭望; VHF瞭望;VTS;号灯(型)正确使用;仪器、 设备正确使用 . 了望的目的:保持正规了望是为了以便对局面和碰撞 了望的目的 危险作出充分估计、其最终目的是避免事故的发生, 以确保航行安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