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PPT2
2、脑桥 小脑上脚 小脑中脚 上髓帆
3、中脑 上丘 下丘 滑车神经
滑车神经 正中沟 界沟 前庭区
面神经丘
舌下神经三角
迷走神经三角
·
上丘 下丘 小脑上脚 小脑中脚 小脑下脚 髓纹 楔束结节 薄束结节
11
4、菱形窝
髓纹、
正中沟、界沟
内侧隆起
前庭区 (前庭神经核) 听结节
滑车神经 正中沟 界沟
(蜗神经核)
舌下腺和口鼻腔粘膜腺的分泌
下泌涎核-管理腮腺分泌
迷走神经背核-支配胸腹腔大部
分脏器的活动
·
19
(4)内脏感觉柱
接受味觉、脏器、心 血管的感觉纤维。
孤束核头段接受味觉传
入、其余部分接受内脏感 觉传入
·
20
(5)一般躯体感觉柱 1对
接受头面部的皮肤及口鼻腔 粘膜的感觉纤维
三叉神经中脑核:
接受咀嚼肌、面肌和 牙齿的本体感觉
·
17
(2)特殊内脏运动柱 4对
支配鳃弓演化来的骨骼肌 咀嚼肌、面肌、咽喉肌、 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三叉神经运动核-支配咀嚼肌 面神经核-支配面肌 疑核-支配咽喉肌 副神经核-支配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
18
(3)一般内脏运动柱 4对
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动眼神经副核-支配瞳孔括约肌、
睫状肌
上泌涎核-管理泪腺、下颌下腺、
神经系统
脑干
一、脑干的外形 二、脑干的内部结构
·
1
端脑
端脑
间脑
脑 的
小脑
区 分
中脑
小脑
脑桥 脑干
延髓
间脑
中脑
脑桥
延髓
·
2
现代人类体质调查证明,脑的重量介于1200g1500g之间,平均1400g。脑的重量虽然有差异, 但这并不是判断聪明和愚笨的依据(同样著名 的小说家:图格列夫脑重2012g,佛朗西斯脑
前庭区
面神经丘 (展神经核) 舌下神经三角 (舌下神经核)
面神经丘 舌下神经三角 迷走神经三角
迷走神经三角
(迷走神经背核)
·
上丘 下丘 小脑上脚 小脑中脚 小脑下脚 髓纹 楔束结节 薄束结节
12
5、第四脑室
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 底:菱形窝 前上部:上髓帆、小脑上脚 后下部:下髓帆、第四脑室脉络组织 第四脑室脉络丛
脑神经核 非脑神经核
·
15
1、脑神经核
可进一步区分为 六个核柱七种核团
①躯体运动柱 ②特殊内脏运动柱 ③一般内脏运动柱 ④内脏感觉柱 ⑤一般躯体感觉柱 ⑥特殊躯体感觉柱
·
16
(1)一般躯体运动柱 4对
支配骨骼肌 (舌肌,眼球外肌)
动眼神经核-支配眼球外肌
(除外直肌、上斜肌)
滑车神经核-支配上斜肌 展神经核-支配外直肌 舌下神经核-支配舌肌
3个孔: 单一的第四脑室正中孔,
成对的第四脑室外侧孔
交通:
向上经中脑水管通第三脑室
向下通中央管
经三孔通蛛网膜下隙
·
13
二、脑干的内部结构
与脊髓相比较,脑干的内部结构出现了如下的变化特征:
(1)延髓下部的结构类似脊髓,中央管依然保留, 但逐渐移向背侧。 延髓上部和脑桥,中央管向背 面敞开形成菱形窝。
内侧丘系交叉
·
23
2)下橄榄核: 位于延髓橄榄的深方,接受大脑皮质、脊髓、红核、 小脑的纤维,发出纤维组成小脑下脚进入小脑。
参与对运动的控制,尤其对运动的学习记忆起重 要作用。
下橄榄核
下橄榄核
·
24
3)脑桥核: 散在于脑桥基底部,接受大脑皮质的纤维,发出 纤维组成小脑中脚。
锥体 舌下神经 前正中裂
锥体交叉
·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
橄榄
9
