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甘泉堡神信铁路专用线工程路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制:批准:北京现代通号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甘泉堡神信铁路监理站二0一三年六月目录封面 (1)目录 (2)第一章工程特点及技术质量标准 (3)第二章监理主要内容、工作范围及重点 (6)第三章监理工作流程 (8)第四章监理工作目标 (9)第五章监理工作方法措施及手段 (13)第六章旁站具体部位及工序 (29)第一章工程特点及技术、质量标准一、工程概况本专用线工程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甘泉堡工业园区内,自乌准线甘泉堡站接轨向北布设甘泉堡西和甘泉堡北站,吸引神华新疆能源、神华中顺、农六师煤电公司,主要为园区煤电、电解铝、煤制油、煤焦化等项目生产、原材料及产品运输服务。
本线作为甘泉堡工业园区货物到发运输的服务平台,是园区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为园区货物运输服务的铁路专用线。
新建甘泉堡神信物流公司铁路专用线位于新疆乌鲁木齐是境内甘泉堡工业园区内,线路全长42.9km。
(二)主要工程数量本标段路基工程为区间路基土石方948702立方米,(其中借土填方864654立方米,A、B组填料84048立方米),站场土石方982769立方米(其中挖土方608立方米,借土填方888021立方米,A、B组填料94140立方米),路基附属工程34.585铺轨公里,新建站场3座,为甘泉堡北站、信发卸煤站、信发综合装卸部。
(三)工程特点外部制约、干扰因素多,征地拆迁难度大。
本标段工程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境内甘泉堡工业区,部分地段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辖区,征地拆迁、道路改移、电力线路迁改、给水管路迁改、外部电源配套等有关事宜,协调工作较多。
同时,拆迁工作政策性强、牵扯面广、难度大,施工人为环境条件差,制约因素多。
二、编制依据:根据业主指导性施组、设计文件、设计图纸、编制并审核完成的监理规划、相关路基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进行编制本实施细则。
三、自然条件及工程环境(一)地形地貌线路位于博格达北坡山前、准葛尔盆地南缘冲、洪积平原区,地势南高北低,自然坡度小于10‰,地势起伏较小,地形相对平缓,沿线地表多开垦为耕地,局部为荒地,植被发育,交通条件较好。
(三)地震参数沿线经过地区为起度地震烈度区(五)气象条件从大的气候条件来看,由于新疆地处亚欧大陆的腹地,远离海洋,而且四周高山环峙,大大影响了海洋气候的侵进,因此气候具有强烈的大陆性,表现为干旱和荒漠化的气候特征。
沿线所经地区为准葛尔内陆盆地,是典型的大陆性中温带气候区,一般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干旱少雨,最热时期是7—8月,8月后渐渐凉爽,多刮西北风。
年平均气温7.0℃~7.5℃,年平均降水量204.6~227.4mm,年平均蒸发量1811.9~1885.2mm,最大积雪厚度0.35m;主导风向西北风、最大定时风速17m/s;最大冻结深度141~187cm。
第二章监理主要内容、工作范围及重点一、路基监理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地基处理、路堤填筑、支挡结构、路基边坡防护、路基排水、路基附属设施。
二、监理工作的范围监理范围:包括S2施工标段的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资产移交至缺陷责任期三、监理工作的重点1、隐蔽工程的检查,隐蔽工程包括地基处理、土工格栅、土工膜的铺设、边坡防护基础等,必须按以下要求进行检查:①承包人的质量检查工程师,先自检合格后填写工程报验单和隐蔽检查证,监理工程师根据报验单及自检结果,进行现场检查验收,符合要求予以签认;②隐蔽工程应设置质量控制点,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承包人未经检查擅自封闭时,监理工程师应指令承包人无条件剥露检查,并经签认,发生费用承包人承担;2、关键工序重点分项工程及重点部位:包括地基处理强夯、冲击碾压、重型碾压,土工膜、土工格栅的铺设,重力式挡墙,过度段的填筑。
3、重要部位工序过程及重点部位,必须安排监理工程师旁站监理,工序交接必须由监理工程师现场签认;4、应设置质量控制点,并作好旁站记录;第三章监理工作流程一、路基工程监理工作流程第四章监理工作目标、控制要点及监控手段一、监理控制目标质量目标:工程施工质量必须符合国家、铁道部现行有关标准、规定及设计文件的要求,具体指标为:1、杜绝设计、施工质量大事故。
2、工程施工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的检验率、合格率必须达到100%;3、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桥梁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不低于100年,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4、基础设施达到设计速度目标值,一次开通成功。
5、竣工文件做到真实可靠,规范齐全,实现一次交接合格。
二、监理工作控制要点:根据路基施工的特点,应对事前、事中、事后进行控制1、事前控制:①检查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检查施工单位的测量放样记录,复测线路中线、水准及界桩,中线、水准必须与相邻工段的线路中线、水准贯通闭合;每次测量的结果必须进行复核,对主要中线控制应设置护桩,并做好记录。
②对原材料的控制,根据设计文件指定的取土场,施工前进行见证取样,并送有资质的第三方试验室检测,出具试验报告,监理工程师检查试验报告,对填料不合格的取土场做好记录,施工时不允许使用;对进场的土工膜、土工格栅见证检测,合格后允许使用。
③检查进场的人员、机械、设备是否能满足施工需要,对不合格、性能不良的机械设备不允许进场。
2、事中控制:①本段路基大部分属于特殊地基处理,有强夯、冲击碾压、重型碾压,在地基处理大面积施工前,要求施工单位对所有地基处理按要求做工艺性试验,首先上报工艺性试验的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其次按施工方案做工艺性试验,监理工程师进行全程监控,工艺性试验完成后将工艺性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确认,在后续施工中严格按工艺性试验施工。
②在进入基床施工时,取200m左右作为试验段,以确定松铺厚度、填料的最优含水率、压实设备、碾压便数等工艺性参数。
现场监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路基的填筑程序,按“四区段、八流程”施工。
