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心理学(第十一章 旅游审美心理

旅游心理学(第十一章 旅游审美心理


1、自然审美
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的自然审美心理,几乎贯穿于旅游 活动的始终。中国山水素有南秀北雄、阳刚阴柔的美学风貌 ,加上中国古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旅行社服务人员出神入化的 深入引导讲解,可以引发旅游者丰富的联想.使旅游者在游 览过程中得到审美心理的充分满足和心情的愉悦。 旅游者也常常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寓于自然景观 之中,产生移情作用。在旅行社的导游讲解中常用的“寓情 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其实就是“移情效应”的应 用 。
2、旅游审美心理的含义
在旅游美学研究中,旅游审美心理亦即旅游美感。旅游美感具有广狭两种 含义,广义的旅游美感也称作旅游审美意识,它包括旅游审美意识活动的各个 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诸如旅游的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审美情感 等审美感受心理,旅游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审美需 要、审美动机等审美个性心理;而狭义的旅游美感则专指旅游审美感受,指旅 游审美主体对于当下客观存在的某一旅游审美对象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
绪 论
第二节 旅游者对景观的心理需求
讲授要点: 旅游审美需要 旅游审美动机 旅游审美需要与动机的发展态势与原因
绪 论
要点一:旅游审美需要
1、旅游审美需要的含义 旅游审美需要,是指促使人们从事旅游审美活动的一种要求和愿望。 2、旅游审美需要产生的原因 首先,现代社会的工作、生活、生产方式为旅游审美需要的引发奠定了基础。 现代社会的工作、生活、生产方式,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美的需求。为恢复生理 和心理平衡,爱美天性驱使人们暂时远离常住地,在新的环境中获得美感。当这 种现象反映于大脑时,人们就产生了异地审美的需 要。这就为旅游审美需要的 引发提供了可能。 其次,旅游资源的特性使旅游审美需要的产生变为现实。旅游资源同一般资 源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它具有极强的审美特征,突出的观赏性质,当人们的异 地审美需要指向旅游资源时,旅游审美需要就此产生。 最后,旅游审美需要的产生也是人类审美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发展到 今天,审美已经成为每一个文明人、每一个文明民族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 分,旅游作为一项综合性的审美活动,它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为一体,因 此旅游、建议阅读的其他参考书目:
沈祖祥《旅游心理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 甘朝有《旅游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刘 纯《旅游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孙喜林《旅游心理学》东北财大出版社2002年 戴彦臻《旅游心理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 薛群慧《旅游心理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麻益军《旅游心理原理与实务》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郑 雪《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曾延忠《旅游心理学》(第二章)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北京烤鸭
满汉全席
审美心理
实际上,人们外出旅游往往带有多重动机和目的,既 想欣赏旅游地的自然风光美,又想体验其文化艺术与社会生 活美,还想品尝饮食的美。这里我们将游览活动中旅游者的 审美动机硬性划为四类难免有些欠妥。对审美主体的旅游者 来说,它们常是交融在一起的。 因此,旅行社在安排组织旅游活动时应注意多样统一, 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在游览活动中的多重审美需求。
秦始皇兵马俑
3、文化艺术审美
对艺术的审美,旅行社的服务人员在其中起了重要 的媒介作用。不了解中国文化传统的旅游者,只有借助 旅行社提供的导游服务人员讲解帮助,才能进行艺术审 美活动。 如中国画讲究“意境”,即“景愈藏、境愈大;景 愈显 、境愈小”。画秋竹,只在尺幅间寥寥数笔而尽收秋风 萧 瑟之寒。中国画呈现图、诗、书法、金石的综合美与西 洋画重色彩和逼真不同。含蓄的意境是中国艺术品审美 的重要尺度,也反映中华民族文化的背景特征。如艺术 大师齐白石的画上只有几只虾,便令人感到满幅溢水, 好像虾在清溪中游戏。
绪 论
审美心理
旅游者的审美动机: 1、自然审美 2、人文与社会审美 3、文化艺术审美 4、饮食生活审美
1、自然审美
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使人们产生焦虑、受挫、苦闷、忧 郁、失望、冷漠等不良的情绪与心态,具有迫切需要防卫、 逃避、自我调节的心理趋向,人们试图通过旅游活动在自然 中寻求一种情感的净化和物质上、精神上、心理上的放松满 足感。 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在不断地增长。旅 游者的旅行游览活动是一种寻觅美、发现美、欣赏美、享受 美的综合审美实践,其主要对象首先是包罗万象的大自然。
