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量经济学大作业

计量经济学大作业

计量经济学大作业――税收影响因素的研究学号:姓名:专业:税收影响因素的研究摘要本文研究的是税收影响因素模型,通过对1991-2010年税收规模资料的分析,以了解税收的结构、规模及演变的新特点,并探讨影响税收的各因素,运用Eviews软件对1991—2010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我国实际经济发展状况和政策导向运用此关系对以后情况进行预测。

关键词:税收财政支出 OLS1 问题的提出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在新的经济背景下,基于知识和信息的产业发展迅速,全球一体化日渐深入,中国已是WTO的一员。

新形势的经济发展是经济稳定和协调增长的结果,由于税收具有敛财与调控的重要功能,因而他在现实的经济发展中至始至终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研究影响我国税收收入的主要原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涨,对税收影响最大的当属财政支出。

另外各种消费价格指数也是重要影响因素,而前人有对国内生产总值是否具有影响进行过实证分析。

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税制结构的生产力要素,两者之间的相关程度较高。

这种相关性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规定着税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比例,决定着税制结构的选择。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高低来衡量。

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同的国家里,税收规模即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不一样的。

以世界银行公布的1980年的调查材料为例,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60美元的低收入国家里,国内生产总值税收率为13.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000美元的中等收入国家,这一比率为23.3%;而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万美元的高收入国家,这一比例是28.1%。

显然,一国国内生产总值税收率愈高,税负承受能力愈强,因而也为税制结构的调整提供了物质基础。

本文站在前人的基础上,引用计量的方法,将三者综合起来对税收进行探讨,作者认为,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了很大的增长,因而本文将国内生产总值引入该项目的实证研究分析。

2 理论综述1991年以来,我国税收收入一直保持了稳定较快增长的态势,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税收收入(不包括关税和农业税收,未扣除出口退税,下同)出现了规模迅速扩大,收入高位增长的好势头。

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税收收入分别达到20466亿元、25723亿元、30867亿元和37636亿元。

税收增收额2003年超过3000亿元,2004年和2005年连续超过5000亿元,2006年超过6000亿元。

2007年全国税收收入累计完成49449亿元,比上年增收11813亿元,增长31.4%;共办理出口退税5273亿元,比上年增加988亿元,增长23.1%.连年来,税收收入保持稳定较快增长,是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企业效益大幅提高的反映。

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对税收工作的支持,全国税务系统推进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保证了收入增长。

广大纳税人为国家税收收入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税收收入总量和增量逐年增加的同时,税收收入质量也不断提高,表现在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宏观税负水平不断提升、税收弹性系数日趋合理。

从近几年税收收入增长变化情况看,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1.从税制结构上看,收入格局明显改善。

2.从税收收入分配体制上看,中央级税收收入和地方级税收收入均实现快速增长,中央级税收收入占较大比重。

3.从区域结构上看,东、中、西部税收收入全面增长。

4.从所有制结构上看,非国有、集体企业税收贡献比重逐年提高。

5.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日益显现,使税收收入的产业构成发生了一定变化。

3模型设定研究税收的影响因素,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因素的分析首先,高速增长的国内生产总值。

主要表现在净出口,企业投资的比重迅速扩大;居民消费和政府购买也在不断增长。

10多年来我国税制结构虽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宏观税负确实在快速增长。

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95年的10.35%增长到2004年的18.84%,10年内增长了8.49个百分点。

其次,高速增长的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总量与税收成正相关,弹性为正数。

表明随着财政支出总量的增加,税收收入也增加。

因此目前应逐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持经常性收支基本平衡原则,从严格控制经常性预算中的一般性支出,适当压缩对企业的直接补偿和事业费支出,增加对下岗职工基本呢生活和再就业补助,在收入一定的前提下,保证重点支出的资金需要。

同时,由于国债的投入在财政支出中占很大比重,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国债资金的管理,只有这样,税收收入才能稳步增长。

最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增长。

自2003年1月开始,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一路缓慢增长,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固定资产投资率较高,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带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提高在一定意义上折射出居民收入的增加。

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税方法——累进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出,收入的增加与税收的增加成正相关,及收入越高,居民纳税越多,反之越少。

(2)数据的选择由于本篇考察的目的是研究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增长对税收的影响效应。