严格控制填料的种类,不合格的填料严禁使用,在填筑过程中,检查每层的虚铺厚度,碾压完成后控制平整度及横坡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路基检测时见证检测并平行检测,采用双控指标,检测合格后允许填筑下一层,③有土工格栅的必须按设计要求分层铺设,检查搭接长度,铺设土工格栅的土层表面应平整,土工格栅铺设后应及时填筑填料,填料时严禁车辆碾压。
④路桥的过度段填筑,过渡段填筑采用机械卸土、人工平整,两侧同步进行的方法施工。
按试验确定的虚铺厚度整平,摊铺要均匀、平整;压实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压实,涵洞周围1m范围内改用手扶式振动压路机平板振动夯压实,每层碾压完成后,进行压实度检测,合格后进行下一层填筑,不合格时继续碾压至合格。
其压实质量标准及检测频次同路堤相同部位,当涵洞顶部填土厚度大于1m,方可通行重型施工机械,路涵过度段填筑完成后经质量检查合格后,对其表面排水横坡、平整度、边坡等进行整修,整修按照设计结构尺寸进行,其质量标准及检测频次同路堤施工。
3、事后控制,当路基填筑完成后,路基的顶面高程必须控制在规范要求之内,路基面严格按设计要求做好横向排水坡,严禁车辆碾压破坏路基直至铺轨。
三、监理工作的监控手段:1、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申报的开工报告,包括进场人员、机械、材料、构配件、设备,测量放样记录,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包括现场质量管理制度、质量责任制、工程质量检验制度、施工的技术方案施工工艺、临时安全用电、环保水保等。
2、对各个施工过程进行检查,施工时现场监理对每道工序检查,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后及时解决,并签发监理工作联系单、监理工程师通知单,对关键部位及关键工序进行旁站,对隐蔽工程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3、对所有进场使用的原材料按《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要求的频次进行见证检测和平行检测,对路基每层填筑压实后按检查点数进行见证试验和平行检测,监理见正试验与平行检查项目表第五章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一)施工前的监理工作:1 了解、熟悉设计文件,现场核对设计文件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2 检查施工单位的土工实验室及室外检测设备,仪器是否已经有关计量部门和标定部门标定,且在有效标定期限内,试验人员数量及持证情况。
3 对取土场和弃土场的位置、周围环境和土质情况进行考察,并在填筑前对取土场填料进行见证取样及平行抽检检验,填筑时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
4 对施工单位上报的中线贯通测量、中桩高程测量、断面测量、站场基线测量等成果进行外业和内业审核,必要时应进行现场抽测。
5 对路基采用的主要原材料、购配件,监理工程师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按规定进行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检测。
6 放样测量:监理工程师对路基的放样测量进行内业审查,并进行现场核对,确保放样位置准确,施工的宽度或范围符合设计图要求。
(二)地基处理1、原地面平整、碾压A、施工前应对平整处理的范围进行复核。
B、设计不做特殊处理的地基,经平整、夯压后,其表面应无杂草、树根、腐殖土。
地基地下水露出处的处理应满足设计要求。
C、当路堤高度小于2.5m时,其地基压实质量应符合路基基床压实度要求。
检查方法应符合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地 6.1.6条的规定。
D、地面横坡陡于1:5时,应按设计在原地面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
2、换填施工前应对换填的范围、深度进行复核。
换填区域采用机械开挖时应留有30-50cm厚的人工清理层。
换填所用的填料种类、质量、使用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单位每换填10000m3 时检查2组,每增加5000 m3,增加1组检验,监理按施工单位检查数量的20%见证检验或10%平行检验,切不得少于1组)。
换填的深度和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
换填路基的压实标准应符合设计要求。
路堤高度小于机床厚度的低路堤,设计需换填时,其换填后的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换填地基顶面应有横向排水坡度,其高程、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应符合设计要求。
3、强夯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做工艺性试夯试验,确定主要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
每遍夯击后应将夯坑填平,再进行下一遍夯击。
强夯完毕,应按设计要求平整场地。
强夯施工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隔振措施。
强夯锤重、落距应满足有效加固深度要求。
夯击点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单击夯击遍数、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应符合试夯确认的工艺要求,低能量满夯的搭接面积不得小于1/4夯锤直径。
强夯加固地基的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深度不小于设计处理深度,检验时间应符合设计规定。
必要时,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确认检验结果。
强夯处理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为±150mm。
强夯夯坑重心允许偏差为0.1D(D为夯锤直径)。
强夯地基顶面的高程、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应符合标准。
4、强夯施工监理的注意事项:①、强夯施工前应清理平整施工场地②、在大面积强夯施工开始之前强夯试验以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参数③、由现场试夯所得夯击次数与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最佳夯击次数,同时应满足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夯坑周围不发生大的隆起。