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当代世界与中国,人与自然的对抗都在加剧,导致地球生态系统生命力严重下降,人类面临生存危机,人类社会内部冲突不断。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对抗还是和谐,决定着人类的祸福安危。

马克思主义超越旧唯物主义之处在于,以劳动为中介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把劳动看作是旨在从自然索取必要产品和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从而找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逻辑联系。

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换句话说,人与自然为劳动所中介。

恩格斯通过阐述从猿到人变化过程,即直立行走、手的发展、人脑形成、语言产生、工具的发明与使用等,揭示了劳动不仅作为人与自然相联系的纽带,而且还是人与自然相矛盾的实践根源。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一方面,战争加剧了人类社会内部的对抗,由于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的影响和制约,导致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利益矛盾冲突不断。

另一方面社会财富分配产生了巨大的鸿沟,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不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使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衰退,造成人与自然的对抗。

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在恶化。

面对当今人与自然矛盾对抗加剧的形势,首先我们必须站在自然之内看待自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不能把自然当成对立面来看待。

同时加强环保教育,转变人定胜天的观念,树立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这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必要视角,也是防止来自自然报复的必要前提。

接下来,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注重长远的利益,如果仅仅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一定会得不偿失的,甚至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同时,加强技术研发,推动节能减排。

发展循环经济。

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这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技术路径。

最后,我们必须对当今的生产方式实行变革。

加强制度引领,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实现利用资源与节约资源并举。

用创新来引领社会生产,综合运用经济、技术以及行政等手段,鼓励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追求数量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移到注重质量和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深刻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同自然的和谐以及人类同本身的和谐的思想,构建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应有之义的和谐社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