2、脑桥 脑桥基底部 基底沟 小脑中脚 延髓脑桥沟 脑桥小脑三角
3、中脑 大脑脚 脚间窝 后穿质
视束 大脑脚
脚间窝 脑桥
小脑中脚
·
垂体
视神经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三叉神经 基底沟 展神经 面神经 前庭蜗神经
10
(二)脑干背侧面
1、延髓 薄束结节 楔束结节 小脑下脚
三叉神经脑桥核:
接受颜面部触觉
三叉神经脊束核:
接受颜面痛温觉
·
21
(6)特殊躯体感觉柱
接受听觉和平衡觉的纤维
前庭神经核-接受内耳平衡觉冲
动传入
蜗神经核-接受内耳听觉冲动传
入
·
22
2、非脑神经核:
1)薄束核与楔束核:
位于延髓薄束结节和楔 束结节的深方,接受来 自薄束与楔束的纤维,
楔束核 薄束核
发出纤维形成内侧丘 系,传导本体感觉和 精细触觉。
·
4
脑干的主要功能
脑干也是脑的组成部分, 下部与脊髓连接
大脑
脑干中有专门调节 心跳、呼吸、血压 等人体基本的生命 活动 的部位
心跳 呼吸 血压
脑干 脊髓 小脑
·
5
脑--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部分
大脑:分别具有管理人体 不同部位的功能
小脑:负责人体动作的 协调性,协调肌肉的活 动,如步行、奔跑等, 并保持身体平衡。
脑干:主要控制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运动, 如呼吸、心跳、咳嗽等,它无须任何意识的干 扰就能保持着生命活动功能的正常运行 。
·
6
脑干:包括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
一、脑干外形: (一) 、腹侧面: 1)结构
大脑脚 脚间窝 脑桥基底部
延髓脑桥沟 锥体
锥体交叉 ·
视束
基底沟 小脑中脚
橄榄
7
2、背侧面:
1)薄束、楔束结节
2)小脑脚(上、中、下)
3)菱形窝: 4)上、下丘
上丘 下丘臂
5)滑车神经根
下丘 蓝斑 内侧隆起
正中沟
面神经丘 髓纹
舌下神经三角 迷走神经三角
最后区
·
滑车神经 小脑上脚 界沟 小脑中脚 前庭区 听结节
小脑下脚
楔束结节 薄束结节
8
一、脑干的外形
(一) 脑干腹侧面
1、延髓 延髓脑桥沟 锥体 锥体交叉 橄榄
重1015g)。根据脑的发生、发育及其 功能,将脑分为六部分:即端 脑、间脑、小脑、中脑、脑桥 和延随。通常把中脑、脑桥和 延随合称为脑干。
·
3
脑位于颅腔内,外被三层被膜。中医学将脑称之为
髓,早在内经中已有描述。素问曰:“诸髓者,
皆属于脑”。“曰:“脑为髓之海。”王清任在 《医林改错》中进一步禅明:“灵机记性在脑者, 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生髓, 由脊髓上行入脑,名曰脑髓。两耳通脑,所听之 声归脑;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脑;鼻 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小儿周岁脑渐生,舌 能言一二字。” 由此可见,祖国医学对脑 的形态、 部位及其功能活动都有比较形象的描述。
(2)脑干内的灰质不再像脊髓内的灰质那样相互连 续成纵贯脑干全长的灰质柱,而是聚合成彼此相互 独立的各种神经核。
(3)在灰质与白质之间的区域出现的网状结构面积 急剧扩大,结构更加复杂,其中包含了生命中枢中许 多重要的神经核团(网状核),如心跳、血压和呼吸 中枢等。
·14Leabharlann 脑干内部结构包括灰质、白质和网状结构 (一)、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