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短民间传说故事五篇-经典民间故事

简短民间传说故事五篇-经典民间故事

简短民间传说故事五篇-经典民间故事民间故事的类型很多,民间故事都是一些小人物的故事。

这些故事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简短民间故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简短民间故事1滕县的北部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姑山,一座叫夫山。

两山东西相对,象是一对情人在诉说着什么。

原来它们诉说的是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唐朝末年,这姑山脚下住着一位双眼都瞎了的老嬷嬷和她的独生女英姑。

英姑水灵灵的眼,细细的腰,朱唇银齿,乌眉青丝。

英姑不仅长得比西施还俊,而且心地善良,山里山外,都夸英姑的心眼好,都赞英姑的模样俊。

多少小伙子整天围着英姑转。

英姑白天上山挖莱打材,晚上灯下纺线织布,娘俩相依为命。

英姑都十八了,还没找上婆家。

不是英姑心高,一来老娘年纪大了,又两眼双瞎,得人照顾;二来英姑早就相中了一个人,这就是住在山上的憨夫。

憨夫也是一个身强力壮、心地善良的小伙子。

每天早晨,一个上山挖莱打柴,一个下山帮耕犁田。

一来二去,两人情投意合,就定下了终身。

瞎眼的娘也很乐意,就准备在这年“七夕”给他俩成亲。

天有不测风云。

一天,英姑正在溪边洗衣服,可巧被来此游山玩水的县官撞见了。

这位“父母官”已五十多岁了,家里现有两妻三妾,但他仍在外面寻花问柳,是有名的恶棍、色鬼,这回见英姑年轻貌美,就要抢娶英姑,英姑宁死不从,县官又恼又羞,就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派人抢走了英姑,又杀死了老嬷嬷。

英姑那个哭呀、那个闹呀,死也不屈从。

她心里想着他的憨夫,哭着她的老娘,光想找机会逃出这虎口。

后来,在打更老人的帮助下,逃出了衙门。

县官可气极了,带人追到姑山。

英姑看看就要被追上,就纵身跳下山涧。

憨夫得了信,来到英姑跳崖的地方,哭了一天一夜,上了两边的山头,也从山顶跳下了悬崖。

英姑和憨夫死了,山脚下的乡亲们心里都很难过,就在这两山的中间为他俩修了一座庙。

从那就把英姑逃崖的山叫“姑山”,憨夫跳崖的山叫“夫山”。

简短民间故事2很早以前,在哲炯地方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由于父母早逝,两个姐姐只得承担起抚养弟弟的义务。