2、人文与社会审美
自然景观突出其形式美,旅游者能直接感知。但人文和 社会景观则重视内容的美,若不了解其历史背景与神话传说 等典故,则难窥其深层的美。 例如,旅游者游览一座寺庙,看到的仅是具有民族风格 和浓厚宗教色彩的古建筑,许多文物古迹仅是一块石头、一 段碑文,甚至是一处古代的遗址、残骸、其形式简单,直觉 印象十分乏味,不知其美在何处?导游人员此时若能出神入 化地讲解,可令旅游者产生兴趣,形成良好的旅游氛围。
绪 论
要点二:旅游审美的心理要素
1、旅游审美观念 简称旅游审美观,由旅游审美经验的积累和归纳而成的概念形态。是旅 游主体在旅游审美实践中形成的对美、美感等问题的基本观念。 2、旅游审美理想 是指旅游者向往和追求的美的最好最高的境界。它是在旅游审美经验的 基础上产生,并是这种经验的高度概括。 3、旅游审美能力 指旅游者在欣赏活动或创作活动中直觉美、认识美和鉴赏美的造诣水平 和程度。通常包括旅游审美感受力、旅游审美想象力、旅游审美理解力和旅 游审美鉴赏力等等。 4、旅游审美趣味 旅游者从一定审美需要出发对各种审美对象所产生的主观情趣态度、兴味、 好尚和追求。又称“审美情趣”。它是人的审美情感、审美观点、审美理想、 审美能力的一种表现,并且是它们的结果。 5、旅游审美的需要、动机与感受 关于旅游审美的需要、动机、感受。
朝云墓
2、人文与社会审美
例如,武汉的“古琴台”讲述的是伯牙与钟 子期的故事。若导游人员把“知音”这个故事娓 娓道出,就会回味无穷。
3、文化艺术审美
中国的传统艺术美是许多国际旅游者所渴望目睹的,也 只有在中国社会与文化氛围中才能亲临体验其意境。艺术是 情感的结晶,艺术的美透入人们的心田使旅游者产生心灵的 震撼。 例如,陕西临潼秦始皇兵马俑被称为20世纪最壮观的 考古发现,它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 再如中国的绘画、戏剧、书法、园林艺术及民间的工艺美术 如剪纸、丝绣、蜡染、竹编等工艺品,都能激发起旅游者艺 术审美的激情。
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系列实用规划教材
主编:邹本涛、赵恒德
旅游心理学
第 1章 第2 章 第3 章 第4 章 第5 章 第6 章 第7 章 第8 章 第9 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旅游心理学导论 旅游知觉 旅游者的情绪与情感 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 旅游兴趣与旅游态度 旅游者的气质与性格 旅游交通心理 旅游食宿心理 旅游者游览心理 旅游购物心理 旅游审美心理 旅游服务接受心理 旅游投诉与诉讼心理 旅游心理的影响因素 (板块一)
旅游心理学
惠州学院旅游系 马踏飞燕 (马超龙雀 铜奔马 )
1983年 中国旅游标志
金伟 主讲 2013年3月-6月
课程安排与教学要求
一、专业必修课 学位课程中 7门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周3进 度共54学时 二、考试方式 闭卷,卷面70分,平时30分 (出勤听课10,笔记10,作业10分) 三、以邹本涛、赵恒德主编 《旅游心理学》2008年9月版为教科书 该书课后思考题及课堂补讲内容均为期末 考试复习内容
主要内容
(板块二)
(板块三)
第十一章 旅游审美心理
6
本章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简介本章内容
关于旅游审美心理,前面几章已有所涉及,本章将从整体角度概述 旅游审美心理的基本面貌,并重点分析旅游审美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审美需求、旅游审美动机、旅游审美感受。
明确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旅游审美、旅游审美心理的含义与差异 , 熟悉旅游审美的心理要素和旅游审美感受的层次特点,掌握旅游审美需 求和动机,为从事旅游开发和旅游服务工作提供心理依据。
提示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旅游审美需求与动机 教学难点:旅游审美的心理要素和旅游审美感受的层次特点▲
第十一章 旅游审美心理
内容简介
第一节 旅游审美心理概述 第二节 旅游审美需要与动机 第三节 旅游审美感受
第一节 旅游审美心理概述
讲授要点:
旅游审美与旅游审美心理的含义 旅游审美的心理要素 中西旅游审美心理的差异
齐白石:虾
4、饮食生活审美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追求美食的需求,最终使 烹饪演化为一种实用的生活艺术。 这种艺术不仅是特定文明历史的见证,也是特定审美意 识的沉积、我国的八大菜系里风味各异,但都讲究色、香、 味、形、器、名、意、趣等综合美的和谐,令南来北往的国 内外旅游者尽饱口福,流连忘返,构成中国饮食文化旅游的 魅力。使旅游者从中不仅获得生理上的满足,而且得到精神 上和心理上的审美愉悦。许多旅游者正是在“一饱口福”的 审 美心理动机下出游的。(例:北京烤鸭、满汉全席)
要点二:旅游审美动机
1、旅游审美动机的含义 所谓旅游审美动机是指在旅游审美需要基础上产生的推动人进行旅游审美活 动的内部动力。 2、旅游审美动机的类型 旅游审美的动机,如同其他审美动机,主要有求悦、求知、求志这三个类型。 尽管每个不同的人,对于求悦、求知、求志这三者各有侧重,但是这三者往往是 人们融为一体的动机 所谓求悦,即追求心身愉悦。由于旅游审美活动具有愉悦身心的奇妙功效, 能够满足旅游者的旅游审美需要,所以,获得心身愉悦亦即求悦的动机成为旅游 者普遍的旅游审美动机。 所谓求知,即追求知识。由于旅游求知活动伴随着审美活动,所以,求知既 是旅游求知活动的动机,也使旅游审美活动的主要动机之一。 所谓求志,即实现自己的意志。为了实现自己的意志,人们常常选择旅游审 美活动作为手段,由此推动了旅游审美活动的开展。
绪 论
要点一:旅游审美与旅游审美心理的含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