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报告
一、背景介绍
为了了解宏观经济模型,找到显著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解释变量,例如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消费支出,公司税后利润,公司净红利支出。
为此找到1990-2001年间的季度数据数据来源于统计年鉴。
以国内生产总值为被解释变
量,以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消费支出,公司税后利润,公司净红利支出四个变量为解释变
量进行建模,其中共有观测值48个。
在下面建模时设定y为国内生产总值, x1 为个人可支
配收入,x2为个人消费支出,x3为公司税后利润,x4为公司净红利支出。
二、模型设定
模型初步拟合
(1)估计参数
(156.3372) (0.1581641) (0.1557289) (0.1747617) (0.8398794)
t= (1.27) (2.90) (5.54) (-7.93) (-0.35)
F=2343.75 n=48
(2)经济意义检验
当其他不变,x1即个人可支配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平均来说,y增加0.4588558个单
位。
x2即个人消费支出每增加一个单位,平均来说,y增加0. 8628708个单位。
x3即公司
税后利润每增加一个单位,平均来说,y增加1.38581个单位.。
x4即公司净红利支出每增加
一个单位,平均来说,y减少0..2937867个单位。
(3)拟合优度和统计检验
模型检验:模型整体的R^2 为2343.75,P值小于0.01,通过显著性检验,可以看出模型整体拟合很好。
但是可以看出前三个解释变量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即对GDP的影响是显著的,但是x4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因此我们怀疑模型中可能存在多种共线性,下面进行多重共线的检验。
三、多重共线性检验
检验方差膨胀因子
从方差膨胀因子来看,除了x3外,其他解释变量的VIF都大于10,因此存在多重共线性。
检验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
可以看出x1,x2,x4三者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很大,超过0.8,说明他们之间的相关性很强,需要对模型进行修正。
四、模型修正
1、对各变量取对数
取对数
我们将所有变量取对数,对取对数后的数据进行回归。
拟合结果如上图。
模型检验:同原模型,模型整体的R^2 很大,P值小于0.01,通过显著性检验,可以看出模型整体拟合很好。
但是可以看出也是前三个解释变量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即对GDP的影响是显著的,但是x4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因此怀疑模型中可能仍然存在多种共线性,并没有消除。
2、取对数后进行多重共线的检验。
方差膨胀因子
相关系数
从方差膨胀因子和相关系数矩阵我们可以看出,模型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多种共线性,取对数后的模型并没有消除多重共线。
3、用逐步回归法对自变量进行选择。
逐步回归
在0.05显著性水平下用逐步回归法,可以看出逐步回归法去掉了自变量x4,即公司净红利支出。
保留了其他三个变量。
从模型整体整体来看,F 值很高,P 值小于0.01,通过检验,并且R^2很高,整体效果很好。
并且很下的解释变量都是显著的,因此我们采取去掉第四个变量的方法进行处理,后续的检验针对此模型进行。
五、异方差检验
1、直观检验
对去掉x4后的模型做异方差的检验。
做残差的平方与各自变量的散点图,看是否为异方差。
残差的平方与x1
1000
2000
300040005000
e 1
2600
28003000
320034003600
x1
残差的平方与x2
残差的平方与x3
通过残差分别与x1,x2,x3的散点图,应该是没有趋势的,但我们不能确信模型中随机扰动项是否存在异方差,后面通过怀特检验进一步进行判断。
2、怀特检验
怀特检验结果
结果显示P 值大于0.05,不拒绝原假设:不存在异方差,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该模型中是不存在异方差的。
六、自相关检验
1、直观检验
残差时序图
-50
50
100
R e s i d u a l s
1020
304050
t
从残差时序图来看,其中初始值为1990年的第一季度。
可以看出残差随时间变化有一定的连续性,可能存在自相关,并且为正的自相关。
残差与滞后一阶
-50
50
100
R e s i d u a l s
-500
50100
e2
从残差与滞后一阶的残差散点图来看,他们之间有明显的趋势,并且这种趋势是正的,也就是可能存在正的自相关关系。
2、将残差与滞后一阶的残差进行拟合
残差与滞后一阶的残差
从拟合结果来看,模型整体通过检验,e2的t 值也通过检验,说明滞后一阶的残差对残差有显著性的影响,并且系数为正,说明该模型中存在正的自相关关系。
3、DW检验
用程序算得DW值为0.8813748,而查表得DL 为1.508,说明DW在0到DL之间,即存在正自相关,与上面结论相吻合。
可以确定模型中存在正的自相关关系,因此下面对模型用广义差分法进行修正。
七、广义差分法修正
由上得拟合残差与滞后一阶残差系数为0.5524239,因此我们定义新模型
y1=y-0.5524239*y,x11=x1-0.5524239*x1,x12=x2-0.5524239*x2,x13=x3-0.5524239*x3,因此对新模型进行拟合,结果如下:
广义差分法修正
(1)估计参数
(47.28072) (0.1427036) (0.1376319) (0.2534642)
t= (2.17) (2.61) (6.93) (4,23)
F=960.08 n=47
(2)经济意义检验
当其他不变,x1即个人可支配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平均来说,y增加个单位。
x2即个人消费支出每增加一个单位,平均来说,y增加个单位。
x3即公司税后利润每增加一个单位,平均来说,y增加个单位。
(3)拟合优度和统计检验
由表可得该模型的F值为960.08,P值通过检验,R^2很高,可以看出模型整体拟合很好。
三个自变量和常数项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也通过检验,我们选用该模型为最终模型。
其中新模型的常数项为102.3668,需求出原模型的常数项,102.3668/(1-0.5524239)=228.71373即为原模型常数项系。
因此得出最终模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