考虑到截面数据不能很好地反应近些年消费增长的变化以及结构消费的转型情况,本项目采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来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的。

考虑到时间采集的困难,本项目选择的数据为1991年到2010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数据。

4数据的搜集由于数据采集的困难,本文搜集了1991年到2010年的数据如下表税收Y 国内生产总值X1财政支出X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X31991 2990.17 21781.5 3386.62 102.9 1992 3296.91 26923.5 3742.20 105.4 1993 4255.30 35333.9 4642.30 113.2 1994 5126.88 48197.9 5792.62 121.7 1995 6038.04 60793.7 6823.72 114.8 1996 6909.82 71176.6 7937.55 106.1 1997 8234.04 78973.0 9233.56 100.8 1998 9262.80 84402.3 10798.18 97.4 1999 10682.58 89677.1 13187.67 97.0 2000 12581.51 99214.6 15886.50 98.5 2001 15301.38 109655.2 18902.58 99.2 2002 17636.45 120332.7 22053.15 98.7 2003 20017.31 135822.8 24649.95 99.9 2004 24165.68 159878.3 28486.89 102.8 2005 28778.54 183217.4 33930.28 100.8 2006 34804.35 211923.5 40422.73 101.0 2007 45621.97 257305.6 49781.35 103.8 2008 54223.79 300670.0 62592.66 105.9 2009 65507.52 378795.4 76889.21 106.4 2010 70643.322 439930.5 84459.15 107.3(资料来源: 1991年-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5模型的估计与调整1.多重共线性税收对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回归Y = C + C1X1 + C2X2 + C3X3 + C4X4 +UEviews 的最小二乘计算结果见下图。

Y = -3187.800-0.0165X1 + 0.9338X2 + 33.1333X3R2=0.9981 DW=1.1798 F=2833.917由F=2833.917>F0.05(3,16)=3.24得出拒绝零假设,认为税收与解释变量间存在显著关系。

由图表看出,可决系数非常高,而X1,X3的t值不显著,可以推测出现该模型出现了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对所有变量进行相关性检测,得到下图:证明的确出现了严重的相关性。

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来解决多重共线性的问题。

先对变量逐个进行回归,可得X2的可决系数最大,从而得到最优简单回归方程Y=f(X2).于是,在保留财政支出X2变量的情况下,依次加入其他变量模型β(常数)β(X1)β(X2)β(X3)R2Y=f(X2)-80.7571(-0.2487)0.8550(93.6660)0.997953Y=f(X1,X2)318.2568(0.5256)-0.0186(-0.7842)0.9431(8.3723)0.998024Y=f(X2,X3) -3789.155 0.8555 35.4899 0.998065(-1.0140)(93.5912)(0.9961)Y=f(X1,X2,X3) -3187.800(-0.8186)-0.0165(-0.6914)0.9339(8.2153)33.1333( 0.9116)0.998122结果分析:1)在最优简单回归方程Y=f(X2)中引入变量X1,是R2由0.997953提高到0.998024,β(X1)负号β(X2)正号是不合理的,进行t检验β(X1)不显著,可能是“多余变量”,暂时删除。

2)模型中引入X2,R2由0.997953提高到0.998065,β(X2)正号β(X3)正号是合理的,进行t检验β(X3)较显著。

从经济理论分析,X3应该是重要因素,且X2与X3不大相关,因此可能是“有力变量”,暂时给予保留得到如下结论:回归模型以Y=f(X2,X3)为最优模型Y=-3789.155+0.8555X2+35.4899X3 (1)(-1.0140) (93.5912) (0.9961)R2=0.998065 F=4385.271 DW=1.102595说明税收受财政支出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影响。

2.异方差1)White检验A.建立回归模型:LS Y C X2 X3,回归结果如下图所示:B.在方程窗口上点击“View\Residual\Test\White Heteroskedastcity”,检验结果如图所示:(因为有交叉项,所以有5个变量)得出n*R^2=4.0564,查自由在a=0.05下,查x^2卡方分布表,得出x(5)=11.0705> n*R^2 ,不能拒绝原假设,说明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3.自相关1)DW检验法由回归模型(1)可知 DW=1.102595.对样本量为20,两个解释变量的模型,5%显著水平,查DW统计表课知,DL=1.20,DU=1.41 .0<DW<DL可以看出该模型存在正自相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