大姐长得非常漂亮,招人喜欢,但她心狠手辣,爱杀生,就象魔鬼转世。

二姐心地善良,尊姐爱弟,把小弟视为自己心上的油脂,眼中的瞳仁。

大姐见小弟一天比一天长得机灵、漂亮,早就对他垂涎三尺,总是寻找机会要吃掉他。

这天,大姐让妹妹去放羊,说是由她在家做饭照看弟弟。

妹妹识破了姐姐的诡计,执意不肯离开小弟,她说:“姐姐,你还是象往常那样放羊去吧,我一定煮一大锅你要吃的那种肉。

”姐姐很不高兴地放羊去了。

妹妹事先从羊圈里留下一只羊,等姐姐回来时,她把弟弟藏了起来,端出煮好的羊肉对姐姐说:“吃吧!这是弟弟的肉。

”姐姐一听这话,高兴得手舞足蹈,贪婪地咬嚼着羊腿,吃完后她发现这不是人肉,但没吭声。

第二天,姐姐让妹妹去放羊,妹妹没办法,藏好弟弟上山去了。

妹妹傍晚回来后,姐姐拿出弟弟的一根手指头:“昨天你骗了我,我今天把弟弟杀来吃了。

只给你留下这根手指头,你吃吧!”听了这话,妹妹又伤心又生气,但她对魔鬼姐姐也没办法。

妹妹伤心地哭着,带上弟弟的手指,来到山岗上垒了一个塔,将弟弟的手指放在塔中,不停地念经祈祷,保佑弟弟来世平安。

第二天,妹妹放羊来到山岗,她发现小塔变成了一座小寺庙。

正当她惊讶发呆时,忽然一阵狂风吹过,把她怀里的一块“泊域”出产的羊毛巾吹进寺庙里去了。

妹妹追着追着进了庙门。

只见庙里一位身穿红黄色袈裟的扎巴(僧人)来到她面前,送给她许多玛瑙、绿松石等珍宝。

回家后,姐姐见妹妹脖子上挂着这么多好看的首饰,便急忙追问东西的来历,妹妹如实地告诉了她。

第二天,魔鬼姐姐也学着妹妹的样子,怀揣羊毛巾来到寺庙前。

狂风刮了好几次,但她怀里的羊毛巾仍无动静,姐姐只好将羊毛巾扔到寺庙顶上。

她走进寺庙,昨天那位扎巴出来接待她,也给她头上、脖子上挂满了珠宝装饰。

姐姐高高兴兴地朝家走去。

魔鬼姐姐来到一个水绿如镜的湖边,她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自己装饰后的模样。

当她从湖水中看到自己时,顿时吓得掉进深深的湖水中淹死了。

原来,她看到的哪是什么珠宝,是一条条盘在头上,挂在胸前蠕动着的毒蛇和虫。

简短民间故事3很早以前,龙山脚下住着十几户人家。

有一家姓尤的老人叫尤伯,他特别喜欢下棋。

他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儿子叫尤云,还没有成家。

一家人勤勤恳恳,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这一年的夏天,尤伯到山上修理树木。

因天气炎热、干了不大一会,就满身大汗,又渴又累又饿,就想到西南面那棵大槐树歇会儿。

到了树下,看见两位白发老头在那里下棋,旁边放着一把茶壶和两只菜碗,便走向前去看了起来。

因他在家也经常和别人下棋,棋路很熟,不由地和两位老人攀谈起来,有时还指指点点。

两位白发老人对他也挺热心,还让尤伯喝了一碗茶。

尤伯碗茶下肚,只觉得一股清香从肚子里往上升,什么热了,累了,饿了,浑身那个轻松自在劲就别提啦。

不一会儿,就叭在两个老头下棋的石台前,迷迷糊糊地感觉到,山边的云儿忽儿黑忽儿白,忽儿浓,忽儿谈;山下地里,忽儿黄,忽儿绿。

等他一觉,两位老头棋还没下完。

越看越有些溪跷,最后棋也看不懂了。

一想明天儿子尤云要到济宁府去,便和两个老人打了个招呼,匆匆忙忙下山去了。

尤伯刚走到山脚下,便觉的路越走越不对劲,和原先的不一个样子。

地里人他一个也不认识,也没一个人认识他。

根据自己的印象,找到自己的村子,可村子比昨天大多了,人比昨天多多了。

满村子找自己的家,从南头找到北头,从西头找到东头,也没找到。

这时,一位发须雪白的老头走了过来,他忙向老人打了个招呼,问了老汉的姓名、年龄,为什么在这里住。

那老汉告诉他:他姓尤,祖祖辈辈地住在这个庄上,今天已九十三岁了。

尤伯又问老汉:尤云到什么地方去了?那老汉告诉他:尤云是他的老爷的老爷。

老汉吃惊的反问尤伯:“您怎么知道我家老爷?”尤伯也没有回答,就上山去了。

他要找两位下棋的老人问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尤伯到了山上,找遍了整个山,也没有找到那两个下棋的老人和那棵参大的大槐树,他越想越觉得悲伤:妻子没有了,儿子也不在了,世间的人,没有他一个近人,也没有他一个认识的人,身不由己地趴在原先下棋的地方大哭起来。

他从天黑哭到天明,又从天明哭到天黑,不知哭了多少天。

落下的眼泪,把脚下的山石穿,形成了一个山洞。

尤伯哭累了,就昏睡过去,在他昏睡当中,就听着一个老人拍着他的肩膀,说:“徒儿,别哭了。

你的泪要不流到东海边去,这里早成汪洋大海了。

你看棋的时候,云黑是雨,云白是雪,云浓是风。

地里黄和绿,那是一年四季的变化。

这是你的刀,下山去,为人间做点好事吧!”他猛地醒来,什么也没有。

四周一望,发现了他的那把刀,刀虽是原先的,可闪着金光,锐利无比。

尤伯按着那个老人的吩咐,便下山了。

他在龙山住过多年,做了不少除霸安良的好事,后来玉帝把他召回了天廷。

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泪水滴成的山洞叫“老尤洞”。

简短民间故事4九华山,原名九子山,九华山一名的由来,得从唐朝诗圣李白说起。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人名山游”的李白,浪迹天涯,漫游四方,他走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

有一年初春,九子山还被积雪覆盖着,李白从秋浦经五溪,直奔青阳,他是应好友韦仲堪之邀,来游九子山的。

韦仲堪得知李白快到了,惊喜万分,连声对衙役吩咐道:“快!快!快随我去迎接谪仙!”皖南的初春。

寒气逼人,韦仲堪一口气登上了清泉岭,他喘了口气,又下岭来到五溪,安排好山珍美酒。

这时,忽见李白舞剑哼歌而来。

韦仲堪欣喜若狂,忙迎上前去,连声说道:“恭迎谪仙,恭迎谪仙!”李白一见老友韦仲堪,连声谢道:“韦处士,你我之间何必如此?”韦仲堪说:“你不辞路途遥远,来到这穷山僻野,为九子山争荣,为我韦仲堪添光,理应亲迎。

”李白说:“看你,越说越把我当外人了。

”二人在五溪亭落座,韦仲堪连忙吩咐摆宴,为李白洗尘。

李白先饮一盅,连夸好酒好酒。

韦仲堪说:“我这香酒,就是朝中大臣和州官来了也休想尝一口,是专为你精心酿造的呵!”“你真是有心人啊!好,老友相逢,开怀痛饮!来,我敬韦处士一杯!”李白又一饮而尽。

李白酒喝多了,话也多了,说这说那:“韦处士,此处是何处?”“九子山上流下五条溪水,在这里变成一条流入长江,所以此地叫五溪。

这就是五溪亭,来往行人都要在这里喝茶饮酒,眺望九子。

哦,请问谪仙近来到了哪些名山?”李白说:“前些时候在庐山转了转,近来在秋浦寺待了一些日子,现在来到九子,得好好玩玩。

韦处士,你知道九子山的来历吗?”“若不是谪仙问起,险些忘了介绍。

”韦仲堪向李白讲了“九子战妖的传说”。

李白兴致勃勃地说:“早有窦县令钓龙成仙和东晋葛洪在此修道炼丹,现如今有何高僧名道修炼?”韦仲堪说:“有位新罗国王近宗金乔觉来这里修行。

他住山洞,食黄精,信奉地藏王菩萨,辟地藏王道场。

”李白听后问:“能上山会见这位高僧吗?”“这高僧是诗佛,他曾要我请谪仙到山上一聚。

”“看来这高僧心诚,我们就上山见他。

”韦仲堪急忙阻止,说山上大雪封路,清明以后准陪同他拜见高僧。

酒过数盅,韦仲堪生怕李白扫兴,忙又和李白介绍五溪山色和神奇的六泉(青阳县地名),说:“五溪的山,一天四变,五光十色,请仔细观看。

”李白张开醉眼,向前望去,十分惊奇,只见峰峦叠嶂,山色凝秀,轻烟缭绕,薄雾缥缈。

忙问:“对面是什么山?”韦仲堪说:“对面是九子的双峰,这边是小莲花峰和大莲花峰,进了六泉,就一目了然了。

”李白说:“山俊峰秀!快去六泉口一游!”两人沿着五溪河,进了六泉口。

一路上,怪石林立,山峦映水,李白忍不住赞道:“妙哉!妙哉!韦处士,看来五溪乃九子山第一胜景。

”韦仲堪见李白兴致百倍,甚是高兴,又说:“这才开始,好景还在后头。

”说着,领李白看了六泉。

果然,地下冒出六股泉水,水越冒越高,象六朵鲜花在飞舞,好看极了。

韦仲堪打趣说:“看那!六位水姑娘在欢迎谪仙呢!”李白哈哈大笑:“韦处士真会开玩笑。

”韦仲堪说:“谪仙,快看云来雾去。

”李白抬头望去,只见莲花峰伫立入云,云雾飘飘走动,把山峰遮住一半,很快就把山峰吞没了,变成茫茫一片。

不一会儿,云消雾散,山峦又显现出来。

瞬息万变,景色迷人,看得李白如痴如醉,高兴地说:“不亲临九子,怎知九子山绚丽多姿?这九子山比花还好看,比画还美,你看,多象出水芙蓉!”韦仲堪忙说:“谪仙高见,很象,象极了。

”李白说:“芙蓉是花,我想为它改个名字,韦处士意下如何?”韦仲堪求之不得,连忙拱手拜请:“正合我意,请给九子赐名!”李白说:“改名九华(花)山好不好?”韦仲堪说:“九华山,好,太好了!”从此九子山就更名为九华山了。

简短民间故事5相传,鲁班是我国古代最聪明、最能干的工匠。

他原名公输般,因为是春秋末期的鲁国人,鲁班就成了后人对他的称谓。

一次,他来到吴国姑苏城,人间天堂,果然名不虚传。

古城楼塔,次第排列,茶馆酒肆,热闹非凡。

鲁班游兴倍增,揣摸着苏州建筑的特点,迷乐其间。

忽然一阵嘈杂的吵闹声传来。

鲁班循声望去,只见前面一块绿草如茵的空场上,高高耸立着一座新建的宝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